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俄罗斯核反应堆「乌克兰客机曾被要求转弯 新闻」

时间:2022-12-28 08:59:02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俄罗斯核反应堆「乌克兰客机曾被要求转弯 新闻」,关于俄罗斯核反应堆「乌克兰客机曾被要求转弯 新闻」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如今,一提到扎波罗热,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必定是前阵子燃起大火,险些酿成灾难性事故的扎波罗热核电站。

这个扎波罗热核电站是乌克兰最大的核电站,也是欧洲第一、世界第三大核电站,坐落于乌克兰东南部的扎波罗热州埃涅尔戈达市,属于1980年代的苏联重大项目工程,投入使用后,源源不断地为乌克兰提供了至少五分之一以上的电力。

值得庆幸的是,扎波罗热核电站大火被及时扑灭;否则的话,根据相关评估,电站一旦发生爆炸,造成的危害将是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十倍。

灭火现场

扎波罗热州位于乌克兰的东南部黑土区,东临亚速海,是苏联时代的重要冶金、钢铁和电力中心,农业也非常发达;同时,风光迤逦的第聂伯河和亚速海沿岸还汇集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糅合了东正教风情和苏联模式的工业区,曾汇集了众多哥萨克部落,专职打打杀杀....

当年的哥萨克人,无论是相貌还是性格、服饰发型,都跟如今的乌克兰人,相差甚远。

非常典型的是下面这个19世纪末,俄国画家列宾的名画《扎波罗热哥萨克给土耳其苏丹的回信》。

早期的哥萨克人服饰发型带着浓郁的北亚游牧特色

这幅画的历史原型是,1676年,奥斯曼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四世率兵从克里米亚汗国登陆,包围了扎波罗热。

随即,苏丹向扎波罗热哥萨克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哥萨克们放下武器,立刻投降。

然后,哥萨克们一拍桌子,骂骂咧咧地向这位自诩为“世界统治者”的苏丹,发出了一封极具羞辱性的回信。

现代歌剧中cosplay的《扎波罗热哥萨克给土耳其苏丹的回信》

按照当年的国际习俗,穆罕默德四世苏丹在信中列出了他的所有头衔,共计15个。

而哥萨克则故意按照每个头衔,轻蔑且粗鲁地进行了逐一回复。

至于具体内容嘛,因为太过于“污”,这里就不多赘述了。感兴趣的话,大家可以搜搜看,内容一定能把您惊讶的目瞪口呆。

最终,扎波罗热哥萨克击退了来犯的土耳其军队——他们打起仗来的狠劲,跟说狠话的厉害程度,有得一拼。

被哥萨克人“喷”了个痛快的穆罕默德四世穆罕默德四世(Muhammad IV,1642~1693)

有关这封信的真实性,土耳其方面表示,在奥斯帝国的档案里,并未找到所谓的“扎波罗热哥萨克给土耳其苏丹的回信”。

不过,早在19世纪70年代,一位叫做亚·诺维斯基的沙俄贵族学校老师,发现了该信件的俄语副本,他将副本交给了历史学家亚沃尼特斯基。之后诺维斯基偶然与好友列宾谈到这封信,列宾对此事非常着迷,酝酿了一段时间后,以此为背景创作了这幅《扎波罗热哥萨克给土耳其苏丹的回信》。

电影中还原的场景

后来,又陆续出现了此信件的波兰语副本,内容竟然和最早的俄语版惊人的吻合,包括那些异常不堪的“粗鄙之语”。比如,用动物来指代苏丹好“男风”,以及当年比较流行的“地域黑”等等。

