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锦州市的名人「锦州附近城市」

时间:2022-12-08 15:53:07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锦州市的名人「锦州附近城市」,关于锦州市的名人「锦州附近城市」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由市地名普查办携手“锦州发布”开展的“锦州最美地名故事征集评选”活动获奖作品今日揭晓。

本次活动旨在挖掘、保护和传承锦州地名文化,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地名普查。在历时两个多月的征集评选中,主办方共收集到了近百份参选作品,通过历史、文学、地名相关专家评议筛选,最终产生“锦州最美地名故事”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9名、优秀奖20名。

获奖作品名单如下:

锦州最美地名故事征文获奖名单

★一等奖:

朱将军胡同考证记

刘景毅

★二等奖:

水手营子与商代“青铜戈”

王哲

弘政县—被黄沙掩埋的契丹古城

李旸

锦州人心中的“大铜人”

黄英杰

★三等奖:

古辽西郡治所阳乐遗址寻访记

李伟

金代古城梁渔务--张三丰故里

李明 李新月

班吉塔地名考

洪军

拒敌堡垒沙河堡

那洪涛

五台子与抗战英烈高鹏振

王根 刘铁

义县白庙子的传说

杜建 吴士忠 王占国 褚春伟 鲁东 赵静

城中山中的山城

李文堂

东北交通大学与义勇军抗战

刘景毅

亮甲山--甲午战争最后的尊严

王思

★纪念奖:

张传石 李树基 刘铁 李文堂 李雪 黄英杰 李闯 张国岩 宋玉民 洪军 董涵清 安芬 蒋辉 康乃峰 佚名 黄刚 洪军 杜建 吴士忠 王占国 褚春伟 鲁东 赵静 贾希政 刘铁 那洪涛 田雨昌 王思琪 杨紫涵 张树人 张国岩 宋玉民

编者注:部分纪念奖为两名或两名以上作者。

班吉塔

朱将军胡同旧址

东北交通大学旧址

部分获奖作品展示

朱将军胡同考证记

刘景毅

在锦州古塔的北侧,紧邻华庭小区的西墙,有一个南北走向、长度不足200米、宽度仅有10多米的“朱将军胡同”。这个小小的地名,竟与当年叱咤风云的东北义勇军总司令有着不解之缘,与威武雄壮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密切相关。

朱将军胡同的百年历史

早在民国初年,锦州古城有一个著名的朱将军胡同。朱将军胡同,由著名的民国镇安右将军朱庆澜居住之地而得名,是锦州的胡同因名人而命名的典型代表。 朱庆澜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生于山东济南,他的父亲朱锦堂曾在山东多个郡县任衙门官吏。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朱庆澜在已逝父亲的旧友帮助下举家迁居锦州古城,进入锦州巡防营当兵。因维护治安和剿匪作战多次立功,朱庆澜逐年晋升,曾任锦州典使衙门典使(主管社会治安的八品县尉)、锦州三营统领等职务,因惩办当地恶霸、为官公正清廉而扬名。此后,朱庆澜历任黑龙江省护军史兼民政长、广东省省长等职,官至陆军上将。辛亥革命之后,朱庆澜在广东省省长的任上支持孙中山发动的“护法运动”,为孙中山提供了30个营的兵力,讨伐北洋军阀段祺瑞。

1925年, 朱庆澜因不满张作霖发动直奉內战而辞去了中东铁路护路军总司令的官职,回锦州私邸闲居,此后主要从事社会慈善事业。1928年,朱庆澜在现在的古塔医院旧址创办了义学----成德女子中学,由他的夫人徐雅志亲任校长,学生的学杂费、教科书及午餐全部免费,培养女学生数百人。成德女子中学一直坚持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朱庆澜迁居北平。同时,朱庆澜还在锦州南山创办了朱家果园,在锦州苹果廉政文化展览馆,有一幅图版,专门介绍了朱庆澜的朱家果园。

