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来自太空的带电粒子可能,因此可穿越地球磁场「太空悬绳发电」

时间:2023-01-01 08:11:03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来自太空的带电粒子可能,因此可穿越地球磁场「太空悬绳发电」,关于来自太空的带电粒子可能,因此可穿越地球磁场「太空悬绳发电」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996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太空中释放了一颗绳系卫星,卫星与航天飞机之间连接着一段将近20公里长的导电绳索,利用绳索在地磁场内作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了3安培电流。

电力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重要的发明之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依靠蒸汽动力,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可以被称为电力革命,极大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并且现如今还依旧保障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运行。

电力的重要性也体现在电磁学在咱们的中学物理中是个重点,有句话叫做:“电生磁,磁生电”,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通电导线附近可以产生磁场,而变化的磁场也可以产生电场,“电生磁”咱们不多说,那么“磁生电”有什么方式可以实现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大家可以在任意一本相关的物理教材中找到,磁生电的关键点在于磁通量的变化,而为了使磁通量产生变化,可以通过下面两种方式:

第一种就是磁场大小的改变,比如让一个条形磁铁从一组线圈中快速通过,对于每一个线圈来讲,它附近的磁场并不恒定,那么线圈中就会由电流出现。另外一种常见的方式就是让金属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也就是所谓的“切割磁感线”,然后导体内就会产动生电动势,之后再构成回路就有电流出现了。

此时我们想到,咱脚下的地球就是一块大磁铁啊!能不能利用地球发电呢?

这个想法很新奇,虽然理论上却是行的通的,但由于地球的磁场并不是很强,而且金属导体在陆地上没法无障碍的移动下去(这里的原因在于,地磁感应强度只有5×10负五次方特斯拉,非常小,所以想要产生可观的电动势,就需要导体的长度足够长,速度足够快,但地面障碍多,长导体没法持续不断的移动),因此一些科学家们就把目光投向了太空。

我们都知道太空是浩瀚无垠的,如果我们能将金属导体放到太空,并且能在地球轨道上运动,那么就无需担心导体运动的问题了,不但没有阻碍,而且能够长时间的运动下去。

而最后将这一想法付诸行动的是来自意大利的科学家们,他们在上世纪末借助于美国的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和“哥伦比亚”号进行了两次绳系卫星发电实验,主要装置就是在航天飞机内携带一颗由导电绳索系着的卫星,将卫星抛出航天飞机,绳索的走向同地球磁力线垂直,也就是绳索的一端指向地心。

实验的大致原理:航天飞机在赤道轨道上方运动(这样的位置可以使得切割磁感线时,绳索与磁力线的方向是较为接近垂直的,这样一来获得的电动势也是最大的),可以长时间环绕地球,此时放出由导电绳索系着的卫星,绳索作切割磁感线的运动,而为了构成回路,航天飞机需要在地球大气中的电离层释放这颗绳系卫星,因为电离层内的部分区域呈现电离状态,通过装置可以在卫星、导电绳、航天飞机、电离层这四者之间构成回路。

1992年利用亚特兰蒂斯号进行了第一次发电实验,不过意外的是卫星只放出去了二百五十米左右,就因为装置故障被卡住了,但好在航天飞机的飞行速度快(每秒7.5公里,毕竟电动势等于磁感应强度、导体长度、导体速度着三者的乘积),这段250米长的导电绳还是产生了40伏的电压以及1.5毫安的电流。

很显然,科学家们对这次的结果并不满意,毕竟他们原本打算是放个20公里长的导线,这才250米.....不行,于是在1996年,由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来执行这次任务,这次就顺利多了,导体绳被放出去了19.3公里(这个长度已经很长了,毕竟你很难想象在陆地上,你咋可能牵着一根将近20公里长的绳子奔跑,而且还要弄个回路出来)。

虽然长度是可以了,但倒霉的是长度定格在了19.3公里,为啥?因为绳子断了,但好在19.3公里距离原定的20公里也没差多少,至少也能算是成功了一半吧,而且产生的电流也达到了3安培左右,如果不发生意外,那么提供的电能还是比较可观的。

对于这次绳索断裂事件,一开始是以为过程中产生的张力超出了绳子的极限而引起的,而实际上在航天飞机将装置带回地面后才发现,原来是因为绳子熔化了,注意一点,这里的熔化并不是因为大气摩擦导致的,而是电流所致。

虽然这个实验并没有很顺利的完成,但至少证实了在太空利用地球磁场发电还是有一定的可行性的。但遗憾的是,咱们现在的航天器的电力供应并不是通过这种方式(说的有点马后炮了),毕竟有现成的太阳能为啥不用呢?不但便捷,而且相比于这种绳索发电,成本也低,风险也低。

此外还有一点原因,就是绳索内部的电流会导致安培力的出现,它会不断的降低整个装置(包括航天飞机)的动能。不过反过来讲,我们是不是可以借助于太阳能帆板提供的电能,让绳索产生反向的安培力来提供航天器的动能呢?说到这,个人感觉这种方法还不如多带些燃料,或者提高火箭性能来得划算些。

总的来说,这个实验可能实践了很多人的想法,说不定在有了一些成熟的技术保障之后,将来还真有可能利用这种方式来获取电能。


本篇文章的内容到此结束。

谢谢各位阅读!

以后还会不断更新精心准备的通俗科普长文!

期待您的点评和关注哦!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