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宝鸡市主要城镇是什么「宝鸡有几个区几个县几个镇」

时间:2022-11-27 18:23:14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宝鸡市主要城镇是什么「宝鸡有几个区几个县几个镇」,关于宝鸡市主要城镇是什么「宝鸡有几个区几个县几个镇」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宝鸡市区
宝鸡市为陕西省辖市。市区位于关中平原西端的渭河两岸,北枕黄土台塬,南依秦岭,西扼宝鸡峡,东携千河口,隘口把关,形势险要,历来为关中西部门户。现有陇海、宝成、宝中三条铁路线在此交会,为我国西北和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全市区以渭河为界,北部东西狭长,南部较窄短,整体轮廓呈丁字形,市中心地为北纬34°22′、东经107°09′,辖渭滨、金台两个区,面积55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5.2平方公里,人口44万多,是陕西省第二大城市。为中共宝鸡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东距西安173公里。
宝鸡原名陈仓,因境内陈仓山而得名。3000年前,古国先后在今市区西端纸坊头和茹家庄建国。夏商周称陈国、西虢。秦汉魏晋名陈仓,县治在今市区代家湾附近。南北朝北周武帝天和年(566年)始筑城池于渭河北岸,名曰“留谷城”,以屯置兵马。隋炀帝大业九年(613年)“移陈仓旧治于留谷城”,即今宝鸡市区。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曾复修城池,并以陈仓山(今鸡峰山)石鸡啼鸣之瑞,更名为宝鸡。明清两代,宝鸡城池多次重修,并增建东、西月城及南门外月城、水城。直到建国前夕,宝鸡一直为宝鸡县治所在地,城垣基本保持不变。建国后,设立宝鸡市,宝鸡县人民政府迁驻虢镇。
抗日战争前,宝鸡为一古老的小城镇。但因其位置重要,为关中南通汉中、四川的古栈道——陈仓道的起点。从1936年起,沿着古陈仓道、金牛道修建的川陕公路和西安向西修建的陇海铁路相继通车,使宝鸡成为川陕间物资交流转运的中心。在狭小的县城里,商业和金融事业等骤然兴起,一时商贾云集,人口激增。抗日战争爆发后,因宝鸡地处后方,交通比较方便,地理条件比较优越,又拥进大量难民,形成廉价劳动力,故从上海、武汉等地迁来一些纺织、面粉、造纸等工厂,使轻工业有所发展,这也是宝鸡现代工业的开端。但直至建国前夕,宝鸡市区范围仅限于陇海铁路以北地区,面积为6.7平方公里,人口约7.5万人,有小工厂9家,工人约3000多人,工业总产值为1642万元。当时市区仅有一条东西大街和几条南北小巷,房屋简陋低矮,南门外滨渭地带,主要是由中原地区逃来的难民居住区,茅屋草棚, 更为杂乱,且常受渭河洪水侵害。当时的宝鸡经济落后,市井萧条,是个消费城市。
解放后,经40多年来的建设,宝鸡市区已成为宝鸡市城镇体系的核心,市容面貌巨变。陇海铁路以北的东西大街——解放路(原名中山路),长3035米,宽24米,已发展成为宝鸡最重要的商业、文化中心,商铺鳞次栉比,市井繁荣。在陇海铁路以南的渭河高河漫滩地带修建了长3060米、宽26米的“经二路”。以东西向主干大街与南北向街巷纵横交织形成的街道网络,总长94公里,许多街道经过整修和拓宽,铺筑了水泥或沥青路面,两旁绿树掩映,大型建筑物如宝鸡饭店、东方红饭店、南门口百货商店、新华书店、宝鸡汽车站大楼和河滨影剧院等拔地而起。宝鸡火车站是我国最早修建的电气化车站。
