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电力线路换位「输电线路导线为什么要换位」

时间:2023-02-24 13:17:10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电力线路换位「输电线路导线为什么要换位」,关于电力线路换位「输电线路导线为什么要换位」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是导线的排列方式和换位。

一、导线的排列方式

首先我们聊一聊导线排列方式的选择依据和类型。

(导线排列方式选择依据)导线的排列方式主要取决于线路的回路数、线路运行的可靠性、杆塔荷载分布的合理性以及施工安装、带电作业方便等因素,同时,导线的排列方式应使塔头部分结构简单,尺寸小。

(导线排列方式的类型)单回路的导线有三角形、上字形和水平形排列方式,双回线路的导线有伞形、倒伞形、干字形和六角形排列方式。在特殊地段导线还有垂直排列。

然后我们分别讨论下单回路和双回路常用的导线排列方式。

1、单回路线路

经验表明,单回线路采用水平排列的运行可靠性比三角形排列好,特别是在重冰区、多雷区和电晕严重的地区。这是因为水平排列的线路杆塔高度较低,雷击机会减少;而三角形排列的下层导线若因不均匀脱冰等情况向上跃起时,易发生相间闪络和导线间相碰事故,威胁线路安全运行。但从经济性来说,导线水平排列的杆塔比三角形排列的杆塔复杂,造价高,并且所需线路走廊也较大。(如何选择呢?)一般来说,普通地区可结合具体情况选择水平或三角形排列,重冰区、多雷区宜采用水平排列。220kV电压等级以下的导线,若截面积不太大,则采用三角形排列比较经济。

2、双回路线路

由于伞形排列不便于维护检修,倒伞形排列防雷性比较差,因此目前双回线路同杆架设时,多采用六角形排列。这样可以缩短横担长度,减少塔身扭力,获得比较满意的防雷保护角,提高耐雷水平。

二、导线的换位

首先我们聊一聊为什么需要将导线换位。

原因主要有两点:

1、 三相电流不平衡。三相导线的排列不对称时,各相导线的电抗和电阻不相等会产生负序电流和零序电流。而负序电流和零序电流会导致系统内电机过热,并对线路附近的弱电线路产生不良影响。

2、 采用绝缘地线。高压输电线路正常运行时,会在绝缘地线上感应出静电感应电压和纵感应电动势。静电感应电压是三相导线和绝缘地线与大地间的电容耦合产生的。导线不换位时,220kV线路的静电感应电压可达10kV以上,500kV线路的静电感应电压在50~60kV左右。另外,由于绝缘地线相对于三相导线的空间位置不对称,导线磁通会在绝缘地线上产生沿线分布的纵感应电动势。纵感应电动势是沿线叠加的,并与输送容量成正比。220kV线路输送150MW.h(150兆瓦时)时纵感应电动势达20V/km(20伏每公里),500kV线路输送1200MW·h时纵感应电动势达70V/km。过高的感应电压会造成地线绝缘子间隙放电灼伤损坏,从而造成事故。

基于以上两点原因,导线需要换位。

然后,我们来看一下导线换位的原理。

导线换位的原则是保证各相导线在空间每一位置的长度总和相等。图(a)为一个整循环换位后首端和末端相位一致。图(b)为两个整循环换位后首端和末端相位一致。与单循环换位相比,多循环换位总的换位处数相对减少,有利于远距离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电力行业规范要求,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中,长度超过100km的输电线路均应换位。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电力网,为降低中性点长期运行中的电位,可用换位或变换线路相序排列的方法来平衡不对称电容电流。

最后我们看几张雄伟的铁塔图,感受下导线在铁塔上的排列和进行的换位。

好了,今天我们讲了导线的排列方式和换位,大家都记住了吗?

例题:导线换位的目的是()。

A、减少导线中的电抗和电容;
B、使杆塔受力平衡;
C、使线路三相参数对称;
D、减少损耗。

答案:C

加油中国!一起加油吧!

喜欢就点个赞,满意就转发一下,随手加个关注呗!(跪求不要取关QAQ)

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电气”,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私信哦!

声明: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