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不可再生资源及稀缺程度测度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成果,

时间:2022-08-09 17:00:26来源:网络整理

收稿日期:2000210226 作者简介:芮建伟,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技术经济、能源经济与管理,发表论文10篇。不可再生资源稀缺性研究的意义、现状及问题(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平顶山市467000)不可再生资源稀缺性研究. 本文回顾并简要总结了国内外不可再生资源稀缺性和稀缺性测度研究的现状和成果,最后对作者提出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展望。认为有待进一步完善和研究。关键词不可再生资源;稀缺性;措施;审查CLC号:F062.

无论是资源定价研究还是资源产权研究,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和配置。但是如何选择实现优化,优化标准是什么?现代微观经济分析(主要是福利经济分析)表明:从理论上讲,无论是严格的计划经济还是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这里暂时不考虑外部影响),都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即柏拉图效率),前提是经济主管为经济运行建立一套高效率的“价格比”,并保证这组价格比可以无误地得到。实施的经济激励措施。但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在计划经济下,柏拉图的效率很可能是高不可攀的,而实际情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微观福利经济学分析表明,竞争性市场机制可以依靠自发形成的价格作为信号,引导独立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使各自的努力整合成有效的结果。在这里,价格作为一种信号,必须准确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让人们可以根据资源稀缺程度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资源及其用途。因此,要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就必须正确反映资源的稀缺性。只有当资源的稀缺性被清晰、真实地表达出来时,市场机制可能会奏效。但价格是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唯一指标吗?现代资源经济学研究表明,资源的边际开采成本、价格和使用成本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源的稀缺性,并存在以下关系: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年第12期中国人口环境卷。122002 关于以上三个指标中哪一个能更好地反映资源稀缺性存在很大的争议,甚至有人质疑这三个经济指标是否具备反映资源稀缺性的能力。资源的价格和使用成本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源的稀缺性,并存在以下关系: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 年第 12 期中国人口环境卷。122002 关于以上三个指标中哪一个能更好地反映资源稀缺性存在很大的争议,甚至有人质疑这三个经济指标是否具备反映资源稀缺性的能力。资源的价格和使用成本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源的稀缺性,并存在以下关系: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 年第 12 期中国人口环境卷。122002 关于以上三个指标中哪一个能更好地反映资源稀缺性存在很大的争议,甚至有人质疑这三个经济指标是否具备反映资源稀缺性的能力。

因此,有必要对资源的稀缺性,尤其是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指标进行深入分析,至少要找出影响稀缺性衡量指标的因素,以及变化的原因和条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资源稀缺性有更深的认识,进而了解市场对自然资源的配置机制及其特殊性,从而进行完善和必要的政策干预。另一个具有研究意义的重要问题是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近十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兴起,尤其是1990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之后,《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获得通过,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各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全社会的资源观发生了重要变化。这种变化最明显地体现在:不仅需要当代人、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化配置,更重要的是要实现现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分配,即兼顾利益。现代人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到后代的需求。所以,对自然资源的研究不仅涉及代际资源的优化配置,还涉及自然资源的代际配置。可以说,资源稀缺性研究的“意义之一”,就是在市场的基础作用下,通过对资源稀缺性及其测度的研究,更好地了解资源稀缺性的价格等信号,从而更好地了解资源稀缺性。了解自然资源配置领域的市场机制,最终可以更好地利用和完善市场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