市区有自来水厂2个,日供水能力9.8万吨,供水管道总长116公里。宏伟的宝鸡峡引渭工程建于城区以西约6公里处,主干渠道经过城区北部边缘,该渠为宝鸡市及咸阳地区的渭北旱塬输送来灌溉的水源。市区河道有桥梁14座,防洪堤长26公里,城市地下水管道长61.18公里,服务面积9.62平方公里。市区拥有路灯2663盏。有公共汽车150辆,营运路线总长150多公里。新建了人民公园、河滨公园、河堤公园,绿化了北坡,美化了7条主要大街,生产和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改善。
宝鸡工业发达。有工交企业单位1000多家,包括机械、电力、钢管、冶金、化工、桥梁、车辆、仪表、纺织、造纸、建材、食品等工业企业,产业工人达18万人。1988年工业总产值达52.62亿元,比1978年增长2.6倍。其中以石油机械、铁路工程机械、桥梁、机床、电器等工业最重要,产品在内销和出口中都有一定地位。
在工业布局上,宝鸡现已形成了以机械、修配工业为主的福临堡区,以化工、机械、电子工业为主的八里桥区,以纺织、自行车、造纸为主的斗鸡台区,以铁路机械、车辆工业为主的上马营区,以化工、木材为主的卧龙寺工业区,以仪表、动力工业为主的清姜区和以机床、石油、钢管工业为主的谭家村区。区内较大的工交企业有宝鸡石油机械厂、陕棉十二厂、宝鸡钢管厂、秦川机床厂、发电厂、桥梁厂、消防器材厂、卷烟厂、电器厂、水泵厂、玻璃厂、化工厂和氮肥厂等。
宝鸡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发展较快。市区有影剧院13座,工人俱乐部35所,博物馆、图书馆、文化宫各1所,文化馆3所。大专院校有宝鸡文理学院和宝鸡大学,有中等专业学校十多所,技工学校29所,职业中学27所。有卫生医疗机构263处,以市中心医院、中医医院、金台医院、渭滨医院、斗鸡台医院较大。
宝鸡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主要有百首岭遗址、陈仓故址、陈仓峪、金台观、炎帝庙、九龙泉、宝天铁路烈士纪念碑等多处。
宝鸡自古就是陕西联系西北和西南的交通枢纽和区间物资交流的转运中心。古陈仓道即是从这里翻越秦岭通往汉中盆地和成都平原的交通要道。抗日战争中,由这里起始的川陕(成都—宝鸡)公路曾经发挥了巨大作用。宝成铁路通车后,结束了“蜀道难”的历史,揭开了我国铁路电气化的序幕。陇海、宝成、宝中三条铁路在此相接,宝鸡已成为西安、兰州、成都、银川之间的一个重要的中心城市。
宝鸡县虢镇
位于关中平原西部的渭河北岸,在北纬34°22′、东经107°24′,北靠周原,有陇海铁路和西宝公路过境,为宝鸡县人民政府驻地。西距宝鸡市区22公里。
虢镇古名虢国,始建于商末周初,为周文王弟虢叔的封地,称“西虢”。春秋时,秦武公十一年(前687年)灭西虢,设立虢县,历秦、汉、隋、唐、五代、宋、金各代。到元至元年间(1264~1294年),虢县并入宝鸡,该地一直称为虢镇。1949年11月,宝鸡县人民政府迁驻虢镇至今。
虢镇北靠周原,南濒渭河,西临千河,东到西秦村,海拔600米左右。全镇面积31.1平方公里,城建区面积5.3平方公里。辖13村,24个居民委员会,人口7.6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96万人。镇政府驻南门巷口。
镇区由城区、火车站和工厂区三部分组成。城区有1.5公里长的东西大街,两旁楼房林立,店铺鳞次栉比,有邮电大楼、百货大楼、服务楼和电影院等,街东有繁荣的农副产品、饮食市场,街西,特别是西关一带,有西秦酒厂、纺织厂、缫丝厂、农机厂、文化馆、图书馆、县医院等。其中缫丝厂生产的白厂丝远销日本和东南亚;纺织厂生产的防癣药袜,畅销全国各地,并有批量出口。新扩建的人民街是党政机关、饮食、服务业较集中的地带。还有北大街等14条街巷,多为居民住宅区。火车站区比较繁华,汽车站也集中于此,是宝鸡附近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火车站向西为虢镇工厂区,这里有中央、省、市、县属大中型企业19家,有渭阳柴油机厂、陕西机床厂、宝鸡磷肥厂和虢镇氮肥厂等。工农业总产值1.41亿元(不含驻镇县以上企业),其中工业产值占51%。
