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新型碳材料的发展趋势「新型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

时间:2023-02-10 08:53:31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新型碳材料的发展趋势「新型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关于新型碳材料的发展趋势「新型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报告出品方:中泰证券)

一、光伏热场:供需逐步宽松,成本为王

1.1 碳/碳复材替代石墨作为热场材料已成趋势

热场是用在硅片拉晶过程中的耗材,主要包括位于单晶炉内的坩埚、导 流筒、保温筒、加热器等部件。其中坩埚的作用是承载内层的石英坩埚, 石英坩埚中放臵熔融硅料;导流筒的作用是引导气流,并阻止外部热量 传导至内部,使硅棒生长的速率提升;保温筒的作用是阻止内部热量向 外传导,构建热场空间;加热器的作用是提供硅料熔化的热源。


早期单晶炉热场系统材料主要使用高纯、高强等静压石墨材料,但石墨 材料已不能适应热场系统向安全、高效、大型化发展的趋势。我国晶硅 制造热场材料行业起步较晚,光伏行业发展前期,单晶拉制炉、多晶铸 锭炉热场系统部件材料主要采用国外进口的高纯、高强等静压石墨。静 压石墨材料存在非常明显的缺点:1)石墨在反复高温热震下易产生裂纹, 容易导致部件破损,造成安全事故;2)从石墨件中挥发出来的杂质或石 墨降解形成的颗粒会污染硅熔体,影响晶体品质;3)在制备大直径的产 品时,传统石墨热场材料成型困难,而且纯度要求高,制备成本高昂, 生产环节较多,制备周期长,交货周期也长。

碳/碳复材性价比高、安全性强,适应大尺寸单晶热场制备,替代石墨作 为热场材料已成趋势。碳/碳复合材料是由碳纤维及其织物增强碳基体所 形成的高性能复合材料,与传统石墨产品比较具有以下突出优点:1)性 价比高,产品使用寿命长,减少更换部件的次数,从而提高设备的利用 率,减少维护成本;2)可以做得更薄,从而可以利用现有设备生产直径 更大的单晶产品,节约新设备投资费用;3)安全性高,在反复高温热震 下不易产生裂纹;4)可设计性强,大型石墨材料成型困难,而先进碳基 复合材料可以实现近净成型,在大直径单晶炉热场系统领域具有明显的 优势。


碳基复材在晶硅热场应用渗透率不断提升。回顾碳基复材对传统石墨原 料制造晶硅热场系统的技术路线替代过程,2005 年之前,晶硅制造热场 系统(单晶拉制炉、多晶铸锭炉)部件主要是以等静压石墨等特种石墨 为主,生产企业主要是西格里和东洋碳素等碳素巨头;2005 至 2010 年, 碳基复材在晶硅制造热场系统的应用进入探索期,金博股份和西安超码 等少数碳基复合材料厂商开始对等静压石墨产品进行进口替代。2011 年, 受日本福岛大地震影响,进口特种石墨供应紧张,碳碳热场得到批量应 用机会窗口;2012 至 2015 年,欧美双反政策冲击使得国内企业开始尝 试新材料、新工艺以降低生产成本,碳碳热场产品因使用寿命长、可减 少部件跟换次数,且具备热导系数低、有利节能增效的特点,顺应行业 降本趋势得以快速应用;2016 年后,国内光伏行业快速发展,碳碳热场 迎来广阔发展空间,渗透率不断提升。

热场系统大型化以及 N 型硅片渗透率提升,继续推动碳基复材对石墨材 料的替代。由于等静压石墨坩埚强度不足以保证产品安全,结构和性能 不可调,因此热场系统大型化趋势下,碳碳复材对石墨材料的替代愈加 明显。从金博股份主要单晶硅制造热场系统尺寸来看,已由 2016 年初 的 26 英寸以下发展到目前 30-36 英寸,且金博股份在 40、42 英寸产品 已实现小批量试制、生产和交付,为未来更大尺寸硅片的应用需求做好 了技术和产品储备。热场制备过程中需要碳化硅涂层,石墨材料与碳化硅的热膨胀系数不一样,导致其涂层容易脱落,而碳碳复合材料与碳化 硅的热膨胀系数接近,因此灰分更低。N 型硅片对热场纯度要求更高, 根据金博股份招股说明书,P 型电池纯度等级为Ⅰ级<200ppm,N 型电 池纯度等级为Ⅱ级<100ppm。随着 N 型电池渗透率提升,有望继续推 动碳基复材对石墨材料的替代。