朱庆澜与《义勇军进行曲》

1931年 “九一八”事变后,朱庆澜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表现了极大的愤慨。当年11月,他在上海创建了东北难民救济协会,此后又创立了辽吉黑热民众抗日后援会,会同后援会的同仁积极筹集和接收国内外的抗日捐款捐物,为东北抗日义勇军筹集粮饷、武器弹药、服装药品等物资。1932年11月,朱庆澜在北平出任东北抗日义勇军总司令,指挥义勇军对日军作战,并对东北义勇军进行整顿,加强指挥,增加供给。朱庆澜领导的后援会,一共为支持义勇军抗战筹资400多万大洋,为支援义勇军抗击日寇的侵略立下了不朽的功勋。1933年热河保卫战失败之后,朱庆澜领导的后援会被国民政府强令解散。

1934年,朱庆澜在上海出资赞助中共地下党领导的上海电通影业公司拍摄抗战主题的电影《风云儿女》。据朱庆澜将军的嫡孙朱汉、学者刘生满等人考证,电影《风云儿女》拍摄以后,编剧田汉的主题歌词并没确定歌名,而音乐家聂耳从日本寄回的歌词谱曲名称也只写了 “进行曲”3个字。作为曾经的东北义勇军总司令和《风云儿女》投资人的朱庆澜将军,为了大力宣传义勇军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进行曲”前面加上了“义勇军”3个字,《风云儿女》主题歌的歌名就成了《义勇军进行曲》。解放后,《义勇军进行曲》定为我国的国歌。

家住锦州38年的朱庆澜将军,因力主东北抗战和救助数百万灾民而誉满华夏。1941年1月13日晨,朱庆澜因病在西安灾童教养院盘腿静坐而逝,享年67岁,陕西省下半旗致哀。有学者评价他为“民国政要、慈善元老、抗战先驱”。

朱将军胡同的考证与宣传

2000年前后,锦州老城区北部民宅整体拆迁,由新建的高楼大厦取而代之,历史上的朱将军胡同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

2012年6月,远在美国的朱庆澜将军的孙子朱汉先生,从大洋彼岸给锦州义勇军研究会副会长刘生林转来一封信,希望能够在锦州寻找 朱将军胡同和朱家大院的旧址。锦州市地名办根据刘生林的建议以及多部史料提供的线索,会同武连勤、牛广臣两位地方史专家,经过多次实地考察,终于确定了朱将军胡同和朱庆澜将军故居旧址----华庭小区的南门,就是原来朱家大院南门的位置。华庭小区西墙的胡同,就是历史上的“朱将军胡同”。

2012年10月29日, 朱庆澜将军的孙子朱汉一行三人从大洋彼岸专程来锦州实地考察,并参加了锦州市地名办主办的“朱将军胡同地名和朱家大院旧址考证会”。会后,锦州市政府正式批准恢复“朱将军胡同”地名。锦州市地名办会同锦州义勇军研究会为朱将军胡同和朱家大院旧址设计安装了一系列牌匾。 2013年6月13日,朱将军胡同和朱家大院旧址揭匾仪式隆重举行。

近几年来,辽宁省和锦州市各级领导和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纷纷来到朱将军胡同和朱家大院旧址进行考察或采访。2016年6月,由锦州市地名办代表辽宁省选送的电视短片《朱将军胡同考证记》,在“地名情 中国梦”全国地名普查微视频(微电影)征集活动中,获得地名故事类微视频全国仅有的两个二等奖之一。朱庆澜将军领导义勇军抗战以及为《义勇军进行曲》确定歌名的事迹,通过朱将军胡同的考证与宣传,在国内外广为传播。

锦州古城的朱将军胡同和朱家大院,已经成为社会各界追忆朱庆澜将军历史功绩的地方。

水手营子与商代“青铜戈”