当然,波兰语副本也有可能是后人刻意模仿了前面的俄语版本,因而才有了内容上的吻合。

至今,对于这封信的真伪,依然众说纷纭。

现代人的再创作

但无论这封信是否真实存在,对于乌克兰人来说,《扎波罗热哥萨克给土耳其苏丹的回信》,已经成了他们民族精神的象征。

在这封信中,多次提及了乌克兰的存在,并非常痛快地嘲讽了苏丹打算统治乌克兰的“妄想”...而且,信的末尾署名是——扎波罗热和全罗斯的酋长。

这样的署名,仿佛意味着——哥萨克不但代表了扎波罗热,更代表着基辅罗斯的继承者之一,乌克兰人。

特别是如今的乌克兰人,对哥萨克的认同度非常高,认为这代表了乌克兰人追求独立的精神和勇敢无畏的民族性格,都特别喜欢以哥萨克人的后代自居。

这两名发型怪异的乌克兰民兵,他们的发型,效仿的就是曾经的扎波罗热哥萨克的装束

但事实上,如今的乌克兰人,至多也就算是个“精神哥萨克”罢了,他们和那些剃头并留着小辫子的哥萨克“先人”们,在血统上并没有多大关系,更不存在什么”传承关系“。

乌克兰军队拍摄的一张照片,其构图乃至人物的姿势毫无疑问地模仿了那副列宾名画

哥萨克,就是突厥语中的“自由人”的意思。并不特指某种民族,而是指代聚居在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境内的一群职业武士集团,也代表着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平时他们从事农业,或者以渔猎和游牧为生,接到战争“订单”后,则会拿起武器玩命地冲锋陷阵。

他们的血统,非常复杂。

最早的萨克部落大约出现在14世纪末的南俄-东欧大草原上,在这片各国势力的“边缘地带”,一些波兰人、罗斯人、日耳曼人、突厥人、鞑靼人聚集于此,渐渐地形成了一种以部落为单位的“自治同盟”。

早期乌克兰哥萨克人的服饰和发型,带着浓郁的北亚游牧民族风情,跟一心效仿欧洲的近现代乌克兰人,差别很大。

cosplay扎波罗热哥萨克装束的乌克兰人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不属于“良民”,有的是在逃囚犯或者农奴,或者是被通缉的土匪、强盗~ 三教九流之辈混杂,大部分人都有“案底”。

在这些人眼里,没什么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只要咱们在一起生活、战场上砍杀过,那就是兄弟....但唯独,不接纳犹太人;

只要给足金钱和待遇,就认你做老板,玩命帮你打仗。

电影中的乌克兰哥萨克

长期以来,大部分哥萨克部落,都是亦兵亦民,平时种地打渔放牧,有战事的时候才上阵杀敌。

其中,有一支来自扎波罗热的哥萨克队伍,特别能打。

16世纪中后期,扎波罗热哥萨克酋长迪米特罗·维希涅维斯基,把乌克兰境内零散的哥萨克团体整合成了一个强大的军事组织。

从那以后,扎波罗热哥萨克就自诩为了整个乌克兰的代表。

迪米特罗·维希涅维斯基,这样的服饰和发饰,大家是不是似曾相识

在文化方面特别是在宗教上,哥萨克受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的影响很深,主要信奉东正教。

但正如前面说的那样,哥萨克人血统复杂,适应性好,没什么国家大义的价值观念,只忠诚于“按时打钱”的雇主,即便是帮“异教徒”打自己的东正教兄弟,也不会产生什么阴影。

所以,当年战斗力爆表的扎波罗热哥萨克,不仅帮波兰-立陶宛王国(天主教)打过俄罗斯人、土耳其人;也会受雇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伊斯兰教),对付波兰-立陶宛联军、俄罗斯人。

当年的波兰,也算是个体面的大国,东欧一霸

还是那句老话,只要待遇给足即可。

因此,为了争取哥萨克人的长期效忠,波兰-立陶宛王国曾经非常下本儿。

16-17世纪早期,波兰-立陶宛王国实行一种称为“注册哥萨克”的政策——提供一定量的“特殊人才”名额,凡是列入名单的就成了“注册哥萨克”,进入“体制内”,得到官方认证,有很多特权和福利,不仅不用交税,还能领到俸禄。

