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4 10:13:06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桂林引进的产业「桂林新增工业2021」,关于桂林引进的产业「桂林新增工业2021」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项目建设攻坚突破 促工业提质增效
企业是工业振兴的主体,工业振兴必须依靠企业。而项目建设是工业发展支撑。今年以来,全市各个工业园区内的建设热火朝天,滚滚车轮承载的是桂林发展的雄壮力量,雄伟的吊塔举起的是桂林工业明天的希望。
近年成就
◆近三年来,我市工业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产值占全市比重稳步提高,国际线缆、三金、漓泉等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啄木鸟、优利特、智神等细分行业“隐形冠军”企业不断涌现。工业发展的质量持续提升,22家企业跻身2020年广西高新技术企业百强;产业聚集效应加快形成,华为、深科技、比亚迪、格力等一批工业重大项目陆续引进、投产、扩产。
◆近三年来,我市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至2020年底,战略性新兴企业达到127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0.88%。华谊智测、光隆光电激光器芯片(二期)等项目加快推进,量子通信、智神电子三轴稳定器、中国中药(桂林)产业园等项目竣工投产,弥补全区量子通信领域空白。
◆我市持续推进龙头企业做强做大。截至目前,全市有12家企业入选自治区工业龙头企业培育库,35个项目入选广西“双百双新”产业项目。2020年,认定28家市级工业龙头企业,新增上规入统工业企业81家,龙头企业总产值达到262.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1.8%。
今年组织实施的项目
■“4个10”重大工业项目
●10大重点工业项目:桂林领益智造智能制造、电科云(桂林)国际大数据中心、埃斯迈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化基地、桂林市中电科电子信息产业园、桂林华为信息生态产业合作区项目、桂林(兴安)玉环汽配产业园、桂林鸿程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格力生产基地、国际数字文化科技(桂林)产业城项目、大飞机航空轮胎产业基地。
●10大技术改造项目:新桂轮橡胶二期150万套全钢子午胎生产线、兴安海螺三期50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深科技三期、象山区三花酒生产基地、甜叶菊专业提取工厂、药品制剂生产线、智能化生产车间仓储基地、吉福思扩建提升、钒氮合金生产线技改扩建、粤桂纸业搬迁改造。
●10大智能制造项目:安科讯数字能源智能制造、长虹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雁南飞科创小镇(一期)、桂林诗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线路板生产建设、电子智能化制造、深圳华谊智测整体搬迁、金盘科技桂林基地数字化转型、血细胞分析系统研发生产基地、桂林市西德电梯有限公司电梯生产、口腔医疗器械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
●10大创新成果转化项目:花江智慧谷产业园、桂林环氧防腐钢管生产基地、年产50万平方无孔纳米微晶板材新材料、桂林皓隆石墨烯新型制品产业园、资源县百亿级硅产业园、北京华汇生态科技建材、年产500万平方米高新节能玻璃生产、长城电源生产加工基地、药品GMP生产线建设工程、量子通信信息产业园。
■“百企转型升级”
鼓励企业实施装备改善和工艺改进,加快发展先进产能,重点推进莱茵甜叶菊专业提取工厂建设、国际线缆绿色环保线缆等一批扩能技改项目。鼓励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升级,重点建设星辰研发中心、长城科技高新电子产品生产及加工、友邦橡塑年产90万套防化/防护类装备技术改进项目。鼓励企业低碳绿色转型,重点推进橡胶机械数字化绿色制造产能提升、两万吨中高端湘山酒生产基地提质增效技改、三养米粉产业基地等一批绿色制造项目。
■“百十亿”强企提升行动
力争新增自治区级工业龙头企业10家,新增自治区级单项冠军企业10家,新增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家。力争新增上规入统企业100家,新增产值超30亿元。
探访重大重点项目
●在桂林鸿程矿山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行政管理部经理王荣为建设桂林鸿程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而忙碌着。桂林鸿程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约950亩,总投资460000万元,主要用于建设行业成套设备生产线及配套重型厂房、4万吨非标铸造件厂房等,并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项目实施后,预计年产量2400台套设备。
“项目的实施将全面提升制粉智能设备及周边配套装备的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鸿程在全球矿山磨粉设备市场的占有率。不仅将带动矿山机械相关产业发展,为社会解决一大批人员就业问题,而且对桂林市和全区引导节约能源、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王荣说。谈到项目建设困难以及需解决的问题时,王荣表示,由于桂林鸿程产品市场需求量大、地理位置偏远、薪资水平较一二线城市低、机械制造业人才方面稀缺导致人才招聘难。企业急需资金进行产业升级,融资难的问题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需政府配合加快给水、排水、排污、园区内外的市政道路建设。
●桂林兴安(玉环)汽车部件产业园项目是今年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该项目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廖张林告诉记者,项目计划总投资60亿元,占地约2500亩,可容纳79家企业入驻。目前,产业园(一期)已完成道路、给水、排水、污水、通信管网、电力管道、路灯安装、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已从浙江、江苏、福建、湖南、湖北、安徽、辽宁等地签约引进26家汽车部件入园企业,其中产业园一期10家,二期16家。力争年底前实现40家以上企业投产,到“十四五”末,逐步形成60—80家企业、年产值80亿元—100亿元的广西最大汽车配件部件生产基地。
桂林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及轨道交通产业基地项目。
桂林经开区苏桥园的广西新桂轮橡胶有限公司生产线。
