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安徽电网经研院「安徽应急管理科学研究院」

时间:2022-11-27 12:06:02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安徽电网经研院「安徽应急管理科学研究院」,关于安徽电网经研院「安徽应急管理科学研究院」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

“成绩已属过去,未来还需努力。”3月9日,国网安徽经研院规划评审中心副主任吴晓鸣在部门例会上如是说。

今年1月,国网公司公布了2021年度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评审单位能力评价结果,安徽经研院在27家网省公司经研院中位列第二名,连续三年稳居国网第一方阵。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国网安徽经研院项目评审团队逐浪潮头、铿锵跨越,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新突破,护航安徽电网骨干网架升级,在全面服务国家发展与能源配置战略中掷地有声。

从“无”到“有”,十年一剑做好技术经济“把关人”

项目评审团队组建时平均年龄只有30岁,大多数人都没有完整的评审经历,如何保质保效完成各项评审工作,是团队成立之初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为了提升评审能力,自2012年以来,团队采用“外送 内培”的方式,与施工单位、设计院等建立联合培训机制,将刚入职的评审人员外送至设计院进行联合培养,通过实际工程积累设计经验,打好基本功。内部建立一套完整的“师带徒”模式,每个项目都由一个评审经验丰富的老师任“项目经理”,带着刚从事评审工作的新人一起开展现场评审,积累现场经验,在实战中成长,此外,通过每周五下午的班组定期理论学习时间,学习国网新技术、新业态、新要求,交流心得体会,促进能力提升。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7月,安徽滁州清流-环漪220千伏线路改造工程评审会现场,设计院提交的在旧线路旁边新建一条线路的方案引起了评审人员的注意。“旧线路是否能利用起来呢?直接将原线路的钢芯铝绞线更换为间隙型钢芯耐热铝合金导线,这个方案既能实现扩容,又避免了新建一条线路,节约了项目投资。”线路专业主审专家常江说。设计人员恍然大悟,单单这一条评审意见不仅大幅降低了工程投资金额和工程建设难度,而且大大提升了工程方案安全性与稳定性。思想的转变、能力的提升,很快在评审中得到了回报。

历经十年磨砺,团队共完成《安徽电网220kV~500kV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技术规定》等技术标准10余项,每年经手评审项目近千个,涉及资金达百亿元。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他们总是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用严谨细致的评审意见谋求最大的技术经济效益,做好电网项目技术经济的“把关人”。

从“有”到“优”, 创新管理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2015年开始,随着公司发展需要及院职责定位的转变,项目评审范围由单纯的电网基建逐步扩展到技改大修、小型基建等11个专项类别,每年需要完成的各类评审项目从2012年的100项增加到现在的近千项,数量增长了十倍。与此同时,“两阶段”技术监督、项目后评价等等一系列专业支撑工作接踵而来,在此背景下,传统的评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工作需求,如何利用评审把关、加强精准投资导向显得迫在眉睫。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国网安徽经研院项目评审团队独创以评审问题清单为导向的工作方法,从2014年开始,精心甄选出具有代表性强、示范性广的典型案例,形成《安徽电网输变电工程设计典型问题案例分析》,并按照年度进行滚动修编。“这些案例就像教科书一样,与评审要点库互为补充,共同形成了评审标准化体系,让评审工作有标准可依、有案例可循。”国网安徽经研院项目评审室主管陈天佑说。目前,该案例库包括工程经典案例超300个。

近年来,该团队依托评审技术核心标准库,典型问题案例库、管理创新措施库,形成了《评审问题清单管理在经研体系建设中的应用》、《3 2 1项目储备入库监督检查体系的建设与实践》等4项省公司级管理创新成果和《铜陵渡江220kV输变电工程规划可研阶段技术监督》等10余项技术监督优秀项目,完成了从“题有所审”向“题有优审”的转变,深入贯彻精准投资在电网发展质效上的导向性,把该花的钱花到“刀刃”上。“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这是我们电网评审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陈天佑说。

从“优”到“精”,评审决策赋能电网跨越发展

随着国网数字化转型,项目评审业务围绕“三维设计”的信息化和“建章立制”的标准化建设之路也随之拉开帷幕。为进一步加强工程评审管理,项目评审团队从2018年来开始摸索、实践、总结,紧紧抓住“选址选线”关键点,同时积极顺应数字化发展新趋势,实施“智能评审”战略,持续加大“三维设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地方产业和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精准决策。

2021年3月,项目评审团队针对评审过程中基础数据获取不全、时效性差、缺乏统一有效管理平台等痛点、难点,研究开发了一套以路网、卫片、电网专题等数据为基础,基于多源大数据融合的智能选址选线方案报审一体化云平台,目前该平台可实现快速多站址路径方案比选及三维模型问题监测预警机制,确保工程方案经济性、合理性、安全性。

通过多站址路径方案比选,快速掌握不同站址、路径方案的工程量和复杂度差异,实现项目从“优审”到“精审”的决策转变。从煤电送端电网到长三角特高压枢纽电网,从“纵向型、外送型”到“网格式、枢纽型”网架落地,他们的每一次“精打细算”都为安徽电网跨越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强大的评审决策能力,也有力保障了安徽各项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在服务安徽高速铁路建设中,推进合安高铁南岗牵引站配套供电工程选址选线落地,使得安徽全域迈入高铁时代,进一步提升安徽在全国铁路网中的枢纽地位。在助力绿色发展方面,促进区域新能源消纳的配用电网络建设,实现区域间资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在推进产业升级方面,协调推进京东方220千伏输变电、长鑫集成电路220千伏输变电等重要工程的落地实施,助力合肥“芯屏器合”工业升级战略的落地。在新冠疫情期间,首次在线上正式召开了六安霍山水电供区3项35kV输变电工程初设评审会,圆满完成了计划评审工作任务,有力支撑了全省水电供区电网改造和脱贫攻坚工作。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突破创新永无止境,在跟跑到领跑的突破中,国网安徽经研院项目评审团队始终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在能源转型中砥砺前行,以专业实力和技术担当,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能源转型高质量发展奉献初心和使命。“我们相信,顺应时代潮流,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做好院向‘主动研究型’转型的排头兵,项目评审一定能为安徽电网的发展建设再立新功。”国网安徽经研院规划评审中心副主任吴晓鸣说道。(郭汶璋 陈天佑 吕严兵)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