建国后虢镇文教事业发展很快,现有高中(县重点中学)、初中、小学、技校20多所,在校学生万人以上。还有体育场、影剧院等文化娱乐设施。
凤翔县城关镇
位于凤翔县的中部,北纬34°32′、东经107°25′,为凤翔县人民政府驻地,距宝鸡市区44公里。
凤翔古称雍城。相传秦穆公之女弄玉善于吹笛,引来善于吹箫的华山隐士箫史,知音相遇,终成眷属,后乘凤凰飞翔而去。唐至德二年(757年)取此意更名凤翔。该镇面积8.4平方公里,人口3.9万人。县城海拔800米,东西长2.7公里,南北宽1.5公里,周长4.65公里,面积约4平方公里。唐末凤翔节度使(后称岐王)李茂贞监修凤翔城,明景泰、正德、万历年间三次整修,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复修过一次。城墙原高10米,厚10米,外壁陡直,内侧倾斜,呈一缓坡,登城如跨卧牛之背,四处皆宜,故有“卧牛城”之称,这种形势,占地虽广,但在古代的军事上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外陡内斜,易守难攻。建国后古城墙未受到保护,现仅存部分残迹。凤翔城外西北角有一泉水涌出,名“凤凰泉”,其水分成两支,从城北、城东和城西、城南四面徐徐绕城流过,后汇流于城外东南角,整个态势宛如展翅凤凰翱翔。现城西北角有一凤头村,当以泉喻凤头而得名;在城东南有一凤尾村,旁有石桥一座,名为“凤尾桥”。
古代凤翔曾是关中西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春秋称雍城,自秦德公元年(前677年)至秦献公二年(前385年),秦在此建都292年。《史记·秦本纪》载:“德公元年初居雍城大郑宫”,即此地,故址在今凤翔城南1.5公里豆腐村。自唐以来,凤翔为关西重镇,唐置西京,李茂贞在此称岐王。民国十八年(1929年)十月,在此设立陕西省第九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三十年(1941年),公署治所迁往宝鸡,加上陇海铁路建成通车,凤翔县城作为关中西部的中心地位被宝鸡所取代。
凤翔县城有东、西、南、北和东关5条大街,30条小巷。东西大街长约2公里,两旁楼房对峙,商业繁荣,是凤翔县最重要的商业区。新开辟的秦风路综合农贸市场,饮食、百货、日杂、修理、肉、禽、蛋、菜、果等摊点齐全,是凤翔最大的农贸市场。1990年设6个街道居民委员会,4个村民委员会,人口2.2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万人。城内西北隅有部属关中工具厂,西关有凤翔氮肥厂、东风酒厂等,还有农业机械厂、印刷厂、食品厂和工艺美术厂等。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800多万元(不含驻镇的省、市、县属企业),其中工业产值占70%。
凤翔城关镇有历史悠久的凤翔师范和儒林小学,省、市重点学校——凤翔中学;此外有西关中学、竞存中学以及县电影院、剧院、文化馆、县医院、中医院等。名胜古迹很多,著名的有堪称“关中园林”的东湖和秦公墓葬群等。
凤翔交通便利,西宝干线公路北线由此通过,此外还有凤麟、凤千公路等。
岐山县凤鸣镇
位于岐山县的中部偏西,北纬34°28′、东经107°35′,为岐山县人民政府驻地。距宝鸡市区70公里。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始设岐山县。因县北有岐山(今称箭括岭)而得名。凤鸣镇以“凤鸣岐山”取名,北周天和四年(569年)始置。唐贞观八年(634年)将岐山县治迁至凤鸣镇。1949年设城关区,1983年改名城关镇,1984年更名凤鸣镇。
