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与共和国同龄小说「我这一辈子和共和国同年岁」

时间:2022-12-12 08:23:18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我与共和国同龄小说「我这一辈子和共和国同年岁」,关于我与共和国同龄小说「我这一辈子和共和国同年岁」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从第一盏电灯亮起,到如今万家灯火,瑞安市电力事业已走过百年风雨历程,这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电力人的砥砺奋进。与共和国同龄的国网瑞安市供电公司退休职工陈金贵,一家三代人参与并见证了瑞安市供电行业的发展和变迁。

1949年7月,陈金贵出生于一个电力家庭,他的爷爷陈中和是南堤电气公司员工,是瑞安市第一代电力工人。从小跟着爷爷长大的陈金贵,17岁进入当时的瑞安电业公司工作,第一个岗位就是在外线班做线路工。

“新中国成立前,电很稀缺,不敢用也用不起。新中国成立后,瑞安市电力规模才逐步扩大。即便这样,初期供电量也很有限。”陈金贵回忆起他小时候住在莘塍时,电力只能供应莘塍一条街商铺的用电,供电也不像现在全年都有,在春夏农事灌溉、秋冬红糖炼糖等季节集中供电。而他初到莘塍供电所上班时,当时整个瑞安只有城关、莘塍、马屿、仙降四个供电所,很多偏僻乡镇还通不了电。

作为线路工,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爬杆”检查线路。“那时候我们用的是木头做的‘登高板’,往上爬一步就要手动解开捆绑绳索,一个螺丝一个部件都是靠人工。”陈金贵说,和现在有轻便专业的脚扣爬杆、升降车等设备不同,当时爬完一根电线杆要耗费不少时间和精力。

在陈金贵这一代电力人的艰苦努力下,瑞安市电力事业也一步步发展起来。“那时候我们挨家挨户上门抄电表、收电费,整个城关每次抄完一轮差不多半个月时间。”陈金贵说,1969年他到城关供电所时人手还不多,整个所只有7个人,因此经常身兼多职,白天抄电表,晚上值夜班,还要负责检修线路。

“以前的电表还是机械表,有专门的计量部门对电表、维修校准。”陈金贵回想起他1993年进入计量室后,负责仓库的电表收发工作。“1994年那次台风,我在单位搬运电表,一不小心胳膊被玻璃碎割破,去人民医院缝了好几针。”如今他掀起左边的袖口,手臂上的疤痕印记仍依稀可见。

将青春年华奉献给电力岗位的陈金贵,也见证着瑞安市电力事业的进步和飞跃。“现在的设备真先进,像智能电表直接后台监控采集数据,每15分钟就自动更新一次。”从机械表、电子表再到智能表,前不久陈金贵受邀观摩了红外采集智能电表监控系统,亲身感受到供电设备与服务日益智能化。

从1961年瑞安市第一座35千伏变电所投运到2018年完成电网投资2.49亿元,从供电紧缺到坚强保障,从挨户手动抄表到计算机集控,从排队缴费到互联网缴纳,陈金贵由衷感叹瑞安市电力事业发展之快。“我2009年退休那年,全市用电量30多亿千瓦时,这两年已经突破70亿大关了,不到10年就翻了一倍。现在小家庭一个月用电量可以抵过去一条街。”他说。

电力事业发展日新月异,不变的是一代又一代电力人的坚守付出。如今,陈金贵的儿子也拿起了“接力棒”,奋战在电力行业一线。正是如陈金贵这样一家三代电力人的“接力跑”,用青春热血、责任担当传承和守护着城市光明,安全可靠的电源持续不断,开启瑞安市电力事业一个个新篇章。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