本质上,它只是研究不可再生资源的代内分配。因为依赖市场的资源配置方式,包括可能的完善和改进,无一例外地建立在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规范之上,即“经济人”的假设之上。资源经济学通过现代福利经济学的两个中介(如承认柏拉图的效率和追求成本效益分析(如对“资源价值”的估计)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被接受。“经济人”假定了这一基本根据这个假设,经济人在经济活动中既不主观考虑社会利益,也不考虑自身的非经济利益。既然经济人不考虑一代人的社会利益,更谈不上子孙后代的利益。可持续发展作为处理人类代际关系的标准,应该是比经济人假设的更高层次的规范,必须遵循。但是,当前的社会经济是在市场机制下运行的。在此基础上,在没有更好的替代机制之前,我们不能放弃。解决的办法是,按照经济人的假设,在首先满足可持续性的前提下,依靠市场机制追求资源配置的优化。可持续发展理念下资源稀缺性的含义和衡量稀缺性对于可持续规范的具体实践方面具有现实意义。研究不同代际资源稀缺性的表征方法有助于探讨资源的有效配置。(基于市场的机制)与可持续性或代际公平之间的关系,或两者结合和整合的方式也很重要。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关于不可再生资源稀缺性的研究成果及相关文献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是自然资源的动态配置效率(最优消费)源价格路径、HotellingRule的探讨和自然资源资产产权评价。其中,国外关于最优消费、价格路径和HotellingRule的研究及相关文献较多;国内关于资源价值和产权评价的文献很多。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现有市场机制的基础上研究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主要是研究代内资源配置问题。其理论基石是基于“经济人”假设的福利经济学,最重要的方法是将“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引入自然资源研究领域。进入上述研究领域的另一个起点是自然资源国民账户。从自然资源的国民经济核算中研究资源的稀缺性测度和资源价值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自然资源核算包括物理量核算、价值核算和资源质量核算三个方面。核心和关键问题是资源价值核算和资源价值理论。对不可再生资源稀缺性的研究成果也主要体现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中。本研究的重点是资源的代际分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文献往往不是以资源稀缺的名义出现,而是以资源代际财产转移、资源代际公平、资源代际补偿、或从代际视角看资源消耗的机会成本的形式出现。出现。资源代际公平、资源代际补偿或代际视角下的资源消耗机会成本。出现。资源代际公平、资源代际补偿或代际视角下的资源消耗机会成本。出现。

笔者认为,它们大多本质上是从代际角度审视和衡量资源的稀缺性。基于基于传统市场机制的资源稀缺性研究的主要结论和成果(1931年哈罗德·霍特林)在《政治经济学》上发表了《自然资源经济学》一文,他首先提出在完全竞争,在矿产资源开采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资源租金随时间变化,也称为“霍特林法则”,即资源租金的增长率等于开采成本不变时的利率。 . 随后,温斯坦、芮建伟等其他学者:意义,1975年、1976年斯蒂格利茨、1978年平代克对不可再生资源稀缺性的研究现状和问题进一步证明,无论是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结构还是在存在垄断的市场结构下,霍特林规则都是正确的,因此将霍特林规则作为资源定价的一般经济原则是恰当的。但在 1985 年,米勒厄普顿认为,霍特林法则实际上暗示了任何矿产资源资产的价值主要取决于矿产品的净价格,他们称之为:霍特林估值原则,或 HVP),并进行了一系列实证研究。学习。1985年的两次实证研究中,第一个得到了支持HVP的结论,而第二个没有得到支持的结论。

Crain 和 Jamal 在 1991 年和 1996 年对 HVP 进行了实证分析,都得出了支持 HVP 的结论。1997 年,Crain 和 Jamal 再次使用了之前分析中使用的基础数据,并通过 Box Cox 变换,再次验证了 HVP,并获得了更多支持性的结果。但其他学者质疑霍特林的规则。Norgaard 在 1990 年指出:历史不支持关于不可再生资源的经济理论。阿德尔曼认为资源并没有真正枯竭,因此他质疑霍特林的规则。在实证方面,克拉克和邓利维并未发现资源价格呈现明显上涨趋势。因此凯恩斯在 1998 年尝试对霍特林的模型进行修正和完善。他主要考虑的是资源开发中的投资效应。根据他的结论,修正后的模型可以获得实证支持。在研究不可再生资源枯竭成本的概念和计量方法方面,比较有影响和代表性的是以平迪克、法罗和沃尔斯为代表的“净值法”;以Repetto等人为代表的“净价法”;以冯·阿姆斯伯格为代表的“可持续价格法”;以米勒厄普顿为代表的“交易价值法”;以Adelman和Slaper为代表的“替代成本法”;以 El Ser2afy 为代表的 El Serafy 方法和 Stock 值方法。由 Pindyck、Farrow 和 Walls 代表;以Repetto等人为代表的“净价法”;以冯·阿姆斯伯格为代表的“可持续价格法”;以米勒厄普顿为代表的“交易价值法”;以Adelman和Slaper为代表的“替代成本法”;以 El Ser2afy 为代表的 El Serafy 方法和 Stock 值方法。由 Pindyck、Farrow 和 Walls 代表;以Repetto等人为代表的“净价法”;以冯·阿姆斯伯格为代表的“可持续价格法”;以米勒厄普顿为代表的“交易价值法”;以Adelman和Slaper为代表的“替代成本法”;以 El Ser2afy 为代表的 El Serafy 方法和 Stock 值方法。