凤鸣镇处在横水河左岸一条支流的东侧,海拔677米。西宝公路北线与岐蔡(蔡家坡)公路在此交会。全镇面积29平方公里,设1个街道办事处和10个村民委员会。1992年全镇人口2.9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373人。
镇上东西大街长2.5公里,两侧楼房对峙,店铺栉比;新辟的宽阔的凤鸣路,是农副产品、日用百货、饮食服务的集中地。有化工、机械、建材、制鞋等小企业多家,工农业总产值6246.6万元,其中工业产值占82.8%。有岐山中学(县重点中学)、镇办中学、小学及县医院、影剧院、文化馆、体育场等文化卫生娱乐设施。岐山中学、城关镇小学与日本岐阜市岐山高校和长森南小学结为友好学校,1988年和1989年中日双方进行友好互访,增进了友谊。
岐山县蔡家坡镇
位于岐山凤鸣镇南偏西15公里处,渭河北岸的陇海铁路线上,北纬34°20′、东经107°34′。西距宝鸡市区47公里。
据《岐山县志》记载,蔡家坡原名田家坡。宋代凤翔知府蔡钦死后葬于蔡家坡北面的黄土塬坡上,其子孙聚迁于此守灵,后家族繁衍,蔡姓渐多,遂称为蔡家坡。此后,这里人口不断增加,特别是抗日战争期间,由中原逃来陕西的难民多在此落户,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商贾众多、农副产品加工销售较集中的集镇。建国后为乡政府驻地,1961年建镇。
全镇面积34平方公里,建成区3.49平方公里,辖8个居民委员会和14个村民委员会,1992年人口6.5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5万。蔡家坡为一新兴工业镇,有乡镇企业100多家,主要有电解锰厂、纺织配件厂、鞋厂、纺织厂、纸板厂等。驻镇的省属企业3家,县属企事业单位56个。工农业总产值9006万元(不含驻镇的省、县属企业)。
蔡家坡是岐山县商业中心和交通要冲。岐山县商业系统的百货、糖业、烟酒、饮食服务、农副、外贸、生产资料、蔬菜、药材、食品等公司都设在这里。火车站位于镇区中部,为一中型车站,附近还有长途汽车站,每日输送旅客近3万人次。
镇主有蔡家坡中学、蔡家坡铁中、“西机”子校和“陕九”子校等中小学,有县、镇、厂办医院及电影院、俱乐部等文教卫生设施。镇西部有新建的农贸市场,安排有百货、日杂、饮食、蔬菜、修理等摊位,是全国文明商业单位之一。
蔡家坡生产多种蔬菜,而以紫皮蒜最为有名。
扶风县城关镇
位于扶风县中部,

河与七星河的交会处,北纬34°23′、东经107°53′,为扶风县人民政府驻地。西距宝鸡98公里。
扶风县城关镇西依黄土台塬,东临

河谷地,地势险要,海拔600米。全镇总面积5.85平方公里,1992年人口5.0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3万人。
扶风之名始于汉代,本为官名,取“扶助京师,以行风化”之意。后设右扶风或扶风郡,成为地方机构名称。扶风县就是沿用郡的名称。
自秦设郡县以来,三次建县城于此地。唐武德三年(620年)在此置

川县,故这里有

川之称。唐贞观八年(634年)

川改名扶风,为扶风县治。南宋初,金人曾改扶凤为扶兴,后恢复原名至今,一直为县治所在地。
扶风始建之城早已颓废,据清嘉庆《扶风县志》载:“今之城建于明景泰元年(1450年),城周长四里,西北依冈,东南面水,凡七门。”七门即东、西、南、北四门及小东门、小西门和小南门。后因地震等多种原因,城墙城门毁而复修过数次,但到建国初期,城已残破不堪,现已荡然无存。
建国前扶风县城关镇仅有几家私营商业作坊和少数摊点,房屋简陋,街道凸凹不平,市场萧条。建国后城镇建设发展很快,现有东西大街、胜利路、文艺路、美阳路、新建巷等11条街巷,位于镇中心的东西大街长800多米,宽6.6米,原系石条铺成,后改为水泥路面,两侧楼房对峙,机关单位、商店集中于此。城内现有扶风高中(县重点中学)、城关初中、小学及县医院、电影院、剧院、体育场、博物馆等文教娱乐设施。