预制体制备和致密化过程是碳碳复材生产的关键步骤。目前,碳/碳复合 材料制备方法因致密化工艺的不同可主要分为化学气相沉积法、液相浸 渍法及两种方法的综合使用。化学气相沉积法中,基体碳与纤维结合紧 密、结构可调,该法成为制备高性能碳/碳复合材料的首选方法。以金博 股份为例,公司碳碳复材生产流程主要包括预制体的制备、化学气相增 密、石墨化和机加工。预制体的制备主要将碳纤维通过织布、成网、复 合、烘干等工艺制备成预制体。化学气相沉积则是在 CVD 炉中进行化 学气相沉积,在氮气的保护下,通入天然气,加热温度为 300~500℃, 气体热解并在碳纤维上沉积碳,填充多孔预制体的空隙,从而得到高密 度的先进碳基复合材料。石墨化处理需使用高温热处理对原子重排及结 构转变提供能量,使得产品性能达到使用要求。机加工处理则是把半成 品加工成符合尺寸要求的产品。

1.2 预计 22-23 年行业供需格局逐步偏宽松

预计 22-23 年碳碳热场需求分别为 6625、9199 吨,YoY 42.6%、38.9%。 单晶热场材料需求可分为三类:1)新增需求:硅片产能新增带来的单晶 炉热场材料增量需求;2)替换需求:热场部件经过一定周期需要更换所 带来的替换需求;3)改造需求:大尺寸硅片渗透率提升趋势下,小尺寸 单晶炉需改造成大尺寸单晶炉的增量需求。在替换需求方面,根据金博 股份公告,碳基复合材料热场部件为消耗品,坩埚的使用寿命约为 6-8 个月,导流筒的使用寿命约为 2 年左右,保温筒的使用寿命为 1 年半左 右,加热器的使用寿命约半年左右。

2022-2023 年为新增产能释放期,实际产能或一定程度高于规划产能。 据金博股份等公司新建项目建设周期情况,一般项目一年内即可建设完 成并陆续释放产能,部分项目半年即可完成。根据对各公司产能建设情 况的梳理,在建项目基本可在 22-23 年完成建设并陆续释放产量。随着 近年来装备及产品技术的提升,沉积炉及产品的尺寸不断增大。气相沉 积炉炉膛空间更大,可摆放的待沉积件数量增加;此外,随着主要碳/ 碳复合材料产品(坩埚、导流筒、保温筒等)尺寸的不断增大,品类增 多,可配搭的不同尺寸产品增多。综上我们认为最终实际投产产能或将 一定程度高于规划产能。


22-23 年行业供需格局逐步宽松。据我们测算,随着行业内各企业积极 扩产,我们预计 22-23 年行业有效供给(产量)将达 6958、9917 吨, YoY 76.8%、42.5%,总体供需格局将逐步偏宽松。但考虑到部分产能 无法满足大尺寸热场产品生产需求,因此我们认为行业仍将有所分化, 具备大尺寸热场部件生产能力的公司更具优势。

1.3 核心竞争力取决于制造费用&原材料成本控制能力

龙头企业毛利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根据工艺流程的不同,碳碳热场行 业主要公司可分为自制预制体(金博股份、隆基股份)与外购预制体(西 安超码)公司。其中金博股份作为行业龙头,预制体自制、单一碳源快 速化学气相沉积技术、自制自研沉积炉与高温炉,2021 年金博股份热场 系统毛利率保持在 57%高位水平,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行业产品性能指标相当,均价接近。根据中天火箭招股书,单晶直拉炉 用的坩埚、导流筒、保温筒等产品作为热场系统的结构件,其核心作用 为支撑整个高温热场,密度和强度系上述部件的关键指标,而导热系数 不属于关键指标。通过金博股份与西安超码的主要产品的抗弯强度、灰 分等指标进行对比,两者产品性能指标相当。从产品均价走势来看,2021 年金博股份、西安超码产品均价分别为 86.1、81.9 万元/吨,均价接近。