计算方法如下。附表中不可再生资源消耗成本的计算方法 估算方法 消耗成本法一 EA(资本支出+采矿成本-资产折旧) EA 法二(固定资产投资-资产折旧) 替代成本法-发现值替代成本法——净价的一半 10 股票市值法[债务+(股票价格持股)为资本;NP 是资源预期寿命;PS是可持续价格;BEA(部门经济分析),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中心。这些方法的共同点是(“可持续价格法”Sustain2能力价格除外)在现有市场配置机制中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有哪些,以资源产品价格为基础数据,分析观察“租金” 或资源的“替代成本”,并认为资源的“租金”或“重置成本”就是资源本身的价值。他们研究的直接目的是评估资源产权,进行资源的经济核算。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基本参照国外研究的思路,认为资源的价值不是源于劳动,而是源于资源本身的稀缺性、有用性和产权的存在。具有代表性的是“收益法”和“投入法”,可以分别对应国外的“净收益法”和“替代成本法”。“替代成本法”

在研究资源价值的过程中,国内学者在资源动态配置、最优耗竭、资源产权界定等方面取得了各自的成果。我国资源国民经济核算起步较晚。我国自然资源会计研究起源于李金昌等人的研究报告。,引起了国内相关人士对会计的关注。资源经济整合会计的主要思想和方法与国外基本相同。联合国《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和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3SNA)是自然资源经济核算领域最权威的文件。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资源环境综合核算,SEEA代表了这项技术的最高水平。资源价值与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价值的估算方法 2002年环境成本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SEEA在提供一系列估算原则的基础上仅推荐了三种方法,即:市场估值法、维修费估值法和或有估值法,市场法是其核心估值方法。在以市场价值估算资源价值时,实践中通常采用的估值方法有:一种是净租金法,即根据产出与所造成的一切成本的差额来估算所开采的每一单位资源的价值。通过耗尽,另一种是净租法。一种是所谓的用户收费法,它使用净租金的一小部分来评估每单位开采的资源。

资源代际配置研究现状综述 考察资源代际配置,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人类是否对后代的福利负责?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C. Spash)综合前人的观点,从哲学和伦理学的角度将答案分为四类:除了下一代,人类对后代没有道德责任;人类对后代负有道德责任,但后代的重要性不如当代人;后代应享有与当代人同等的权益;人类不仅对后代负有道德责任,但也比当代人更重要。自然资源经济学先后对上述基本规范问题做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回答。起初,大多数经济学家从流行的“经济人”假设出发,否认人类后代与现在有独立的、不同的利益,并进一步认为,自然资源的代内配置也意味着最优的内部分配。 ——代际分配。. 但自 1970 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出发,承认人类后代拥有不同于当代的独立利益,并进一步主张兼顾当代和后人。自那时候起,经济学家们讨论了可持续性的概念,质疑“经济人”的假设,进而提出了“最低安全标准”和“代际公平”的规则。在具体研究中,“成本收益法”受到批评,尤其侧重于折现率的选择;此外,为了使代际公平具有实用性和实用性,学者们提出并发展了“代际公平”。财产转移模型”。其中特别关注折现率的选择;此外,为了使代际公平具有实用性和实用性,学者们提出并发展了“代际公平”。财产转移模型”。其中特别关注折现率的选择;此外,为了使代际公平具有实用性和实用性,学者们提出并发展了“代际公平”。财产转移模型”。

