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麦秸垛 一辈子都难以磨灭的农村记忆(深度好文)

时间:2022-09-23 09:10:01来源:网络整理

文/先生 王

本文为原创,共约2600字

对于家乡鲁西南的记忆,除了河滩上悠闲地在绿草上吃草的青山羊,对我来说,那是庄严地矗立在农舍前的巨大麦草堆。

南方的读者很少见过这样的“庞然大物”,但对于在北方长大的孩子来说,这却是他们一生不可磨灭的乡村记忆。

01

说起麦秆堆,就得从老人们的收割方式说起。

1990年代,机械化联合收割机还没有进入鲁西南大片的田野,家家户户都靠一把被磨刀石打磨成银光的镰刀收割庄稼。

绵延不绝的金色麦浪每一亩地都倾泻而下,在松软的土地上只剩下一排排整齐的麦茬。

一捆捆的麦穗连着几根麦秆,平放在村子东端的田地上,沉重的石壳在上面翻来覆去地碾过,坚硬饱满的麦穗掉了下来。

在夕阳落下堤岸之前,父母会趁着午后的微风把小米举起来。蓬松的谷壳在空气中停留了片刻,然后与日夜生活在一起的麦粒“分离”。

这不是一个简单而重复的动作。有时需要根据风向的变化来调整位置。在我的印象中,我曾好几次被杨谷子逆风着迷。

将所有麦粒安全装入宽幅肥料编织袋后,接下来就是整个小麦收割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麦秸的堆放。

一层层被石秆压碎的麦秆,被木叉挑起,然后牢牢地堆成高高的桩。

这些麦秆堆是站在村头的农场,还是堆在厨房的边缘,就看主人的喜好了。就算你不想留着,把整堆卖给一个下乡收拾的买家,换取一些零花钱,也无可厚非。

02

在农忙的季节,我小时候喜欢在父母身后晃来晃去。大多数时候,我是帮不上忙,甚至是惹麻烦,所以我没有错过妈妈的眼睛。

但到了该把稻草堆起来的时候,我成了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的身体轻如燕子,被父亲抬到逐渐成型的麦草堆上。每次我父亲都会小心翼翼地告诉我:“如果你看到任何不平整的地方,就多踩几下。”

那时,我就像一个沾沾自喜的将军,看着下面挥舞着木叉的父亲,“吩咐”他在左边加一个叉子,在右边加一个叉子。

为了显示我的专业性和重要性,我会故意发出嗡嗡声来踩那些“不愉快的地方”。

当然,我有时会在得意忘形的时候遇到“滑铁卢”。因为麦秆被石头打得光滑光滑,而且很容易塌陷,所以我经常从高处的麦秆上滑下来,但是因为屁股底部有一根粗粗的麦秆保护着,不会有丝毫一点也不。危险。

当一切都完成后,妈妈会看着远处的天空。如果有微弱的乌云上来,或者月亮有一些朦胧的毛刺,我妈妈会组织我和我爸爸用塑料薄膜盖住麦秆堆。

山东西南部的夏雨不仅来得匆忙,而且经常伴随着大风。麦秸堆如果不小心被雨水淋到,很容易腐烂发霉。

03

1990年代,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一个或几个麦秸堆。

妈妈常说,当年麦秸堆的大小,是一个家粮仓充足的标志——谁家的麦秸堆大,粮仓自然是满的麦秸垛,说话也很有自信。

我完全同意这个说法。就像过去一样,要衡量家里的女人是否勤劳,只要绕着柴房走一圈,就能看出区别。

勤于手脚的人,大多有别人难以够到的柴垛。

小时候麦秸垛,我们院子里有一个麦秸堆和一个柴堆。他们就像两个铁甲战士,日夜和阿黄一起守卫着我们的房子。

当年老百姓把麦秸带回家堆起来,不是为了环保,而是为了生火方便。

当然,没有哪个农妇会不假思索地用麦秸一路生火。麦秸在厨房里最大的用处就是“生火”——当火逐渐旺盛时,农妇们就会将耐火的棉秆或砍柴进灶。

麦秸在火中化为冰冷的灰烬后,与鸡鸭粪混在一起,散布在农田里,算是回到了家乡。

麦草的终极命运虽然是燃烧,但它最怕火。

村里经常发生烧麦草堆的事,原因有二:一是路人的烟头被点燃了;过鞭炮。

在我童年的印象中,经常路过一些阴暗角落的人,不用猜测就知道,这间屋子一定是刚刚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消防行动。

04

麦秆堆在他们的家乡鲁西南农村随处可见,但绝不是等着被大火烧掉的工具。

1990年代,村民晚上很少有娱乐活动。夜幕降临,早饭的人会围在稻草堆旁聊天。

这时候,也会有一些喜欢端着碗和包子走进人群中来凑热闹的村民。在人群散去之前,他们不会带着未洗过的盘子回家。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害怕晚上走路,但一旦我知道我要走路的夜路旁边有稻草堆,我就不会害怕了。因为有稻草堆(尤其是路口附近),意味着会有人聚在一起聊天,会有笑声。

当然,那些在黑暗中出现的稻草堆周围的人并不总是能得到安慰。有时,我看到远处漆黑的稻草堆旁闪烁着红点(烟头),却听不到那个人说话的声音,我的心在颤抖。

面对这种情况,我大步走了过去,有时还会假装嘴里一枪给自己壮胆:“哥,你怎么走这么快,等着我!”

这些蓬松的稻草堆不仅是聊天的首选,也是很多农村小少男少女刚开始约会的首选之地。

明月柳头,黄昏后人约。为了躲避周围人的目光,两个爱妃的人大多会选择在安静的麦草堆后面谈恋爱。

如果你路过农村的麦草,听到远处有人在低语,但一靠近就没有声音,不要害怕,不要好奇,那只是一对鸳鸯在互相交谈!

05

如今,轰鸣的机械化工具已经走进了鲁西南的村庄。几个粗大的轮子经过,原本密不透风的麦浪,瞬间化作了沉重的粮食袋。

结果,镰刀开始生锈,磨刀石早就沾满了灰尘。

至于那些曾经在田野里随处可见的麦草堆,已经和平日里村里的年轻人一样稀少了。

便捷高效的机械化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时也将一群年轻人推向了更繁荣的城市。

毕业后一直在江南水乡的我,过节回家只能依稀看到几堆孤零零的麦草堆,余生恐怕只能在梦中遇见.

不知不觉中,那些金色的麦秸桩在风雨中慢慢失去了光彩,慢慢开始变得湿黑。

几年之内,原本高大威猛的“黄金壮士”变成了干瘪颓废的“棕发老人”。这是岁月流逝的痕迹,是故乡渐行渐远的证明。

写到这里,我不禁在心底想着——

今年回家过年,一定要给我家门前的麦秸堆一个大大的拥抱。如果躲在中间的母鸡把我当成偷鸡蛋的小偷,我肯定会躲在妈妈的身后,在她的驱逐下,因为我也有自己的“保护者”。

虽然妈妈肯定会骂我是个“傻孩子”,但我喜欢看妈妈说这句话时的笑容,因为像高耸的麦草堆和金色的麦浪,我会喜欢的就是家乡的原生态风景。永远不要忘记。

- 结尾 -

(图片来源网络)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猜您喜欢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