企业间毛利率差异主要来自成本,成本差异主要来自制造费用及直接材 料成本。各企业间产品性能指标相当,均价接近,因此在行业走向供过 于求阶段,龙头竞争优势主要在于对成本端的控制。2021 年金博股份产 品单位成本为 367.7 元/kg,同期西安超码单位成本 614.5 元/kg。金博 股份成本优势主要体现在制造费用和直接材料成本,我们认为金博股份 制造费用低的原因主要在于减少工艺步骤的同时,利用快速化学气相沉积大幅缩短沉积时间以摊薄折旧成本等;而直接材料成本优势在于金博 股份自制预制体,直接材料主要碳纤维,而同行企业则通过外购预制体 制备成品,直接材料主要是预制体。

制造费用差异主要来自辅料及折旧等成本。在辅料环节,金博股份采用 气相沉积工艺仅需使用天然气作为辅料,单位辅料成本仅为 16 元/kg; 而西安超码在生产过程需要使用到丙烯、树脂及氮气等作为辅料,单位 辅料成本达 70 元/kg。在折旧等成本方面,金博股份为 73 元/kg,较西 安超码 185 元/kg 低 112 元/kg。电力耗用方面,金博单位电力耗用成本 为 90 元/kg,高于西安超码的 54 元/kg,我们判断主要由于二者所用工 艺的不同,化学气相沉积法在耗电量上相对液相浸渍法(西安超码采用 的工艺)更高。


工艺流程差异带来设备折旧成本的节省。金博股份采用生产工艺流程较 同行减少浸渍、固化、碳化三个环节,对应减少相关浸渍炉、固化炉和 碳化炉设备,可节省一定折旧成本。为排除规模效应影响,我们对比 2018 年金博股份和西安超码碳纤维预制体到碳基复合材料阶段所使用设备原 值情况(2018 年金博股份和西安超码产量差异不大,仅 20 吨)。2018年金博股份单位设备原值产量为 43.83 千克/万元,西安超码仅为 12.91 千克/万元,生产流程简化可带来设备投资明显减少,从而降低折旧成本。 虽然同业在新建项目上进行优化并逐步追赶,但金博股份单吨设备投资 额仍具备优势,通过比较金博股份与西安超码最新产能情况,金博股份 单吨设备投资额约 38.0 万元/吨,较西安超码 43.8 万元/吨低约 13%。

快速化学气相沉积,大幅缩短沉积时间从而摊薄人工、折旧成本。在保 证材料性能前提下的短周期、低成本复合工艺是先进碳基复合材料制备 领域的重要核心技术和发展趋势。金博股份采用的致密化方法为化学气 相沉积法,衡量其先进性的主要指标为致密化周期,目前国内外大尺寸 批量制备碳基复合材料工艺的最高水平为 300 小时以内,主流水平为约 800-1000 小时,部分优秀企业可以做到约 600 小时。未来发展方向是 进一步缩短致密化周期,从而进一步降低碳基复合材料制备成本。

龙头企业掌控核心工艺,关键设备自研。在热场制备所需设备方面,金 博股份作为早期进行热场产品研发的企业,具备沉积炉的设计能力以及 高温炉的生产能力,为产品批量化、工程化生产奠定关键装备基础的同 时也降低来了设备的投资折旧成本。此外,凭借自产的高温炉,金博股 份无需氯气或氟利昂等纯化辅助气体,通过高温处理即可满足生产需求, 除降低材料成本外,也可避免了氯气受环保管控导致供应问题的风险。


自制预制体制备具有技术壁垒,带来直接材料成本绝对优势。预制体是 碳/碳复材制作流程的中间材料,是将碳纤维利用编织、梭织、针织等方 式成型。预制体行业龙头江苏天鸟预制体业务毛利率达 50%左右(20H1 数据)。金博股份自 2006 年起持续优化迭代预制体制备工艺,具有先发 优势。根据金博股份招股说明书测算,金博股份自制预制体模拟毛利率 与江苏天鸟相当,表明金博在预制体制备成本上具有优势。预制体技术 工艺难点在于需要将碳纤维按照一定的构型做成三维结构,由于碳纤维 丝易发生损伤,造成碳纤维耗量增加,因此在低损伤的同时低成本制备 预制体是行业主要竞争点。