王哲

锦州南山(松山)脚下,小凌河畔,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水手营子。因1986年在村中出土一件国宝级文物——商代“青铜戈”,便名声大振,引起人们的关注。先不说这件奇世珍宝的来历和历史价值,单就水手营子这一村名就令许多人好奇,因为这里离海还很远呢,怎么会有“水手”?后经村中老辈人解释才得知,古代时这里是通往中原的要道,南来北往的人都得过小凌河。那时的小凌河水量丰盈,别说在汛期,就是平常水量也很大,许多外地人不知道水深浅还真不敢冒然过河。于是就应运而生一种新的行当——水手,这里说的水手不是出海驾船打鱼的水手,而是专为过小凌河的人当过河向导的“引渡人”。这些村里人从小在小凌河边上长大,不但水性好更知道哪儿水深,哪儿水浅,保你安全过河。还别说真还有“水手”的味道,但引渡是要收一点费用的,所以村里人干这种行当的人越来越多,水手营子的名字也就叫开了。

水手营子还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它背靠南山,前有小凌河,单说这南山就很有来历。历史上锦州南山有几个名字,早时候称“乳峰山”,据《锦县志》记载:“乳峰山山峰形似乳房,山顶有泉眼,流出像乳汁一样的泉水”。传说乳峰山与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有关。

如果说女娲补天太久远,“松山”这个名字倒有点靠谱,因为这名字是3000多年前,商纣王叔父箕子给起的,并让我们一下子联想到那把“青铜戈”。还是从箕子说起吧。箕子名胥余,商纣王叔父,任太师之职。与比干(商纣王叔辈)、微子(商纣王长兄)并称“殷末三贤”。箕子更是被称为“中华文化第一子”“儒家先驱”。商纣王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箕子苦心劝说,商纣王根本听不进去,并将箕子囚禁,贬为奴隶,还杀害了忠心的叔父比干。箕子装疯卖傻才躲过杀身之祸。后来商纣王兵败自杀,商被周灭亡。

周武王很敬重箕子劝他回国,箕子念故土之情婉言谢绝,武王只好将他封去朝鲜。箕子包好祖宗牌位,带上青铜戈,携亲兵家将、族人秘密从胶州湾东渡朝鲜。船队在渤海锦州湾一带遇到风暴,只好在笔架山岛附近登岸。大队人马来到乳峰山(南山)脚下,唐就水(小凌河)畔歇息。当时乳峰山遍山都是松树,郁郁葱葱,箕子平生酷爱松树,喜欢松树的风格,便决定在此立寨建城,繁衍生息,指着大山说,此山就叫松山。于是,箕子一行人就在松山筑城扎寨,恢复元气,去朝鲜一事暂且搁浅。

话说武王得知箕子并没有按照他的安排去朝鲜,而是带着祖宗的牌位和青铜戈在辽西筑城,很是不满。恐箕子有二心,便调遣军队讨伐箕子。箕子只好将青铜戈交给长子,继续留在辽西,自己带着人马取道辽东前去朝鲜。

时光再回到3000多年后的1986年4月8日。水手营子一位村民在自家猪圈取土时,挖出一件青铜器,锈迹斑斑,很不起眼,他也没当回事,顺手把它扔给孩子当玩具玩了。孩子的爷爷是位退休教师,有一定的文物知识,他拿青铜戈仔细看了一下,觉得这不是一般的地下文物。于是把它上交给市博物馆。后经专家鉴定这不是用来自卫的武器,而是一把象征王权的“权杖”,是国家级的珍贵文物。确切的名称为“连珠纹连柄青铜戈”国家一级甲等文物。它通长80.3厘米,戈长19.5厘米,戈宽4厘米,戈顶有云形饰长4.1厘米,宽5.5厘米,戈柄部铸菱格纹,柄长73.5厘米,炳宽2.6厘米,菱形纹内铸连珠纹。云卷上镶嵌绿松宝石。所谓“权杖”,是权利的象征,谁拥有它,谁就是一个王国、部族内至高无上的统治者。