该镇工农业总产值3968万元(不含驻镇省属企业),其中工业产值占38.4%。镇办企业有农机修造厂、造纸厂、油墨化工厂、冶炼厂等。丝网油墨填补了中国西北的一项空白。省属企业有陕西胜利机械厂、陕西通讯电缆厂等。镇东街有县城隍庙古建筑群,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是关中西部保存完好的明代古建筑群之一。镇东南有建国后新建的“

水倒虹”工程,规模宏大,雄伟壮观。镇北10公里处的法门寺已修复一新,有寺院、宝塔、宝阁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眉县城关镇
位于眉县西北部的渭河南岸,北纬34°17′、东经107°45′,为眉县人民政府驻地。西宝公路南线在此通过,距西安127公里,西距宝鸡65公里。
眉县古称“郿”、“郿坞”。因西周时曾有“坞地”之称,故而得名。秦设郿县,北魏设平阳,西魏更名“郿城”。隋初改为渭滨,大业二年(606年)复名郿县。1964年改郿为眉,名眉县。眉县城关镇一度称首善镇。据《眉县志》载,眉县令张素称:“余于雍正戊申(1728年)秋七月试用眉令,眉处岐山南,是成周首善之地。”故以誉称地,得此镇名。现眉县建制不称首善,而称城关镇。全镇总面积30平方公里。
建国前,城关镇为眉县西部工农业产品的重要集散地,当时镇上店号临街,交易成市,但因生产落后,经济十分萧条。建国后城镇面貌变化很大,1989年设一个街道居民委员会和12个村民委员会。1992年人口2.7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798多人。原有东西大街位于北部,两侧店铺林立,为眉县城关镇商业活动中心。新开辟的东西向大街位于镇南,西宝公路穿街而过,来往车辆很多,两旁楼房对峙,县党政机关及饮食服务单位多集中于此。镇办企业主要有风机厂、塑料厂、轧钢厂、纸箱厂,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3025万元(不含驻镇的县属企业)。镇上有眉县中学、城关初中、小学及县医院、剧院、文化馆、书店等文教设施。城关镇的东部为工业区,西部为文化区,中部为商业服务区。
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系眉县横渠人,世称“横渠先生”,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横渠书院”设在县城首善街(老街)东段,即今城关实验小学内。
陇县城关镇
位于陇县中部千河与北河交会处,北纬34°54′、东经106°51′,为陇县人民政府驻地,距宝鸡87公里。
陇县沿用西魏陇州的名称,因地处陇山山脉东坡而得名。陇县城关镇自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始建城垣,后为历代州、县治所。今城为明景泰二年水患之后所建。隋、唐、宋、元、明、清各代均称陇州,1913年改陇州为陇县,沿用至今。1949年7月26日陇县解放,1964
年设诚关镇。全镇面积2.2平方公里,1992年人口2.0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7万人。
镇区处于千河中游河谷地带,地势较平坦,海拔约900米。以西关广场为中心,有东、西、南、北4条大街和17条小巷,东西大街长约1公里,是陇县城关的主要大街,党政领导机关多集中于此街,也是重要的商业活动中心。南街为新辟的农贸市场,日用百货、肉禽、修理、蔬菜、干果等摊位齐全,比较繁华。镇办企业主要有水泥制品、塑料、建材、化工、油墨、建筑队等。工农业总产值1873.4万元(不含县属驻镇企业)。其中工业产值占59.7%。镇上有陇县中学、西大街小学等,还有县电影院、剧院、文化馆、体育场、县医院等文教卫生设施。城北有药王庙等古迹。