二、半导体热场渗透率提升加速,航空航天领域需求高景气

2.1 半导体热场:国产碳基材料有望加速替代进口石墨材料

相较于光伏热场材料,半导体热场材料对灰分要求更高。根据金博股份 招股说明书,光伏单晶制造工艺是由半导体硅单晶演变而来,两者在设 备、工艺、热场系统方面框架一致,主要差异体现在硅单晶产品的纯度 和对热场材料纯度要求不一样。半导体用硅单晶要求纯度高于 99.999999999%(11 个 9),太阳能光伏单晶纯度高于 99.9999999%(9 个 9)即可;对热场材料灰分的要求方面,太阳能光伏 P 型单晶:<200ppm; N 型单晶:<100ppm;半导体硅单晶要求<30ppm。对于芯片级单晶, 要求在部分热场部件(导流筒)表面制备灰分小于 5ppm 的高纯涂层。

半导体热场材料仍以高纯等静压石墨产品为主,国产化程度低。从全球 来看,半导体硅材料行业具有高度垄断性,根据中晶科技招股说明书, 2018 年全球半导体硅片供应商 CR5 高达 93%。我国半导体相关产业起 步较晚,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大尺寸半导体 硅片进口依赖度高。热场系统作为晶体生产的关键部件,其品质直接影 响晶体质量,因此下游客户会对供应商执行严格的考察和全面认证程序, 认证周期较长,认证时间成本较高,且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的持续性、控 制供应商开发与维护成本,客户一般不会轻易改变已定型的产品供应结 构,新进入者面临极高的认证壁垒。因此目前半导体热场材料中,碳碳 复材替代率较低,主要以高纯等静压石墨产品为主,且供应商主要为西 格里、东洋碳素等企业,半导体热场材料国产化程度低。


硅片大型化推动半导体热场中碳碳材料渗透率提升。传统热场中的坩埚、 导流筒、加热器、保温筒等部件主要使用等静压石墨材料制成,大部分 石墨材料制成的部件都可使用碳基复材替代,且碳基复材性能更优:1) 碳基复材制成的坩埚强度更大,更适合大尺寸硅片生产;2)碳基复材 导热系数更低,用以制造导流筒,晶体生长速度更高,制成的保温筒则 可实现整套热场系统约 5%-10%的节能效果;3)碳基复材制成的导流 筒灰分更低,可实现更高的纯度要求。目前全球半导体硅片市场的主流 产品规格为 12 英寸和 8 英寸硅片,2020 年,12 英寸硅片市场份额(按 出货面积计算)达 67.2%,随着半导体制程的不断缩小,芯片生产的工 艺愈加复杂,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成本因素驱动硅片向着大尺寸的方向 发展,从而推动热场材料向碳基复材升级。国内切入半导体热场领域的 企业多采用碳基复材,因此国产替代过程也是产品升级替代过程。

半导体国产化趋势下,加速半导体热场国产化进程。2020 年上半年以 来,全球“缺芯潮”爆发,在汽车、消费电子等行业引发了一系列连锁 反应,中国高端芯片供应端面临巨大压力。针对这种状况,国家大力鼓 励半导体行业发展,进一步健全半导体产业链。中国半导体销售额不断 提升,从 2015 年 850.9 亿美元提升至 2021 年 1892.7 亿美元;占全球 比例也持续提高,从 2015 年 23.7%提升至 2021 年 34.7%。中国半导 体制造增长强劲,根据 SEMI 统计,中国连续两年位列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第一名,2021 年同比增速 58%,明显高于 44%的全球平均增速。 随着半导体国产化率的不断提升,有望带动半导体热场材料的国产化率 加速提升。

