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浦西核酸检测「上海浦东 核酸检测」

时间:2022-12-13 14:29:21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浦西核酸检测「上海浦东 核酸检测」,关于浦西核酸检测「上海浦东 核酸检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减少排队时间?

怎么避免人群扎堆?

各社区积极优化流程

开发出了不少妙招

一起来看看

↓↓↓

1►

改装简易“移动采样车”

在采样现场,不少居民区都是“大白动,居民不动”,让居民下楼后迅速检测完,减少聚集和感染风险。可是这样一来,本已辛苦的大白要搬着采样物资来回各居民楼,岂不是更辛苦?

为了给大白“减负”,民间自有高招。今天,一个视频在网上流传,一辆三轮小车,车上载着桌椅、物资和两名“大白”,在小区里穿梭做核酸。简易改装的“移动采样车”,博得不少人点赞。

“在镇里召集基层干部召开的筹备会上,大家提出,能不能让大白和居民都少走动?集思广益后,觉得可以尝试用小车改装的方式。”

闵行区吴泾镇紫晶南园小区党总支书记陈晓说,“我们就利用一辆配送防疫物资的专用车,放了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志愿者载着大白开到每栋楼下面,再通知居民下楼检测。同时,志愿者们也一直步行跟在后面,对车辆做好消毒。”今天试行下来,采样的“大白”和居民都觉得这种方式挺好。

见试运行的反响不错,目前吴泾镇辖区内部分有条件的小区,也开始改装“移动采样车”。

2►

少年自制排队“软标尺”

这条看似普通的麻绳,每隔1.5米或2米绑上一条红绳,就成了一条可以将排队人群间隔开的“软标尺”。

转弯的地方怎么办?套上水管的弯管,就可以调节麻绳走向。

绳子头尾绑上铁块,利用重量将标尺固定在地上,还不怕被风吹乱或踩乱。

这,是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六年级学生王子齐发明的“核酸检测简易标尺”。

家住长宁区淞虹公寓的王子齐,这段时间很关注疫情,看到网上有些小区核酸排队人群聚集,他就动起了脑筋——能不能发明一种简便灵活又耐用的“软标尺”呢?

“传统的方法是在地面贴标志或划线,但要用大量标贴,而且是一次性的,用完就扔了。铁的标尺又不能弯曲,我就想到了麻绳。麻绳、弯管都是普通材料,也很耐用。”王子齐说。

于是,他做了一根15米长的标尺,和父母一起交给了小区所属的绿园新村第八居委会。“工作人员说这根标尺很实用,还表扬我了,我很开心……能够为抗疫出一份力,我会很有成就感。”他说。

3►

800多张“纸质版核酸检测码”

嘉定绿洲丰怡园小区老年人居多,虽有志愿者帮老年人申请核酸检测码,但有时候网不好,时间也会拖得很长。

此次核酸检测,不少老年居民用上了“纸质版核酸检测码”,减少了排队时间。这背后是居委会的提前排摸和准备。

为了减少人员聚集、减低感染风险,封控前一晚,居委会内便忙碌起来,输入信息、核对、截屏、打印……工作人员仔细地将老人们的身份信息登记在“健康云”内,提前为他们申请核酸检测码。

“排摸下来大概有800多人,按楼栋来帮他们申请,再由志愿者发给他们。”居委会工作人员表示。

4►

核酸检测用上“收银扫码墩”

“嘀、嘀、嘀……”同样扫二维码测核酸,这里的速度为啥这么快?

前几天第一批核酸筛查,在奉贤区某小区,只见居民们十人一组鱼贯而入,将预约码在扫码墩上一扫,随即笔记本电脑上显示被检测人信息和序号。“像在外面买东西一样,嘀一声就扫出来了。”

很多小区的核酸排队经常堵在扫二维码,如今通过一项“小改良”,效率大大提升。而且,扫码设备放在桌上,工作人员只需观察屏幕,不用和被检测人面对面,减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这个扫码金点子,来自奉贤区古华医院的信息科科员孟星亮。在采样工作中,他发现,手持PDA设备扫码,由于环境光线、手机防窥屏等原因,扫码时屡屡卡顿。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技术骨干”孟星亮想到了收银的扫码墩,可是,扫码墩不具备打印功能怎么破?再加个迷你条码打印机!

说干就干,在电商平台下了单,抓紧时间组合配对。工作台上,一台笔记本电脑,一个扫码墩、一个微型热敏条码打印机,改良后的扫码组合正式“上线”验收,结果证明,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5►

志愿者设计核酸路线图

3月30日,首批封控的浦东新区居民迎来了第二次核酸检测。

在楼组微信群里接收通知,下楼排队,前往核酸检测点检测,再返回……家住浦兴路街道证大家园三期的杨女士感觉到,3月30日的检测顺畅程度与之前相比又有了明显提升。

原来,为了提升检测效率,志愿者们为三期居民设计制作了一张核酸检测路线图。地图上,每个楼栋的核酸检测路线都已设计成单向路线,确保检测途中不会遇到逆向人流,大大降低了人群聚集的风险,也缩短了整个流程的时长。

证大家园是浦东新区的超大型居民住宅区,居民体量很大,“医务人员很辛苦,居民等的时间也长,容易造成人员聚集。”工作人员表示。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志愿者们决定将三期四期的核酸检测分开,三期是高层和多层合在一起的,共有92个门洞,路线当中有一些弯弯绕绕,所以为它设计了一张线路图。

方案敲定后,只用了几分钟,从事通信工作的80后居民史可夫就在PPT上画出了准确的路线图。随后,图片通过各楼组微信群发到了居民的手机上。

当天的检测,只用了三个小时,就完成了6100多位居民的检测。

6►

信息化应用助力高校采样

在第一批相关区域筛查中,20余所高校快速有序地完成了全员核酸检测,在这样人群高度聚集的校园,是怎样做的?

“这个医生看上去有点眼熟。”在上海电力大学临港校区核酸检测现场,同学们发现,有好几位“大白”都是学校医务室的医生。疫情吃紧,人力有限,几名驻校医务人员自告奋勇转战采样一线,大家相视一笑,快速配合。

每次4个小时,7300多人次。两次核酸检测的快速、高效,除了自家“大白”的助力,随身佩带充电宝负责扫码登记的志愿者,还有一个“致胜关键”——一张特殊的核酸安排表。

这张表里的数字可精确到每幢楼的每一层:学生几时出门、几时采样、几时返回。手执这份安排表的,有驻楼辅导员、楼长、层长,还有寝室长。网格化、切块式的管理,让减少接触、防止聚集更有可控性。

信息化应用也助力核酸采样提速,上海电机学院在原有健康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延伸开发了进出校管理、在校人员分类统计等功能模块,利用各平台的数据精准掌握全校人员的动态信息。

每个楼层、每个宿舍、每位同学,都能迅速锁定,志愿者及时敲门提醒:“今天的全员核酸检测即将结束,请抓紧时间前往检测”……

志愿者推着因腿伤坐轮椅的同学,带他走绿色通道。

魔都自是“高手”多

大家一起筑牢防疫屏障

齐心协力共抗疫情

加油,上海!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