陇县处在陕、甘、宁三省区接壤的咽喉地带,古为东西贸易通道上的要地,现仍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现有宝中铁路过境,宝平、宝天两条干线公路在此交会,另有陇凤公路通过,交通便利。
千阳县城关镇
位于千阳县南部的千河北岸,北纬34°39′、东经107°08′,为千阳县人民政府驻地。南距宝鸡42公里。
千阳原名“汧阳”。因县城位于

河的北岸而得名。千阳县始建于北周,沿用至今。据旧《

阳县志》载:“

阳故城在今县城西五里,

河之东,浑河之西,其北里许,又有故城乃隋、唐、宋以来旧治,元至正二年(1342年)南徙于此,谓之新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为大水冲陷,次年始迁今治。”今千阳县城为明嘉靖大水后新建之城。1964年改

阳为“千阳”。
该镇地处千河北岸,海拔720米,依山傍水,景色秀丽,宝平、千凤、千高(高家崖)三条公路干线在此交会,地理位置优越,是千阳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面积17.5平方公里,人口2.1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9313人。该镇现有东、西、南三条大街,路宽约10米,混凝土或沥青路面。东部为文化区,大部分党政机关和文教卫生单位集中于此区;中部为商业服务网点分布区;西部为工业区。工业企业有农械修造、水泥、砖瓦、造纸、酿造、食品等,工农业总产值1260.7万元,其中工业产值占42%。1957年在城南修建千河大桥,长849米,宽7米,是宝鸡西北去甘肃平凉、灵台方向的重要桥梁。1985年后,在宝平公路以南新开辟的畜、柴市场,清平桥南新建的西关市场,连同南关路商业市场,成为县城的三处繁华之地。1995年宝中铁路通车后,农贸市场有较大发展。
该镇文教事业发展很快,有县图书馆、文化馆、电影院、剧院、千阳中学、红山初中、启文小学和西关小学等,还有县人民医院、中医院等医疗机构。该县的克山病、甲状腺肿瘤等地方病已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麟游县九成宫镇
位于宝鸡市东北部的杜水与北马坊河交会处,北纬34°41′、东经107°47′,为麟游县人民政府驻地。东南距西安160公里,西南距宝鸡120公里。
麟游之名始于隋末。相传隋义宁元年(601年),以宫中获一只白麟,故县以麟游为名。九成宫镇以唐代在这里建九成宫而得名。
九成宫镇三面环山,三河汇聚,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城区地势平坦,海拔1030米。西北角有天台山拔地而起,北坡缓平,南坡陡峭,山顶平衍,相对高差约60米。全镇面积204.1平方公里(镇区面积约5平方公里),辖11个村民委员会、1个街道居民委员会,人口1.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028人。
麟游县老城在今县城东2.5公里处。公元836年依山凭险建城池,至清乾隆三十六年(1711年)再次修整,“城高三丈,周三里”,气势宏伟,呈方形,有三门:东曰武川,西曰获麟,北曰邠风。城墙至今完好。
由于该城系“堑山为城,因涧为池”的四塞之地,城内“径道曲折,冈峦重复,车不容轨,马不疾驰”,位置和地形严重阻碍着它的发展。建国后,随着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1969年在老县城以西2.5公里处兴建了一片新城区,麟游县党政机关多设于新城区东、西大街两侧;农机修造厂、水泥预制品厂、皮件工艺厂、文化用品厂、汽车修理厂、木制品厂等,也多分布于主街道旁。工农业产值858.2万元(不含驻镇的市、县属企业),其中工业产值占40%。镇上有麟游中学、镇办中学、小学、影剧院、县医院、中医院、地方病研究所、县文化馆等文教卫生设施。