2.2 航空航天:航天 军事强国建设下,C/C 复材需求高景气

C/C 复合材料被应用于火箭热构件,被普遍认为是目前喉衬的最佳材料。 火箭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其中固体火箭发动机(SRM)应用最广泛。 喷管是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关键部位,位于燃烧室的尾部,主要通过控制 喷管喉部面积的大小来保证燃烧室具有一定的工作压强,使药柱正常燃 烧,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喉衬位于发动机的喉径部位,也是喷管中直 径最小的一段,喉径的变化直接影响火箭发动机的射程和精确度。喉衬 除了经历高温高速燃气的冲蚀外,还要承受强烈的力学冲击和热应力, 服役环境最为严酷。火箭发动机喷管将燃烧产物的热能转换为高速射流 的动能从而产生推力,需要承受高达 3500℃的燃气温度、5~15MPa 的压力、高温燃气的化学腐蚀和液、固体粒子的冲刷。C/C 复合材料既保 留了石墨材料耐烧蚀、热膨胀小、密度小的优点,又克服石墨材料强度 低、抗热震性能较低的不足,用 C/C 复材制成的喷管内型面烧蚀比较均 匀、光滑,没有前后烧蚀台阶或凹坑,有利于提高喷管效率。目前,我 国航天领域火箭发动机喷管均采用 C/C 复合材料。


航天强国 军事强国建设,为火箭喉衬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1)航空 航天:我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尤其近年来,我国航天发射次数大幅增 加,截止 2021 年 12 月 10 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累计实现 400 次发射, 从 1970 年长征一号火箭第一次发射成功以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 4 个 100 次发射分别花费了 37 年、7 年半、4 年多、33 个月;2021 年我 国航天发射次数达到 55 次,位居世界第一;根据国家航天局公布的信 息显示,2022 年全年计划安排发射任务 60 余次。“十四五”期间,中 国航天锚定航天强国建设目标,航天发射任务有望进一步增多,火箭喉 衬的需求也将随之快速增长。2)军事:现代化军事体系下,导弹的作 用不断提高。2015 年,第二炮兵由战略性独立兵种上升为独立军种,正 式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近年来火箭军常态开展部队战备拉 动和作战流程检验演练,发射导弹数百发。高强度的训练消耗和新装备 批量列装部队为军用航天防务装备产业带来了更多发展空间,喉衬作为 关键部件,预计未来市场规模将稳健增长。

喉衬市场壁垒高,玩家较少。目前国内碳碳材料航天部件生产厂商较少, 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型国有企业。航天体系内的生产厂商主要有西安航天 复合材料研究所、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703 所)等,非航天体系内 的企业/高校主要有博云新材、西北工业大学、上海大学等。博云新材由 粉末冶金技术扩展到 C/C 复合材料的制造,生产的 C/C 复材产品应用于 航天飞机的机翼前缘、火箭发动机尾喷管等超高温部位,2011 年数个型 号航天用 C/C 喉衬材料成功研制并交付使用,其承担的长沙市科技重大 专项“大型固体运载火箭发动机喷管用碳/碳喉衬材料制备关键技术”项 目进展顺利。2022 年,天宜上佳拟募集资金 3.50 亿元,投资碳碳材料 制品预制体自动化智能编织产线建设项目,该项目主要产品包括火箭发 动机喉衬预制体等。

2.3 其他领域:碳基复材替代金属及石墨材料趋势明显

C/C 复材因其强度大、耐高温特性被用于真空热处理领域,市场规模小 但产品毛利水平较高。C/C 复材密度小、强度大、弹性高,可以减轻结 构件重量,增加装载量;在高温下强度更优异,产品不变形,可以极大 地提高成品率,热处理炉中的碳素材料基本都可以使用 C/C 复材代替。 2017-2019 年,金博股份生产真空热处理领域产品单价稳定在 0.16-0.17 万元/kg,毛利率则维持在 70%以上。


先进碳基复合材料制备的密封环与金属及合金密封环相比具有明显的 性能优势,已经在机械密封耐磨领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推广。碳基复合 材料制备的密封环耐磨性好、耐高温、有自润滑功能、密封性能好、使 用寿命长,可以节省润滑油,并避免润滑油的污染,如橡胶密炼机采用 碳基复材制成的密封环不仅节省了润滑油的使用,还降低了润滑油对橡 胶的污染,提高了橡胶的品质。未来随着碳基复材制造成本下降,碳基 复材制备的密封环将进一步替代合金密封环,渗透率有望得到提高。

