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智能电表好用吗「智能电表会不会出错」

时间:2022-12-05 16:59:07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智能电表好用吗「智能电表会不会出错」,关于智能电表好用吗「智能电表会不会出错」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夏天的人,每个月几百的电费都很心疼,却不懂“智能电表”。

在网上搜索智能电表,最常看到的词条是:“为什么装了智能电表后电费多了?”“为什么智能电表跑得快?”虽然供电公司经常追着提问者反驳谣言,但消费者信不信,始终是个问号。

你见过几代电表?

就像产业链公司随着智能电网投资项目成长发展一样,普通人对电表有着丰富的记忆。

1882年,中国第一盏电灯在上海外滩,地区点亮,中国第一家发电公司—— 上海电力公司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当时,清政府的上海道台认为“电灯有害”,下令中国人不要使用,但时代的创新浪潮无法阻挡,当时中国电力工业可能已经萌芽。

说到用电量,就要进行电量的计量和充电。

早期,中国安装和使用的电表是从英国,德国,瑞士和其他国家进口的。直到1978年,家用电表才在以上海为代表的各个地方广泛使用,当时,对于生活在曲径通幽的上海市民来说,电表的记忆是“大大小小的消防表”:

最早的时候,只有一个公共消防仪表。一个门口十几户共用一个,电费按人数分摊。人口多的家庭会更多。

后来一般表下的每户都安装了自己的小消防表,电力公司还是按照消防表上的实测值收取总电费,每户按照自己的电表分摊电费。然而,由于每一米的测量精度,大消防米和小消防米之间的数量往往不匹配。所以每一个摊派日,都会时不时发生邻居因为“火桌”生气的事情。

由于“共享电费”带来的不便,人们对“独立电表”的需求越来越高。

1993年,上海电力公司开始实行“一户一表”。到1998年,上海基本实现了“一户一表”的目标,已安装电表近130万只。

然后,在2001年,上海开始使用分时电表:在“正常期”(6:00-22:00)收取每千瓦时0.61元的电费,而在“低谷期”收取约50%的原始电价,每千瓦时0.30元。这种市场化的手段强化了电能的商品属性,有效实现了供电公司在生活谨慎的老一代中国人面前“割峰填谷"”的预期。2009年,国家电网开始大力推进智能电表改造,强调远程抄表、实时监控、防窃电、电力信息安全保护等功能。满足阶梯电价、分时电价和峰谷电价的需求,为用户和供电公司带来双向收益。

当时供电公司加大力度为公众免费更换智能电表。据悉,到2014年和2015年,国家电网招标的智能电表数量超过9000万台,达到历史峰值。截至2017年,国家电网招标的智能电表总数降至3777.9万台的低谷,标志着现阶段智能电表改造基本结束。此时国家电网累计用户4.47亿,采集覆盖率达到99.03%。

从大大小小的消防电表到一户一表,从分时电表到智能电表,从街串巷携带工具包的抄表员到用家用手机付费的用户,电表行业正在向前发展。

据了解,国家电网规划预测,到2025年接入终端设备将超过10亿台,到2030年接入终端设备将超过20亿台,整个“泛在电力物联网”将成为最大的接入设备物联网生态系统。

在生态圈,芯片、模块、平台、测试、应用都要有清晰的布局和有序的推广,抓住各自的机遇。

另外,如果将智能电表与智能水表、气表进行比较,笔者认为智能电表普及率高于水表、气表的原因与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的“强控、均衡协调”密切相关。很明显,在智能电表行业,单个企业的市场份额往往不超过10%,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表企业国内业务的规模增长。

然而,这些措施也在促进产业的整合和进步,挖掘更多新的价值空间。

例如,2019年,国家电网杭州供电公司和城市大脑推出的独居老人电力云计算服务模块,是对泛在电力物联网应用于社区共管:的一次测试

在杭州, 拱墅区,小河街326名独居老人中,每15分钟通过老人智能电表将用电量数据传回电力云数据库。

通过云计算使用人工智能算法,结合历史数据对比,实时输出计算结果。

计算结果不仅可以判断独居老人用电量是否异常以及反馈与正常情况的偏差率,还可以通过神经网络算法智能判断老人是否在家。

简而言之,智能电表会记录老年人平时的用电量数据,一旦数据出现异常波动,就会将信息报告给社区和家庭,进行及时预警。

邻居厕所漏水,一个月默默消耗30多吨水,到了月底,来抄表的抄表员才发现异常。所以,如果我们的水电表能‘更智能’,会不会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