在“高官厚禄”的“召唤”下,扎波罗热哥萨克带着其余部落,主动认了波兰-立陶宛王国做“老板”,帮其对付俄罗斯人和土耳其人,战斗力都相当不含糊。

然而,最终导致扎波罗热哥萨克跟波兰人决裂,投奔俄罗斯的,也是“待遇问题”。

进入16世纪后半叶,波兰愈发拉跨,没钱给“注册哥萨克”发福利了,甚至,还试图反过来向他们征收重税,传播天主教以取代他们信奉的东正教。

波兰国王试图跟他们“画大饼”~什么“这是你们的福报”、“你要是不满意就是不爱国”、“天主教的神才是灵验的真神”等等。

但正如前面说的那样,哥萨克部落,他们只认报酬和待遇,没啥国家、民族观念。

于是,从16世纪末开始,乌克兰境内的哥萨克部落,接连发动了七次大起义。

但衰落中的波兰王国,饿死的骆驼也比马大,前六次起义均被残酷镇压。

到了第七次的时候,波罗热哥萨克首领换成了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

赫梅利尼茨基显然比他的前任们更具眼光。

1654年,他赫梅利尼茨基主动率队来到了莫斯科(这时的圣彼得堡,还属于瑞典王国的领土),同沙俄帝国签订了《佩列亚斯拉夫协议》,宣布归顺沙俄帝国,效忠俄罗斯沙皇。

列宾的另一幅名画——赫梅利尼茨基向哥萨克宣布《佩列亚斯拉夫协议》

随后,哥萨克反波兰大起义,演化成了长达13年的俄波战争。

最终,波兰被打垮,不得不服软,同俄罗斯签订了《安德鲁索沃协议》,如今的乌克兰东部分地区,彻底摆脱了波兰人的统治。

而这位赫梅利尼茨基,也就此名垂青史,被乌克兰、俄罗斯两族共同供奉。后来,他又被认作了乌克兰“民族之父”——他将乌克兰人从波兰人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是近代乌克兰民族认同的源头。

沙俄帝国则将赫梅利尼茨基定义为,促成基辅罗斯“重新统一”的民族英雄。

比如下图这尊,1888年开始,就矗立在基辅市中心的赫梅利尼茨基铜像,是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亲自指导设计——赫梅利尼茨基骑着马,马蹄正向上抬起,他手中持有的不是利剑,而是权杖,指向莫斯科,这似乎暗示了他正要去的地方和效忠的对象。

再后来,到了苏联历史学家那里,赫梅利尼茨基又被视作“俄罗斯和乌克兰统一”的关键人物。

不过,17世纪宣布效忠沙俄的乌克兰哥萨克,仍旧保留了相当大的自治权,能享有充分的自由,继续做雇佣军给周边国家打仗,不受莫斯科方面的直接管辖。

然而,沙俄想做的,显然更多。

那就是,将哥萨克全盘俄罗斯化。

哥萨克,本身就包含了两大主干——一支是生活在乌克兰的扎波罗热哥萨克,另一支就是俄罗斯的顿河哥萨克。

虽然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服饰发型有着诸多区别,但其身体内都沸腾着英勇无畏的血液,具有难以被征服的性格特色。

红衣服是顿河哥萨克,没有剃发结辫的习俗;戴耳环,有点鞑靼特色的,是乌克兰的扎波罗热哥萨克

18世纪末,随着拉辛与普加乔夫等多次大规模起义,沙俄愈发担心这些民间军事团体做大后对自己的统治造成威胁,因此,圣彼得堡方面开始对哥萨克实行一边拉一边打的政策。

镇压了普加乔夫起义后,顿河哥萨克的锐气被削平了,宣布只效忠于沙皇和俄罗斯帝国。一部分转为了农耕,成了普通的自由农民;另外的,直接被编入俄军轻骑兵和龙骑兵团。

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末期,趁着乌克兰扎波罗热哥萨克发生内讧,直接派军攻陷了他们的几个重要堡垒。

有大约五千名哥萨克投奔了奥斯曼帝国;剩下的,在大酋长盖特曼彼得·卡尔尼雪夫斯基的带领下,投降了沙俄军队。

这位末代酋长盖特曼彼得·卡尔尼雪夫斯基被叶卡捷琳娜二世封为了“伯爵”,然后流放到了北冰洋的索洛韦茨基群岛上,好吃好喝的进行软禁,竟然一直活到了112岁!