后来又有村民在水手营子附近发现一座古城遗址,于是人们便联想到流传松山一带关于箕子筑城的传说,人们认为也只有箕子那样的身份才能拥有“权杖”青铜戈。

是啊,在这把青铜戈的身上沉淀着历史的风风雨雨和主人的沧桑记忆,至于这把青铜戈是不是箕子的已经不重要了。

弘政县——被黄沙掩埋的契丹古城

李旸

辽宁省锦州市境内的医巫闾山被称为“北方镇山”①,在山的西麓,大凌河经义县古城北门东流在锄头山下与最大的支流——北来的细河相汇,留下一处富饶的河谷平原,平原上的村庄就是复兴堡村。溯追千年,这里在泛黄的史籍中还被记录下一个不为人熟知的名字—— 辽国中京道下辖的“弘政县”。

据资料显示:“弘政县,义州②东北三十五里,辽置,隶宜州,金因之”(《清•广宁县志》);“弘政废县在义州城东北十五里”(明•《辽东志》)。

在S307省道路边,距义县九道岭镇复兴堡村东边500米处,拨开细河岸边的荒草丛,就会发现经历岁月的风雨侵蚀,显得残破的“弘政县”标记石碑,但“弘政县”这三个古朴遒劲的大字依然醒目。

走进复兴堡村,人们不免有些疑惑,这么一个千年古镇为什么在村中难得觅见一处古旧建筑?

据复兴堡村支部书记杨殿庄和村中几位熟知历史的老人说,在他们儿时的记忆中,细河、大凌河边的淤泥中,不乏有些陶器、瓷器的碎片或是古钱币。上世纪50年代被发现时,尚有1.5米的夯土城垣,长90米。城为方型,分上下两层,上层是明代永宁铺城,原为砖造,现已被拆除,只存土基。其下就是辽、金时代的弘政县城址。城为方形,每边各长500米,土造墙高3.15米,系采用“夹棍筑法”筑成。城址地势较低,沙淤土质。近年来,在城址附近多次出土古钱币,有辽、金时期的铜钱、汉代五铢钱和战国刀币等。2016年,“弘政县城址”被锦州市入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个让人充满无数猜想的千年古城是何人所建?又为何消失?漫漫黄沙下,究竟埋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据《辽史·地理志》载:“弘政县,世宗以定州俘户置。民工织纴,多技巧。”这段文字告诉我们,辽国第三位皇帝辽世宗在位时设置了弘政县,距今年已千年。当时设置弘政县,目的就是为了发展纺织业。之所以在义县建弘政纺织城,除了这里地处大凌河中下游,气候、土壤适合桑麻生长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就近就地为自己庞大家庭提供纺织品。至于为什么要俘定州民工织纴,主要是因为定州在五代和北宋时是北方纺织业中心,定州的缂丝被誉为“织中之圣”,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丝质手工艺。后艺随人走,辽国有一种纺织品“蕃罗”,就是由定州缂丝演变而来的。千载而下,我们依然可以想象,当时那些被辽兵俘虏的定州工匠们,在弘政古城一栋栋作坊里,用家传缂丝手艺,把凌细河两岸的桑麻加工成“蕃罗”的情景。是来自中原那些背井离乡的民间工匠们,支撑着辽代纺织业的繁荣!

史料记载,到明代,弘政县才彻底在版图上消失。弘政古城去了哪里?史学家们曾多次到古城遗址考察,初步断定,古城毁于细河泛滥。这一说法被当地村民印证:村中的老人们告诉记者,在他们儿时的记忆中,这里经常洪水泛滥,河水冲刷而下的“淤柴”是很多人家烧火做饭的常用之物。而上世纪30年代的一次洪水更是几乎令村子覆灭。说起“复兴堡”这一地名,史学家们的共识是:堡,本义是土筑的小城。复兴,是衰落后再兴盛起来。复兴堡,衰落后再兴盛起来的土筑小城。专家们推测,这就是弘政古城被洪水冲走后新建的家园,因当时的朝代,这里已不再是行政建制,因而改名复兴堡。

从“复兴堡”这现今地名,可以体现出弘政县这一历史地名的演变兴衰。明万历年间为城堡,称为永宁堡,又称永宁铺堡(《仝志》记载:永宁铺城,义州东北二十五里,周围二里一百八十步,南门。”),清代属正白旗,改名白旗堡;20世纪三十年代后改称为复兴堡。历史的巧合,让如今的复兴堡,这个衰落后再兴盛起来的土筑小城,承载着弘政古城这一深深的历史印记。