三、龙头企业快速扩张,竞争优势持续领先

3.1 金博股份:碳碳复材平台型公司,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聚焦碳基复合材料业务,产品性能卓越。公司主要从事先进碳基复合材 料及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光伏行业的晶硅制造热 场系统,是一家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公 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性能卓越、性价比高的先进碳基复合材料产品和全 套解决方案,是唯一一家入选工信部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 单的先进碳基复合材料制造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产品碳基复合材料热场 部件被工信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评为“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持续技术突破 产业化,逐渐成长为平台型企业。金博股份前身系 2005 年创立的“博云高科”,开启碳基复合材料民用探索,次年在碳纤维预 制体制备上取得关键技术突破,并于 2007 年实现碳纤维预制体技术产 业化。公司 2011 年在大尺寸碳/碳复合材料制备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 两年后推出光伏高性能碳/碳整套热场解决方案,2015 年整体变更为湖 南金博碳素股份有限公司。2020 年 5 月,公司成功登陆科创板上市。

下游产业需求旺盛,产能扩张带动业绩高增长。受益下游光伏产业市场 需求旺盛,以及公司持续扩大产能,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持续高速增 长。2021/2022Q1 公司实现营收 13.4/4.5 亿,同比 214%/ 126%;实 现归母净利润 5.0/2.0 亿,同比 197%/ 163%。公司主营业务单晶拉 制炉热场系列产品,2017-2021年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保持在93%以上。 2021 年单晶拉制炉热场系列业务收入占比达 99.5%,毛利率为 57%。 2021 年光伏市场持续增长,公司单晶拉制炉热场系列业务迎来爆发, 2017-2021 年公司单晶拉制炉热场系列产品营收 CAGR 78%。


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费用率快速下降,净利率稳步提升。得益于公司 持续的降本增效,2016-2021 年公司毛利率始终保持在 55%以上。公司 费用管控持续加强,期间费用率持续下降,从 2017 年 39.7%下降至 2021 年 15.4%,带动净利率稳步提升,从 2017 年 20%提升至 22Q1 的 45%。

迎合国家绿色产业发展,新兴业务或成第二曲线。公司依托现有技术拓 展新业务,新兴业务产品有望接力碳碳复材热场部件,成为公司第二增 长曲线。随着国家光伏产业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第三代光伏半导 体核心材料碳化硅、轻量化碳陶刹车盘、Ⅳ型储氢瓶以及燃料氢气等市 场需求有望持续增长。公司依托现有制备碳/碳复合材料的自研技术, 开发新兴业务产品具备先发优势和成本优势。

碳陶刹车盘:具有密度低、摩擦系数稳定、磨损量小的特点,符合新能 源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趋势,未来随着成本下降,碳陶刹车盘有望替代铸 铁刹车盘。碳陶刹车盘的制备依旧可以依托现有产线,碳/陶刹车盘的 制备需要在沉积时添加陶瓷粉体,经过后续的高温处理和成型即可。目 前公司已具备年产 10 万套碳陶刹车盘的产能,且可根据市场需求快速 扩大生产能力。

高压储氢瓶:市场空间大,公司有望逐步实现追赶。高压气态储氢瓶是 燃料电池车的必要部件。目前国内商用的高压气态储氢瓶以III型为主, 但 III 型储氢瓶内胆为金属材料有着重量大的问题,国内储氢瓶正向着 IV 储氢瓶商业化应用发展。储氢瓶的制备需要在内胆上进行碳纤维缠 绕形成预制体,之后进行高温成型和加工。目前公司已经掌握Ⅲ型储氢 瓶的制备工艺并进行 IV 型储氢瓶的技术探索。

