最新新闻:

甘蔗机械种植「国外甘蔗机械技术和合作社经验 哪些值得我们学习 」

时间:2022-12-07 10:17:27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甘蔗机械种植「国外甘蔗机械技术和合作社经验 哪些值得我们学习 」,关于甘蔗机械种植「国外甘蔗机械技术和合作社经验 哪些值得我们学习 」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在12月11日刚刚结束的中国农机化甘蔗机国际论坛上,来自巴西、日本等各国的专家分享了先进的甘蔗机技术和经验,让我们来看下都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吧。

1.世界最大生产国巴西:甘蔗生产“新能源”燃料

巴西驻华大使馆农业主管 Hugo Freitas Peres分享了巴西依靠甘蔗在能源制造中的优势。巴西甘蔗种植1000万公顷,上个榨季生产6.5亿顿甘蔗,产生了450亿元的GDP,养活了100万人口。既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也是第巴西国内三大出口商品之一,是世界第一大糖出口国家,占据全球45%的出口量。2016年,巴西生产了7亿顿甘蔗,主要用做了糖和乙醇。巴西政府有很多政策支持乙醇生产,很多巴西国内汽车用乙醇燃料。因为甘蔗的生产,在巴西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就增加了,能耗比美国少七倍。通过可再生能源,产生很多社会和环境优势,比如在公众健康和减少污染方面,巴西引领了世界能源发展方向,既为经济发展产生增值,也能帮助更多国家发展。

来自巴西合作社的大户具体分享了巴西经验。巴西国内现在是大量糖燃料车,这种车能源是乙醇和油料的混合物,乙醇的来源就来自甘蔗。糖厂有46%甘蔗用来生产糖,54%生产乙醇,还可以同时生产电能。巴西的这种生产模式得益于现实国情:甘蔗收获恰好是旱季,水电有限,用甘蔗生产新能源正好补充能源。巴西是世界最大的农业能源项目,也是世界最清洁能源国,可再生能源占比重为43.5%,其中17.5%是甘蔗贡献。

巴西对甘蔗利用很充分,1%的糖厂做传统糖类生产,其他的都有生产乙醇。人工作业效率很低,巴西80%蔗农生产每榨季不到6000吨甘蔗,每个蔗农收获面积不足90公顷,基本上20%的人口生产80%甘蔗,现在蔗农比例越来越少,大农场不断整合,甘蔗生产销售公司以及糖厂等企业也不断整合。过去五年,有八十家糖厂倒闭,实现了行业整合,现在每个榨季可以处理1000万吨甘蔗。

甘蔗生产加工的商业模式有很多种,蔗农全程或者参与一部分环节,要么自己生产甘蔗,要么几个人合作,在巴西还有Consecana这样的组织规范蔗农和糖厂的交易。这种组织会调研市场价格,考虑国内国际综合因素,计算出一个TRS公式,根据复糖分量,各方共同分担风险。1998年之前,巴西政府对蔗糖控制比较多,进入21世纪后慢慢放开市场。2010年以后,政府推出糖性燃料车等新项目,进一步提高了甘蔗机收效率和生产力,政府帮助公众购买甘蔗机械,中南部分区域机收达97%。

综合来看,巴西甘蔗机械化取得成功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蔗田整地工作,蔗田从分布、行距、农艺上都有利于适用机械化;二是劳工技能,有专业的技能和团队配合培训;三是设备质量,特别是能否有效的实现机具的维护,机收时农机24小时运作7个月时间,维护好很重要;四是技术的不断提升,关注种植创新、新的甘蔗品种,不断增加投资,提升机械化水平。

约翰迪尔CH530

2.世界上第一个实现甘蔗机械化的国家澳大利亚:合作起来的糖厂新模式

澳大利亚20世纪50年代劳动力紧缺,生产原糖80%供出口,必须高效作业,而世界糖市场波动很大,所以澳大利亚出口倒逼机械化。澳大利亚在50、60年代就实现了甘蔗机械化,也是世界第一个实现甘蔗机械化的国家。1978年后再无手工蔗农,在过去50年,澳大利亚农场规模大幅增加。这一点对中国具有参考意义,正在迅速革新发展中的中国也许时间更短实现机械化。绝大部分甘蔗地在澳大利亚东北岸,已经能为澳大利亚创收。

澳大利亚不同于中国小规模种植,有4400个独立蔗农,拥有100公顷以上的大农场,有机械化实行的天然条件。甘蔗产业架构以及硬件和软件应用在现代农业中起到重要作用,所以适应现代农业要求,澳大利亚甘蔗产业软硬件都迅速发展起来。

在澳大利亚有五个主要甘蔗产区,从北边热带高温多雨区域一直向南蔓延,2015年产量已经超过每公顷一百吨。有一些区域是两年收获一次吗,这些区域每公顷能多收30吨,这也成为机械收获的一个巨大挑战,这么大的产量要怎么收怎么运输成为行业面对着一个难题。

现在澳大利亚不少糖厂是合作社联合成立的,这些合作社都有技术经验,有不少优秀的做法值得学习,比如,摸索出利用甘蔗渣做可再生能源为电力提供燃料;收获后,甘蔗直接拉到糖厂,收获机都有GPS系统,农民可实现全程控制,最大程度减少土壤板结带来的影响;在收获时,农艺适应农机,地平、排水好等因素都考虑到;甘蔗生产杂质大部分还田,这些杂质还有一部分收集起来成为能源重要来源。目前澳大利亚合作社模式已经有BMP最佳管理实践、APSIM甘蔗作物模式等,值得中国借鉴和学习。

现在澳大利亚的蔗糖产业已经成为较为成熟的产业,关注可持续农业发展,一共有24个糖厂8个制糖企业,这些糖厂包括新加坡、中国、泰国等国家持有。但是产业发展的同事也面临挑战。

澳大利亚是一个小甘蔗生产国,曾经在设备方面是很领先的,关注效率、单产,最近因为有很多甘蔗生产地区离大堡礁近,所以比较关注甘蔗生产对环境的影响。而且在经济方面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土地有限,小农场很多,重种翻种等问题,未来蔗农年龄问题也是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在这些方面也要有所警觉。

凯斯8000

3.小地块种植的典范日本:高效作业的小型甘蔗机

日本冲绳也是因为老龄化严重才发展农业机械化,但是开始购买国外机械发现,运用国外机械区域产量反而下降,于是日本政府推出农业工程项目,邀请农机农艺专家研究问题,发现快速机械化带来问题:土壤性能退化、板结、品种不统一产生大量残余物等对糖厂造成严重问题,所以成功摸索出了小型甚至微型的收获机。日本对大型收割机需求较少,这些大型的从国外进口,但是小型收获机在日本更适用。

在冲绳,收获季节在雨季,这点跟广西相似,所以机械在研发时特别注重对天气适用性。冲绳经常会有台风,甘蔗会有倒伏,甘蔗杆不直,田间试验结果发现,小型收获机非常适用。目前,小型收获机产量能达到每公顷78吨。日本农场面积很小,我国广西等地区研究小型机械,实现甘蔗全程机械化可以学习其经验。

但目前日本也面临着机械应用过多造成的“机械贫穷”问题。农民总想用最先进机械和先进农具,因农具而致贫,这也导致近年来产量下降,农民收入下降,企业管理出现恶化。这也给我们的发展提出了一个警示。

中联重科整秆和切断式甘蔗收获机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