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交广会客厅|「中国交通故事」小发明、大工匠

时间:2022-12-13 17:11:09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交广会客厅|「中国交通故事」小发明、大工匠,关于交广会客厅|「中国交通故事」小发明、大工匠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李玉明的父亲是一名工程师,1958年,他从天津南开来到山西支援当地建设。小时候的李玉明跟着父亲,一边上学,一边搞一些稀奇古怪的发明和制作。受父亲的影响,他小学时候就可以帮着学校做一些上课用的教具、甚至是维修学校的喇叭,李玉明从小也被大家称为"小发明家"。

他来到太原局集团公司侯马电务段工作的时候,通讯设施还比较落后,他为班组发明了一个"传话器",为锅炉房修过上煤机,没事的时候,还非常乐于帮助工友,工友们家里的收音机、电视机坏了都找他。

在2014年以前,铁路车载信号工们在机车的光电传感器需要维修时,需要将传感器拆卸下来,运回到工区进行检测、维护,待测试良好后再重新搭回机车上。这一过程既耗时又耗力,可能还伴随有别的维修点,很多职工为此头疼不已。为此,李玉明大胆创新,一遍遍地绘图、拆卸、组装、试验、修改,没有资金和设备,他四处收集边角余料,给加工厂免费修理电器。终于在一年后,他发明的"便携式光电传感器检测装置"试验成功,职工们背上仅仅背包大小的检测装置就可以实现故障点检测,大幅度提高了维修效率。

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年职工来到铁路工作,他们除了在书本上学一些理论知识外,只有为数不多跟着师傅上车检修的机会。"这么下去不行,年轻人学不会东西"!李玉明忧心忡忡,在他心里,一个将一整套机车车载设备运行试验仿真装置的想法萌生了。为了把这一套东西做出来,除了需要配套的工具和材料,车床、铣床、雕刻和焊接等大型机械一样都不能少。在一次焊接中,他觉得带着面罩看不清楚影响精度,于是摘掉面罩作业,长时间盯着电焊弧刺伤了眼睛、烫肿了他的脸,那段时间他只要睁眼,眼泪就止不住的往外流。

2017年和2019年,一台缩小近百倍的"和谐号"电力机车模型和一台"车载CIR仿真实训台"先后问世,搭配模拟操纵台,其工作效果让青年职工如同身处机车内部一般,意味着在以后的检修工作中在不再受到安全、时间、场地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这在车载技术行业中,几乎是里程碑一般的存在!截至目前,由李玉明主导的科研成果和合理化建议已达90余项,为铁路累计节支降耗840余万元。2020年,李玉明被评为"山西最美科技者",并被铁路系统评为"铁路工匠"。

摩挲着他发明过的每一件仪器,李玉明一边走一边说,"我研究这些东西的初衷,就是为了方便大家,只要有用,我就坚持做"。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