而这片土地上养育的人们和传承的文化印迹也在历史上闪闪发光,元朝名相耶律楚材3岁丧父后,随母回到老家弘政县,12岁入医巫闾山书院读书。是故乡的山水滋养着他“博及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若宿构著”。起源于河谷平原,来自遥远的千年之外契丹歌舞《义县社火》,2008年6月被国务院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巍峨的医巫闾山铸造了契丹人坚强的性格,奔腾的大凌河赋予了契丹人灿烂的民族文化。虽然一个强大的契丹王朝消失了,而这块土地让我们看到了消失已久的远古文明。漫步在弘政县城的遗址上,穿越时空的隧道,让我们去追溯一段沉睡的历史、一个远去的王朝、一座重现的古城。

复兴堡,已成为一个地下契丹古城的地上符号!

注:

①《周礼》记载,东镇青州沂山,西镇雍州吴山,中镇冀州霍山,南镇杨州金稽山,北镇医巫闾山,合称五座镇山。

②义州,今辽宁省义县。金代,改宜州为义州;明代初年,废州置卫,改义州为义州卫;清代,恢复义州之名;1913年,废州府,改义州为义县。

锦州人心中的“大铜人”

黄英杰

锦州市地标式建筑属辽沈战役烈士陵园辽沈战役纪念馆里高耸雄伟、豪气冲天的铜铸解放军战士纪念塔,(俗称大铜人)。大铜人可以说在锦州家喻户晓,是锦州人辉煌的历史记忆。也成为这座城市的座标。如今辽沈战役烈士纪念塔锦州辽沈战役烈士陵园已成为全国红色旅游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缅怀英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创未来,为祖国更加富强而奋斗。

那么铜铸英灵的烈士铜像是谁铸造的呢?那是锦州市机械二厂的全体工匠们铸造的,他们以工匠之心,暖英雄之义。敢于担当,甘于奉献,攻坚克难,终于胜利地完成了烈士铜像的浇铸任务。

1955年经过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决定在锦州修建辽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1956年1月21日修建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委员会组成。以中共锦州市委书记李雪为主任,下设办公室,锦州市民政局副局长孙世田为办公室主任,锦州市建设局副局长刘宗礼为办公室副主任。

1956年4月,省市领导专程来锦州市机械二厂,主持召开辽沈战役烈士纪念塔铸造大会,机械二厂领导职工们倍受鼓舞,特别是铸造工匠、钳工工匠们更是踊跃参加。最后敲定由翻砂工匠和钳工工匠们组成。

王贵生有翻砂经验,曾从天津三条石翻砂厂学徒,1952年调锦州市机械二厂,加上田海潮、王华文等人组成,王贵生任班长兼技术指导。

钳工工匠由孟宪章带队,高俊友等11人组成,一起完成浇铸烈士铜像的任务。

为了把握英烈形象,省市领导极为重视,并与中央美术学院协调,中央美术学院也愿意接受此任务,同意设计铜像模具,并先后对英烈形象多次艺术构思,多次设计,先雕泥塑后用石膏做模,最后雕塑成身穿棉罩衣、左手拎着三八枪,左腿弓,右腿蹬,右手挥手前进,口喊:“冲啊......”的人物形象。

1956年8月,由中央美术设计院辽沈战役纪念塔上的铜像石膏模具顺利运到锦州。王贵生和工友们见到后欢喜非常,各个争先看,特别是王贵生,模具周围的小板刚刚拆下,他急不可待地抢上去,仔细看模具,匆忙中,没有注意拆除木板后座上支出的几个锋利的铁钉,一脚踏上去,钉子几乎把他的右脚掌扎透,他身体一歪倒在地上。鲜血顿时染上了鞋袜。可他顾不得脚伤,带着全班卸石膏模具,准备浇铸铜像工作。