九成宫镇文物古迹众多,其中以唐贞观六年(632年)刻立的《九成宫醴泉铭》碑最为著名。它坐落在县城新区天台山西北坡,碑为帝王歌功颂德而立,唐秘书监、著名谏臣魏征撰文,大书法家欧阳询书。书法秀劲、圆润,一丝不苟,为欧书中的上品,现建碑亭,附唐高宗撰《万年宫铭并序》碑,供人们参观。现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9月在麟游新城区东大街南侧发现一口隋唐宫廷饮水井,砌筑别致,整个井台呈正方形,边长6.52米,全用灰白色花岗岩砌成,井口用两块同色石雕凿而成,凿有八角葵花图案,雕凿精细,合缝严密。井台表面,略呈穹形。井筒全用弧形唐砖浆砌,浑圆光滑无梭角。井台四周,有四个覆盆式柱础,虽然时隔1300多年,四个柱础的平面误差仅5毫米,令人惊叹!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之一。
凤县双石铺镇
位于宝鸡市西南部的秦岭山区,凤县西部嘉陵江畔,北纬33°55′、东经106°31′,距宝鸡市区102公里。
凤县春秋时为羌、氐等少数民族居住地,秦置故道县。以后历代改制换名,曾先后称南岐州、凤州、河池郡。唐肃宗乾元年间复称凤州,明洪武七年(1374年)降州为县。1950年夏,县治迁到双石铺。据旧《凤县志》载:“周兴(西周),凤鸣于岐,翱翱至南而集,是以西岐曰凤翔,南岐曰凤州。”凤县由此得名。双石铺形成于秦汉时代。因为该镇老街头有两块大的石头,历来未被洪水淹没过,人们认为它们有镇水之功而取名双石铺。
双石铺海拔960米。全镇面积4平方公里,跨嘉陵江东、西两岸,东岸由东西大街和北街组成,呈“丁”字形格局,为全镇的商业中心;江西岸有东西大街,为凤县党政机关驻地。镇办企业有建材、圆钉、食品、农业机械等。有凤县中学、城关初中、小学及县医院、电影院、文化馆等文孝卫生设施等。
宝成铁路、川陕公路通过双石铺镇,又有双华(甘肃华家岭)、白(太白)凤公路在此交会,交通方便,为通蜀达甘要道。
太白县嘴头镇
位于宝鸡市东南秦岭山区,太白县中部,北纬34°04′、东经107°19′,为太白县人民政府驻地。县城海拔1543米。距宝鸡市区65公里。
建国前太白历代均未设县。1953年设立省属县级太白区。1958年并入宝鸡市。1961年设太白县至今。太白县以太白山在其境内而得名。
嘴头镇因镇四周峰峦环抱,各山嘴延聚此地而得名。古褒斜栈道经由此地,明代以来设有虢川巡检司,直到清末。
建国前该镇只有几家杂货店和药店,主要经营中药材、山货土特产品、日用百货等,镇内仅有一条北街,路面凸凹不平,两侧房舍低矮,设施简陋。建国后,嘴头镇面貌大变。1958年后建成的南大街,沿街有陕西省太白林业局、县物资局、银行、太白县汽车站、终南乡政府等单位。1964年后建成东大街,为新型街道,路面宽阔平坦,县政府及交通、商业、粮食、电力、邮电等单位以及文化馆、广播站、县中学、中医院、百货公司、烟酒公司、食品公司、纤维板厂等单位分布于此。北街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虢川巡检署曾驻此街,现有县医院、印刷厂、林业局、财政局等单位分布。东、南、北三条街呈“丁”字形格局,中心为商业经济活动区。工农业总产值1319万元,其中工业产值占11.7%。现镇区面积1.5平方公里以上,人口2万多,其中非农业人口0.78万人。
该镇有公路通宝鸡、凤县、眉县和岐山等县城。太白山区自然景观优美,环境清幽,嘴头镇旅游业不断发展。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