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给生活一些阳光「如何让心理充满阳光」

时间:2022-11-28 16:11:07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给生活一些阳光「如何让心理充满阳光」,关于给生活一些阳光「如何让心理充满阳光」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在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寿乐镇杨家山村,十几排光伏电站板整齐排列,上千块蓝色多晶硅组件闪闪发光,不断积蓄自然馈赠的能量,让贫困群众过上脱贫致富的新生活。

秋收结束后,杨家山村村民申有义照常来到村光伏扶贫电站对光伏板进行逐一清扫。“以前我们只用电,没想到现在村里可以自己生产电,还能靠电吃饭,自从村里建了光伏电站,我们在家门口领工资,现在不仅脱了贫,生活也在一天天变好。”

2017年,国网青海电力公司在联点扶贫的杨家山村建成了300千瓦光伏扶贫电站,发电收益全部用于该村扶贫工作。申有义通过公益性岗位当上了电站看护员,成为光伏扶贫电站“阳光存折”的“受益户”,每年除了光伏收益,还能领到3000元的电站维护工资,双份工资让他的生活有了保障。

2016年,国家电网公司探索飞地模式,在青海省格尔木市建设了10兆瓦光伏扶贫电站,电站收益全部用于助力玛多县贫困人口脱贫。玛查理镇移民新村将该村光伏收益中的六成用于集体经济扩充,四成作为扶持资金分配到户,有效改善了村里贫困户的生活水平。

为推动“造血”扶贫,2016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先后投资1.28亿元,捐建定点扶贫玛多县的格尔木10兆瓦光伏扶贫电站、玛多4.4兆瓦村级联建光伏扶贫电站、杨家山300千瓦光伏扶贫电站,3座电站每年约2600万千瓦时的发电量收益,可带动1800余户贫困户稳定脱贫。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青海省充分利用光照资源禀赋,抢抓扶贫政策机遇,先后建成覆盖39个县市区、总容量73.36万千瓦的光伏扶贫电站,年发电预期产生扶贫收益5.7亿元,带领万千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生活。

除了山间、屋顶的“蓝板板”,将阳光收进钱袋子,离不开坚强电网的支撑。国网青海电力发挥行业特点,对接省扶贫局光伏扶贫项目,同步开展配套电网建设,确保了省内光伏扶贫电站按计划全部并网运行,并优先保障光伏扶贫电量的全额消纳,用真情架起了与贫困户的连心桥。

“只需轻轻一点,电站逆变器汇流箱内各条支路的电压及电流信息都能清晰显示,大数据的快捷高效真让人意想不到。”10月13日,在青海光伏扶贫大数据中心,电站工作人员通过大数据系统实时查看电站设备运行状况,追踪收益产生、分配、发放等重点环节,电站的发电量、发电收入、年分配收益、受益贫困群众名单等信息一目了然。这是国网青海电力推进光伏扶贫高效发展的又一创新举措。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发挥电力行业优势,创新打造扶贫“阳光存折”,建成国内首个新能源领域数字平台和首个省级光伏扶贫大数据中心。

该公司积极探索光伏扶贫与大数据技术的融合应用,建成全国首套省级光伏扶贫运营管理系统,联合青海省扶贫局成立青海光伏扶贫大数据中心,首创了扶贫电站“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运行模式。依托数字创新优势,开发集中监控、视频监控、设备健康诊断水平等13项业务应用,提供发电设备故障预警、远程控制、发电量精准预测等功能,实现光伏扶贫电站智能化、专业化集中运行管理。上线基于区块链的光伏扶贫运营管理全过程监测系统,实现光伏扶贫资金的精准识别、有效管控和过程监督,有效提升光伏扶贫产业数字化、智慧化水平。

“以集中式电站为例,以往一座电站需7至8人运维,通过大数据中心,运维人数减少至2至3人,平均每个电站每年节省人工成本50万元,减少整体运行成本40%以上。”青海省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宏成说。

眼下,镶嵌在70万平方公里广袤土地上,透着闪耀光芒的蓝色电池板已经成为青海村民们一张张不断积攒财富的“阳光存折”,越来越多的贫困户正受益于光伏产业,阔步走向无限光明的康庄大道。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经济日报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