成本效益法中的经济人假设和正贴现率所暗示的价值取向受到了相当多的批评。T. Page 在他 1977 年出版的《资源保护和经济效率:原材料政策方法》一书中批评:后代将很难满足。R. Out:在没有代际补偿的可能性的情况下,成本收益分析的逻辑不是很可信,即使代际方法是基于帕累托准则(Cobb)进一步指出:具有正值的折扣rate把未来算作无穷小,实际上用书中的无限增长代替了现实中的有限增长。显然,只要自然资源的增长是有限的,从长远来看使用正贴现率是荒谬的。值得注意的是,在批评经济学人假设和正贴现率时,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他们对成本收益分析持肯定态度,但同时认为不同的伦理标准会反映在经济的变化中。贴现率,因此应保留成本效益分析作为有用的工具。R. Brookshire 是这一观点的代表。代际公平的概念最早由佩吉提出并大力倡导。根据他在 1988 年发表的《代际公平与社会贴现率》中的解释,代际公平问题可以简单概括地表述为:假设当前决策的后果会影响几代人的利益,

我们如何实现代际公平?佩奇说,最重要的是“保持资源完好无损”。对于代际财产转移,最著名的是豪沃斯的研究成果。Howarth 最早关于代际财产转移的研究成果可见于《Inter-temporal Equilibrium and Exhaustable Resources: The Intergenerational Partial Overlapping Law》(1989 年 12 月“资源经济学家协会召集的世界环境与会议论文”)。 Howarth 介绍将财产转移变量引入他的模型,并论证了任何两代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生命周期,可以用来转移财产,这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关键问题。基于上述国内外学者对自然资源代内配置和代际配置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在自然资源稀缺性调查研究方面,还存在以下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问题。资源和研究(HotellingRule 和 HVP HotellingValuation Principle)备受关注,但该模型所表达的有关资源稀缺性的信息与现实并不相符。主要原因是这些模型过于简单。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理论上的扩展和完善,以便获得更好的实证支持。在过去,研究不可再生资源稀缺性的学者多集中于资源的价格行为或资源本身价值的研究。尤其是后者,学者们往往认为资源本身的价值越高,其稀缺程度就越高,而资源的稀缺信息则完全体现在这一指标中。

现实并非如此,因为资源本身 芮建伟等:不可再生资源稀缺性研究的意义、现状及问题价值的计算结果取决于资源的价格和资源的边际生产成本。当资源价格和边际生产成本的变化规律和原因不明确,或受到干扰、不切实际时,资源本身的价值就不能真实反映资源的稀缺性。因此,笔者认为应同时研究这三者的变化及其原因,认为这三者可能反映了资源的稀缺性。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各自的影响因素及其隐含的经济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在以往的研究中,无论是考察资源的价格,还是考察资源本身的价值,讨论最多的就是资源的质量和资源的自然条件对资源价值的影响。事实上,资源勘探活动导致资源存量的增加和产能的制约。此外,矿业投资的不可逆性和技术进步对资源稀缺性指标值的变化也有重要影响。然而,这方面的讨论较少,因此有必要探讨这些因素对资源稀缺性的影响。市场缺陷对资源稀缺和资源配置的影响不容忽视。市场缺陷不仅体现在外部性和市场垄断的存在上,也是在缺乏完善的资源产权交易机制的情况下。这直接影响到资源所有者对资源的维护和未来收益的期望,从而影响资源的稀缺性度量。核心问题是资源所有者对资源未来收益率的预期(往往高于市场利率。

这方面的研究文献和成果不多(尤其是在中国),也没有系统的、公认的阐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传统经济人的假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国外学者对此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结论。虽然关于传统市场规范和可持续规范的争论涉及经济学最根本的基石,但这确实是自然资源经济学研究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尤其是在比较传统资源概念与可持续发展思维之间的关系时存在差异,资源稀缺的概念及其衡量标准可能会发生变化。代际股权和代际财产转移。财产如何转让、转让数额应为多少、如何确定,国内外学者尚未达成共识。如果仍然接受成本收益分析法来评价资源的“存在价值”,并以此作为资源代际补偿的依据,那么折现率应该如何确定?权威性。但是,正如他们自己承认的那样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有哪些,这个问题仍然值得进一步研究。(编辑:田宏) 兰德尔。资源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5 Santopietro。在阿根廷的 YPF 中估算资源租金损耗成本的替代方法。资源政策 1998,24(1):39~48. Norgaard.Intergenerational Re2 资源 Right SocialOptimalit LandEcon. 66(1):1~11. Zhang Fan.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克劳特克莱默。不可再生资源稀缺经济学文献, 1998, 555(41): 2065~2107. ExhaustibleResources[J Econ.1931 ,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猜您喜欢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