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贵州数字经济增速「政府对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支持」

时间:2022-12-17 10:05:08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贵州数字经济增速「政府对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支持」,关于贵州数字经济增速「政府对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支持」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2年1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新闻上了一波小热搜。

全文有九千多字,部署了七个方面的主要任务,让我重点关注到的,是它的第五部分——“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

似乎不知不觉间,贵州已经成为了中国的大数据中心基地。其数字经济增速已连续六年全国第一。

事实上,不仅是数字经济,其近十年的整体经济增速,也是全国第一。

【注】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要知道,2010年那会儿,贵州的经济体量在全国第26位,经济增速也仅排第23位。然后在2011年,其经济增速就到了第二,2012-2015更是连续四年保持第一。

【注】根据国家统计局GDP数据计算。

贵州能取得如此优异的发展成绩,也被很多人称为“黄金十年”。探索为什么能取得如此成绩,固然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但工程量太过浩大,必然要追溯其历年经济发展数据、规划、政府报告、甚至历任领导,这不是一晚上能捋清楚的事。

所以这篇文章写得简单点,只谈数字经济,看看贵州省发展数字经济的禀赋以及未来规划,再尝试做一下展望——这也是我所感兴趣的。


首先,从全国层面来看数字经济的发展大势。毋庸置疑,数字经济将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支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是基于新的国际对抗形势,基于三驾马车中“出口”、“投资”日益疲软的现状,基于全球经济进入长期下行期的预期做出的。

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 “循环”,即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组,国内循环也好,内外双循环也好,都需要生产要素活起来,市场活跃才能创造新产品和新需求。数字经济,绝不是虚拟,也不仅仅是数字化,它的关键词应该是“信息”、“交流”、“计算”,其产业链上的5G、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体系,将对生产要素的数据价值化,甚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重构产生极大的作用,对各行各业产生赋能和变革,这其中有巨大的产业增量。

据中国信通院数据,我国2020年数字经济规模已达39.2万亿,且当年有9.2%的高增长。

【注】数据来源:中国信通院。

近几年我国数字经济的增速,也基本维持在GDP的两倍以上。

【注】数据来源:中国信通院。

有这么高的增速,其根本在于产业升级和转型的需要,万物数字化和企业上云,这股趋势不可阻挡,因为它提高了要素组合和生产效率。从个体的消费、支付、流通,到企业生产的控制、规划、链接,都在数字化,甚至有人说,海量的数据是21世纪的“石油”。

而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链的不断完善,5G,物联网、区块链等,将会成为新产业生态下的“基础设施”。而这其中,海量数据存储、计算的大数据中心,是基础设施中的基础,可以说,数据中心是数字经济的“底座”。

而贵州,有很多大数据中心。目前,中国移动(2015)、现代汽车(2017)、中国联通(2016)、华为(2021)、苹果(2018)、腾讯(2018)、富士康(2014)等大型企业都在贵州建立了大数据中心。


为什么那么多企业都把大数据中心建设在贵州?这得从数据中心的功能来看。数据中心是指按照统一标准建设的,为集中存放的具备计算能力、存储能力、信息交互能力的IT应用系统提供稳定、可靠运行环境的场所。简单理解就是大量的机房,其建设需要考虑两方面:能耗和稳定,至于经济发达和人口繁荣,则与数据存储和运维没有直接关系。那贵州的地理禀赋就非常适合。

贵州有丰富的电力资源。数据中心典型的特征之一就是耗电,耗电量大的前提就是电量供应充足。贵州能源资源主要由水能资源和煤炭资源组成,具有煤电结合、水火互济的优势。全省水资源总量达1062亿立方米,水能资源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国第6位,横贯全省的乌江是水能“富矿”,南盘江、北盘江、清水江等都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截至2013年末,全省煤炭保有资源总量802.53亿吨,其中保有资源储量483.02亿吨,居全国第5位,超过江南11省(区、市)煤炭资源储量的总和,被誉为“江南煤海”。贵州有十分丰富的煤层气(瓦斯)资源,埋深小于2千米的煤层气达3.15万亿立方米,居全国第2位。贵州页岩气资源量13.54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量1.95万亿立方米,位列全国第三。丰富的能源资源,为大量数据中心的落地奠定了基础。

贵州温度适宜。贵州的气候冬暖夏凉,这非常有利于数据中心节约用电。数据中心在使用过程中会发出巨大的热量,所需的冷却设备消耗的电能约占总功耗的40%。而贵州的气候能够大大减少此类支出。

贵州地理位置适宜。贵州不在地震带上,鲜少出现地质灾害现象,不受台风、暴雪、地震影响,有利于数据中心设备保护。而且贵州多山,数据中心建设在山洞中,更加恒温节能。

综上,高海拔、低气温、低电价、非地震带,这些独有的优势让贵州成为储存大数据的理想之地。

另一方面,则是政府用心,创造了好的产业环境。2011年3月,中国天眼工程在贵州省平塘县开工,这事实上为后来的大数据发展带来了机遇,因为天眼投入使用,会建立国内国外广泛的数据使用链接;2010-2013年间,贵州基本实行的是工业强省战略(具体可参阅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大力推动固定资产投资(每年增长率在30%-60%)和工业园区建设,这也为后来园区的升级和招商奠定了基础;2014年,贵州在全国先行了提出大数据产业规划(《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规划纲要(2014-2020年)》),并将其上升到了国家以及国际层面,同年贵阳·贵安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获批创建,“云上贵州”系统平台上线;2016年2月,国家批复贵州创建全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上层对云计算、数据中心等进行大力的扶持,大力推动产业发展;2021年3月,贵州获批成立全国首个大数据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2021年5月,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举行;经过多年发展,贵州省已成为全球超大型数据中心最集中、数据要素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具有培育壮大数字产业的比较优势。


再来看看下一步的规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专门有一篇提到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要“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培育重点数字经济产业——

而在《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直接目标为“十四五末,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0%以上,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2%以上”,将大数据、乡村振兴、大生态列为三大战略行动。到2025年,培育百亿级以上大数据企业1家,10亿级以上大数据企业15家。

贵州省的《十四五规划》,目标是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万亿,其中数字经济占比不低于40%,即实现数字经济产值超过一万亿。


好了,再回过头来看开篇提到的,国务院发文中的那句——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注意,是产业体系,不是仅仅建设大数据中心,也就是不满足只做存储,还要延展上下游。

我们现在谈乡村振兴,谈生态文明,谈碳中和和碳达峰,其实都在表明,国家、全球,或者说全人类的演进逻辑在变化。这也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逻辑变化,对于地方经济而言,最直观的是所谓的“新旧动能转换”。而贵州,显然把大数据产业作为了重要的增长极,打算压重注。

国务院的文件中,给了贵州定位——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之后的发展,会更具体地开展,比如“东数西算”工程,数据跨境传输安全管理,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大湾区总部 贵州基地”等等,一批大数据的“专精特新”企业会起来,例如,贵州航天云网,已经是工业互联网领域全国领先的企业,也是国家首个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


贵州,从一个“经济洼地”,开始在大数据领域引领全国,从人才、科研、产业集群方面都不占优势一步步发展壮大。这似乎给出了某种西部省份的突围之路,值得思考。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