桂林国际电线电缆集团公司车间内,工人正在生产线上忙碌着。
你说我说大家说
●瞄准大项目为工业发展发力
重大工业项目是实现经济稳增长、优结构、促转型的重要抓手和主要引擎。今年我市将推动项目建设攻坚突破,坚持用大项目推动大发展、用好项目引领新转型,以项目高质量增长支撑工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我市在组织工业大招商行动中,将紧盯国际国内产业发展转移趋势,围绕我市产业发展方向与重点,瞄准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重点区域,积极承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生态食品、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转移。”市工信局副局长叶涛说,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市属三大园区、各县(市、区)要强化招商“一把手”工作推进机制,围绕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部署,精准组织招商活动。重大招商项目由市领导牵头组建工作专班对接洽谈。依托重点行业商会、协会、校友会及在桂名企组织招商,委派工作小组实施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重点区域驻点招商。
据了解,今年我市将组织项目“协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竣工投产率”提升行动,重点推动格力生产基地、埃斯迈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化等一批重大招商项目加快落地开工。力争实现广西建工装配式新型钢结构及PC构件生产基地、三金西瓜霜车间及技术中心改造工程、鑫晶琳速冻食品生产等69个项目竣工投产,新增产值50亿元以上。
●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高效推进
工业发展,一分靠部署,九分靠落实。谋划得再好,如果推进不力,实施迟滞,发展也只能成为“一纸空谈”。
为了推进项目建设,确保我市始终保持强劲的发展后劲,市工信局梳理全市重大工业项目,做好年度重大项目年度投资计划。同时,对全市重大工业项目进行分类跟踪管理,坚持做好市领导跟踪服务推进的重中之重项目和市层面重大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每月收集重大项目投资、建设进展情况,做好项目投资、建设情况月报以及相关困难问题的协调处理。
近期我市出台的市党政主要领导服务工业企业接待日活动方案明确,正式建立市党政主要领导服务工业企业接待日制度,原则上每周安排1次工业企业接待日活动;每次活动原则上由市委书记或市长主持,根据需要也可委托分管市领导主持,涉及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工业园区管委会主要领导配合接待。
“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我市将强化对工业振兴年度主要目标、‘4个10’重大工业项目、‘百企转型升级’项目及培育上规工业企业等工作进展的督促考核。”市工信局副局长莫国才说,届时将建立“红黑榜”制度,对推进有力的上“红榜”通报表扬,给予用地指标、资金奖补、环境容量等方面政策激励,对进度滞后的上“黑榜”,约谈主要领导,压紧压实领导干部责任,倒逼查漏补缺、整改提升。
●培育壮大新业态形成发展新动能
总投资约为10亿元桂林安科讯数字能源智能制造项目于去年底开工,主要生产5G基站电源、智能光伏逆变器、数据中心等数字能源产品。截至目前,已完成了工程前期报建手续、工程设计和施工勘察工作,正在进行厂房区基坑及基础工程施工,一期预计年内投产。
“一、二期全部建成投产后5年累计产值不低于50亿元。”临桂区兴临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龚俊欣介绍,该项目从安科讯公司第一次来桂林考察,到奠基动工,仅用时105天,展现了桂林良好的营商环境以及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的决心。
“按照桂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四五’规划部署,我市将围绕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三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大崛起,加快形成发展新动能。”市工信局副局长陈雄文说。
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今年我市将积极培育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新业态。鼓励溢达、比亚迪、桂客等消费品企业发展个性化定制,支持橡机、君泰福、鸿程矿山机械等装备制造企业发展服务型制造,鼓励福达、漓泉等重点企业实施动态市场响应、智能战略决策等创新模式应用,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服务业深度融合。全年实施制造业与互联网、服务业融合项目15项以上。
市民彭志珉:华为、比亚迪、深科技等企业入驻桂林,推动桂林产业迈上中高端。希望桂林能有更多企业上榜全国500强、全区100强,让桂林不仅是山水甲天下的旅游胜地,更是先进制造业发达的产业之城。
网友“chen”:人才、资金、技术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原动力。资本市场是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应加强引入外来资本、盘活民间投资、增加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额度。
某企业高管张女士:本土企业崛起才是正道,外来企业、上市企业产值都是雾里看花,实实在在的纳税才能引领桂林经济腾飞。
网友“孤独猫”:加快规上工业企业培育才能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工业管理部门应建立临规企业培育库,加强入库企业跟踪服务指导,在用地、融资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同时对上规企业予以奖励。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3-01-16 12:37:52
2023-01-13 17:30:49
2023-01-01 10:53:04
2023-01-01 10:47:31
2023-01-01 10:17:20
2023-01-01 10:11:57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3-01-01 09:47:20
2023-01-01 09:41:40
2023-01-01 08:53:19
2022-12-31 19:05:28
2022-12-31 18:47:03
2022-12-31 18: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