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江苏:2020年棉花生产形势评析

时间:2020-12-30 16:03:21来源:互联网

近年来,随着内地植棉面积逐渐减少,导致部分棉花主产区已不再把棉花列入种植业数据统计中。截至目前,内地部分棉花主产区生产数据只能由经验农技人员的直感预估,或向来自社会多方寻求来进行数据统计,但所上报数据很难确定其准确性。

以江苏省为例,棉花生产呈由南往北逐级递减。截至目前,苏南地区已无棉花种植。去年年初,在一些信息机构出现的植棉面积是近50万亩,今年是近30万亩,而当地农业科技人员分析全省植棉面积至多10余万亩,这些面积除了农业科研部门品试研究性种植,少数专业户与农技部门品种观察种植以外,多以分散型、碎片化分植于徐州、南通、盐城等老棉区老年棉农的房前屋后,基本没有超过5亩以上的单体连片种植户,品种也是以苏鲁皖棉花系列品种为主,品种多乱杂的矛盾比较明显。

由于种植规模位列靠后,内地对棉花生产的重视程度普遍降低,这使内地棉花产销更趋自由,尤其是品种更新,技术辅导和棉花的规范流通监管力度还有所欠缺,多为民间市场运作。

据了解,江苏盐城大丰市,最高年景全市植棉面积70多万亩,是全国内陆地区第一个人均向国家售棉超百斤(皮棉)和第一个年向国家交售皮棉超百万担的县级市。而到今年,该区只有不足1500亩的植棉面积,而整个盐城市的植棉面积也不超万亩。该区除两家良种场与农业科研院校有合作,种了近300多亩品试棉花外,再无成百上千的连片种植,全为散户零星种植。江苏新丰镇全心村某棉农表示,今年的植棉面为40亩,而其种品种,技术等受良种场指导,基本属于良种棉试验示范的外延种植观察户。当地还有几个十几亩,几亩地的植棉户,但绝大多部分种过棉花的农民己不种棉花。

据了解,内地棉花种植锐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于国家棉花产业政策的西移,重点支持新疆棉生产的因素;也有内地多数耕地流转与征用,种植品种调整不再选择效益较差的棉花。而更主要的原因是棉市动荡变化太大,价格不稳,与玉米、水稻,水产、畜禽养殖比较起来,效益难以比较且产销风险有增无减。这些都是近四、五年来江苏、山东、江西、河南、河北等重点主产棉区植棉面积税减的原因。

棉花种少了,棉花流通体制自然消失或断链。目前,江苏多年形成的规范健全的棉花流通体系基本无存,小农户散种,小贩子收购,小轧车加工,小纺厂购用成为民间棉花流通现状,价格、质量无从谈起,蛋糕就这么大,各环节盈利也很足见。

关于苏北农民植棉效益,分析如下:

因为种植面积不同,形式不同,江苏集中型与分散碎片型棉花生产的成本及收益存在区别。一般老龄农户种植棉花成本较低,没有租地费、灌溉费和机耕费等大投资,亩棉刚性投入成本为:种子费35元/亩、农膜支架50元/亩、农药化肥200元/亩、田间管理及棉花采拾人工工资折算400元/亩,合计约700元/亩。如果按亩采收棉花200公斤/亩,按6.50元/公斤计算,棉农收入1300元/亩,减去成本700元/亩,植棉纯收入600元/亩。

而农场植棉在成本上与农户基本相当,但如果考虑租地、机械化等因素,按照收成及收购价格来算,企业多半是要亏本的(江苏亩土地流转费1000-200元)。不过,农场若是科研性试验种植的棉花,会有适当的项目补贴,加上江苏近年来实施的棉花价格补贴(前两年500元/亩)农场、农户的植棉效益可以维持保本不亏或微利。

对于下一年度的棉花种植来说,农业农场与科研院校的试验性种植及棉农零散种植均将将继续。某受访种植户表示,他们种棉花已成为一种情结,种了一辈子棉花,对棉花知根知底,感情深厚。并且,没有一项种植,农民不需要为之付出艰辛,反而让种了一生棉花的老农学习其它作物生产也并非易事,而且在基础技术,抵抗风险方面,缺少文化的老农实力也是有限的。近年植棉农户坦言,尽管每亩500元/亩的补贴是先种后补,数额也比不上新疆,但只要政府保证兑现,农民还是高兴的,因为,纵然种植收支平衡,这个500元便是净收益,农民何乐而不为?

由此分析,江苏等内地的分散性棉花生产,明年还会保持一定的面积。虽然今年长江流域棉花因灾减产减收,但不等于明年还会闹灾,而且棉花价格向好(当地今年的籽棉收购单价比去年高出0.60-0.80元/公斤)、价格补贴有望保持,不仅今年的种植户明年还会持续种,还会有部分相邻老农受影响而种植,乐观预测将增加5-10%的种植面积。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