碳纸:碳纸是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的关键基地材料。碳纸制备技术难度 较高,主要技术参数包括可控厚度、孔隙率、密度、垂直向透气率、弯 曲强度、拉伸强度等。随着车用燃料电池市场的扩张,国内市场对作为 上游原材料的碳纸需求也会持续上升。目前碳纸市场基本被海外龙头垄 断,国产厂商目前较弱,需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质子交换膜燃料 电池关键材料技术,实现自主可控。金博股份具备相应技术积累,碳纸 的制备工艺主要为碳纤维处理分散、抄纸、固化、石墨化后再进行烧结, 金博股份具有碳纤维编织技术、化学气相沉积、碳化、石墨化等全套碳 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和关键装备的能力,可为氢燃料电池用碳纸等相关 产品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持,需补充的工艺是抄纸和树脂浸渍,公司与湖 南当地造纸企业进行了深入合作,掌握了抄纸工艺后进展较快。

碳化硅:碳化硅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核心,应用前景广阔。公司在生产 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中需要将甲烷高温裂化以获得碳粉沉积在预 制体表面。制备碳化硅粉末的原材料碳粉是高温裂化副产物,公司可以 利用成熟的高微热处理工艺,利用碳粉和硅粉合成碳化硅粉末。公司目前已掌握高纯碳粉和高纯碳化硅粉的制备技术,并已进行试制。

氢气:氢气与碳粉一样都是甲烷高温裂化的副产物,据公司 1500 吨高 纯大尺寸先进碳基复合材料产能扩建项目环评数据显示,该项目氢气排 放量可达 1422.65t/a。公司可充分利用副产品氢气资源,进一步延伸产 业链。


3.2 天宜上佳:中国轨交闸片龙头,积极推动碳基复材业务

推动碳基复材新业务,拓宽产品下游应用领域。天宜上佳于 2009 年正 式成立,是国内领先的高铁粉末冶金闸片供应商。公司在持续深耕摩擦 制动主营业务的同时,积极开拓碳基复合材料相关业务,打造第二增长 曲线。公司不断拓宽产品下游应用领域,产品体系从轨道交通单一业务 扩大至新能源等多品类业务,致力于发展成为绿能新材料创新产业化应 用平台型公司。

新业务拓展成功,营收增速加快。受疫情影响,2020 年公司高铁粉末冶金闸片核心业务板块收入有所下滑,致使营收规模整体下滑。2021 年公 司新业务碳碳复材实现阶段性突破,进而带动营业收入快速增长。 2021/22Q1 公司实现营收 6.7/1.7 亿元,同比 61.7%/ 130.4%。

疫情影响消退,业绩重回增长快车道。2016-2019 年公司归母利润以及 销售净利率同时保持稳定增长。2020 年,公司归母利润同比下滑 57%, 销售净利率下滑至 27%。进入 2021 年,公司新业务持续拓展,营收加 速增长,业绩重回增长快车道,2021/22Q1 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1.7/0.3 亿元,YOY 53.1%/ 233.7%。


公司以新材料为主线,从粉末冶金材料到碳基复合材料,第二增长曲线 逐渐凸显。公司碳基复合材料板块快速增长,2021 年碳基复合材料板块 实现营业收入 1.4 亿元,占营收 22%,毛利率 60.2%。碳碳复合材料业 务以天力新陶、天启光峰为主体,主要从事光伏热场、航空航天、高端 装备用碳碳复合材料制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天力新陶下游客户为光伏 晶硅制造企业及高端装备设备企业,主要产品为碳碳板材、坩埚、导流 筒、保温筒等。天启光峰主要产品为碳基复合材料预制体,一期产能主 要服务于碳碳板材及部分热场产品。随着公司拟建设“碳碳材料制品预 制体自动化智能编织产线建设项目”的开展,预制体产能将进一步释放,不仅可以满足内部需求,还可实现对外销售。

公司掌握预制体自制技术,产能持续释放下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预制 体制备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具备预制体自制能力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提 高盈利。公司已经掌握预制体自制技术,公司预制体生产采用高度自动 化多功能针刺设备,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还能提升预制体质量。公司预 制体一期产线已在江油产业园落地,随着公司年产能 5.5 万件的“碳碳 材料制品预制体自动化智能编织产线建设项目”的开展,预制体产能逐 步释放,规模效应下,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