扎波罗热哥萨克的霍尔蒂恰要塞(Khortytsia)被视为乌克兰国家的象征标志

此后,乌克兰的哥萨克兵团也被编入了正规军,接受沙俄的军事文化、制度教育和国家、民族观念等等。

与此同时,对于那些表示了效忠的哥萨克中上层,沙俄极力诱导他们俄罗斯化,表现好的,授予贵族头衔和官职,几代人下去,他们直接融入了沙俄的上层社会,成了大农奴主和军事贵族。即便这些人的祖先,很可能就是在逃的农奴。

电影里的19世纪哥萨克民间舞蹈

同时,沙俄也下了大功夫在乌克兰地区无死角地进行着俄罗斯化,大量乌克兰人开始为帝国服务,在18世纪的最后20年里,圣彼得堡师范学院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来自乌克兰,其中的一些,就带着哥萨克背景;同时,越来越多的乌克兰人涌入帝国学校、军队和行政部门,俄语被他们认作了母语,社交场合则还爱装模做样的说法语。

此时,在乌克兰,俄语已经不仅是一种语言,更是个“身份”的象征;而乌克兰语则被等同于“农民语言”,透着一股子“土味”。

这样的意识甚至延续到了21世纪,乌克兰颜色革命之前。

2003年,乌克兰第一次颜色革命前的语言分布

接受“招安”后,扎波罗热哥萨克后裔们都爱自称为“小俄罗斯”,他们似乎已经坦然接受了乌克兰被沙皇划入帝国行省的安排。

18世纪末的扎波罗热哥萨克贵族,戴耳环是他们的传统习俗

无论是扎波罗热还是顿河哥萨克,沙皇成了他们唯一的“老板”,他们为沙皇征战沙场,几乎参与了所有沙俄/苏联的大小战争。

到了苏俄内战时期,哥萨克人曾经一度被红色政权定义成了一个“边区富有者,中小土地占有者阶层”,一些人受到了镇压。就像《静静的顿河》里的顿河哥萨克,他们忙前忙后,但最终因“站错队”,结果很悲剧。

在苏联时代,大部分哥萨克人都被团结在了红旗下,共建苏维埃社会主义,只有卫国战争期间,曾经出现过某些不和谐的“伪军”哥萨克。

投靠德国人的乌克兰哥萨克被纳粹组建成了武装党卫队的哥萨克骑兵师

但他们的主流,还是保卫苏维埃的“红色哥萨克”。

1945年5月,首次胜利日红场阅兵中的苏联红军哥萨克官兵,军功章挂满胸前

苏联时期,大部分哥萨克人都被识别为了俄罗斯族和乌克兰族,但仍旧保留着做职业军人,至少是尚武的家庭传统。比如,俄罗斯许多培养少年兵的军校,里面有不少孩子就带着哥萨克家庭背景。

哥萨克的传统歌舞,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像下图这个被中国网民们称为“苏联政委舞”的果帕克舞,就源于乌克兰的哥萨克人。

这个舞,很费膝盖

哥萨克传统舞蹈

尴尬的是,如今的很多乌克兰人,即便血缘上没什么太大的传承关系,但在极力跟俄罗斯划清界限的同时,他们又很愿意强调自己是扎波罗热哥萨克人的后裔——然而,哥萨克,本身就属于俄罗斯和乌克兰共有的文化和部落形式,互相交融了几个世纪,早就难以明确区分出你我了。

如今的扎波罗热州,这个曾经的乌克兰哥萨克的大本营,经过苏联岁月的用心经营,也早就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基地。

扎波罗热州扎波罗热市

它的首府扎波罗热市,街道干净气派,市民待人彬彬有礼...很难想象,300年前,同样在这个地方,一群留着小辫子的哥萨克糙汉子,曾经拎着酒瓶挎着刀,给不可一世的土耳其苏丹,傲娇地写过那么一封,“污”到目不忍视的回信。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