为了保证工期如期完成,市里决定新盖一座200平方米的厂房,新上一台7.5吨的吊车,一座2吨的冲天炉和两座反射炉。接着一车车废铜进厂内,都是黄色杂铜,有各种铜盆、铜大钱、铜佛像等,当时王贵生白天干活晚上打更,还用雨具把石膏模具及杂铜遮盖,生怕雨淋。

中央美术学院对浇铸工作也极为重视前去派金、商二同志作技术指导,出现问题就地解决。厂长高凤祥、技术科长崔洪仁继设计吊车7.5吨后,又设计铜锅、铜水包,车间书记李荣发、车间主任高德君也忙上忙下,袁永泉绘图纸。

王贵生忙得更是不可开交,由于石膏模具头胸腿等共4节,高18米,厂房翻砂不够高,他带工友挖了3米深的坑,接着他又带领大家把石膏模具分解造砂型,达到壁厚25毫米,大腿用“弓”字钢固定,然后灌水泥。

1956年9月15日,在王贵生带领下,浇铸大铜人的“战斗”开始了。翻砂工匠们身穿蓝色工作服,戴着翻砂帽,各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冲向战场。

冲天炉隆隆作响,火焰在熔化着铜水,温度高达1500℃,几个小时后,冲天炉水口被打开,这时只见铜水金光闪烁、金花飞溅,像条金龙流入铜水包内,而后吊车开始吊铜水包,吊到翻砂型中浇铸。先由翻砂工匠孟兆良浇铸腿部,上胸下胸由田海潮浇铸,头部由王华文浇铸。

浇铸第一炉,铜像的腿部和三八枪首先浇铸成功,两只大腿重达3吨,此刻开吊车的费德林脚负伤了,王贵生急忙将费德林抱下来,但是为了英烈的铜像费德林没有怨言。紧接着王贵生也亲自浇铸,使头部、胸部、腰部及棉大衣等先后浇铸成功。而棉大衣难度最大,厂房内放不下,王贵生仿照古代铸钟工艺,带领导工友在厂房内搭起席棚子,才使铜棉大衣这件庞然大物顺利浇铸成功。

1957年1月,构成整座铜像的24件铸件,全部浇铸完毕。紧接着由孟宪章带队,钳工工匠们用倒链将24件铸件装车运到锦州烈士陵园进行组装。钳工们聚精会神、一丝不苟地忙碌着。他们为了更好地完成组装任务,克服困难,战胜险阻。把24件铸件犹如庞然大物,吊到纪念塔上。

首先锦州一建公司出200粗10米高的杆子共4节,绑在架子上达到纪念塔的部位,当时锦州市三家企业有吊车,石油六厂、铁路、矿山机械厂,只能吊4吨的重物,高度还不够,望尘莫及,无济于事。

于是钳工工匠们发扬了工匠精神,挖空心思,苦思冥想,终于想出办法,那就是用挖地垅手搬绞车往上绞。只见铸件高高被吊起,压得架子嘎嘎直叫,悠悠上升,相当惊险。架子工说,响到中间以上就不响叫了,请大家不要害怕。上一件钳工们把一件,最后地垅手搬绞车终于将24件铸件吊上去。

24件铸件上去后,钳工工匠们开始组装,他们干得如火如荼。在组装大衣背后孔时,正赶上星期六钳工主力高俊友去开党员大会,这时苏永山师傅钻了进去,可他钻进去就出不来了,窝在里面,弄得浑身大汗出不来。当时他50岁了,后来才慢慢顺出来。

高俊友开会回来后,见此情景,毫不示弱,他当时才19岁,但已经是娴熟的钳工了。他立马钻了进去开始打磨,拧白钢螺丝,清理,组装,铲毛刺,铜刺扎在肉里非常疼,他也不在乎,后又往里灌水泥,弄得满身都是水泥,不怕脏不怕累,每项工序都做得非常精细完美,最后组装成功。

机械二厂的工匠们经过4个多月,1957年8月9日“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建设工程竣工,如今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基地)1959年11月2日举行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揭幕典礼。从此,大铜人便成为锦州人们心中的一个座标。

编辑|周丽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