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并联电路电功率 第一期图解电路图系列文章(图一):OCL差分放大电路

时间:2022-07-18 14:02:11来源:网络整理

最近很多密友关注并私信我一些硬件相关的问题,但是因为平时工作比较忙,没时间认真回复每个朋友的私信,还不够用几句话解释清楚。所以为了感谢这些朋友的支持,我决定抽空制作一系列关于电路原理图的文章,详细讲解一些经典电路,和大家一起进步。另外,虽然换了软件,但我对硬件的热爱丝毫不会减退,请大家放心。朋友们,如果你有什么经典电路想了解,也可以私信我。如果有更多的人感兴趣,我也会抽空写一篇单独的文章来解释。你们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我们一起工作吧。刚刚得到它。 (写到最后,呼吸困难,请赞美和安慰。))。 . .

好了,废话不多说,图解电路图系列第一期,给大家讲解一个非常经典的OCL差分功放电路。学过仿真的朋友都知道,大部分新手学仿真的第一部小作品,基本都是电源和功放。这些电路比较简单实用。所以这里的第一个电路选择了这个经典的功放电路,见图。

(图1完整的OCL差分放大电路)

看到这个电路图,有些刚入门的朋友可能会有些疑惑。不要害怕,只要你在心里念诵OCL大法,你就能明白。哈哈,开个玩笑。下面就带大家来分析一下这个电路。我的方法是从简单到困难,从框架到细节来解释电路。我先讲框架,然后逐步添加电路细节,让大家跟上思路。

(一)第一步就是尽可能把这个电路图抽象出来,会等价于什么?

(图2 OCL等效电路)

对,就是上面的电路,整个OCL电路就可以相当于一个大功率运放,再加上几个电阻电容组成同相放大器,就这么简单。为了便于理解,我还把等效电路中的电阻和电容的编号与原图一一对应。你能看出区别和联系吗?那么如何计算整个功放的增益呢?截止频率是如何计算的?是不是很简单?什么,你不懂运放?来吧,打开电脑,打开浏览器,调出收狗输入法,输入“清华大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从头开始阅读。什么,你不明白?嗯,出去右转,工地还有瓦工招,去报名吧。来晚了,别着急,兄弟!好吧,如果你能理解上面的等效电路,那么你就会理解OCL电路了。当然,除了一些具体的实现细节,还需要给大家解释一下。来吧,让我们一步一步还原上面的完整电路。

(二)如果实际运放的功率不够大怎么办?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对,在功率级加一个大功率三极管。见下图.

(图3使用图腾柱增加输出功率)

如上图所示,在运放后级加了一个图腾柱,以增加功放的输出功率。什么,你问我为什么后面的两个晶体管Q1和Q2叫图腾柱?呵呵,鬼知道,可能是因为图腾象征力量,这两个三极管给你力量。眼尖的小伙伴开始吐槽了,亲,你的电路不科学,后面图腾柱的两个底座直接连在一起,会有交叉失真。

没错,孩子。确实会有交叉失真。我们需要确保两个三极管始终处于开启状态。我们应该做什么?当然,两个晶体管都提供了维持导通的偏执电压。见下图。

(三)消除大功率三极管的交越失真

(图4通过添加偏置电压,消除了功率晶体管的交叉失真)

这时,又有人开始抱怨了。我了解添加偏置电压,但为什么要添加晶体管 Q3 来提供偏置?哈哈,这就是传说中的倍压电路。我们只看Q3、R4、R5,请问Q3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是多少?如果忽略三极管的基极电流,是不是Vce=Vbe*(R4/R5+1)对吧?那么如果我们用电位器代替R4,可以调节Q3两端的电压吗?这个可调的电压刚好提供给Q1和Q2作为偏置电压。当然,由于三极管的IC-Vbe传输特性曲线非常陡峭,偏置电压稍大,集电极电流就会爆炸。因此,为了能够调整偏置电压更方便,我们在Q1和Q2的发射极之间串联一个小反馈电阻,如下图所示,R8和R9作为发射极反馈电阻,保持Q1和Q2空载偏置电流在一个相对较小的数量级上,减少小空载功耗减少了热量的产生。

(四)通过增加反馈电阻来限制Q1Q2的静态偏置电流

(图4通过增加反馈电阻来限制Q1Q2的静态偏置电流)

我的朋友们此时很高兴。现在看来这个电路可以工作了,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让我们计算一下。如果设计的最大输出功率为20W,扬声器阻抗为8欧,那么功率晶体管的最大输出电压为17.9V,最大电流将达到2.236A。如果假设Q1和Q2的增益为50(大电流时三极管的增益会大大降低),那么偏置电路所能提供的最大电流为44.7mA。不过看图,流过R6、R7加上倍压电路的最大电流也是2.34mA,所以偏置电路根本无法提供这么大的电流。电流,因此需要在功放级之前增加一个驱动电路。为功率级提供足够的驱动电流,如下图所示。

(五)功放级加前置驱动电路

(图5在功率晶体管上加了一个预驱动电路)

你看,红框里面是增加的前置驱动电路,用来驱动后级的大功率晶体管。可以看出加了Q1来驱动Q4,Q2驱动Q5,后级的偏置电路移到了预驱动电路没有了,因为驱动电路采用了设计跟随器的结构,所以这样可以做完了。 Q4和Q5的基极偏置电压仍然可以通过倍压电路控制,但是此时的倍压电路Q3仍然可以控制。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应该包括驱动级Q1和Q2的偏置电压,所以VceQ3=4*Vbe。并且在Q1和Q2的基极之间加了一个电容,这是为了保证交流信号流过时,Q1和Q2的基极看到的交流阻抗相等(说白了就是电容C3短路了Q1和Q2的基极) Q1 和 Q2 的基极,所以看到的交流阻抗必须相同)

稳压二极管并联增加功率_并联串联电路功率之比_并联电路电功率

其实到目前为止,这个电路是可以实际工作的,当然每个电源都要加必要的滤波电容。但是后来,由于运放的价格,运放的最大工作电压,以及模拟狂热者不断的咆哮精神,很多成品电路不会使用运放作为前级电压放大,所以接下来并联电路电功率,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用三极管实现电压放大。说白了,要模拟一个运放,需要提供一个非常大的开环电压增益,然后通过一个反馈电阻来稳定实际放大倍数。

(六)采用两级共射放大器实现电压放大

(图6:共射放大器实现电压放大的功放电路)

如上图,主要增加了两级共射放大电路。 Q6用作第一级电压放大器,在其发射极上加了一个反馈电阻。 R2 主要为 Q6 提供静态电流。对于交流信号,C5近似短路,所以R2与R13并联,与C2、R3形成反馈,控制整个环路的增益。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采用的是两级共射放大器,Q7的集电极静态电压不为0,所以放大后的电压信号需要通过C4交流耦合到后级驱动电路有时,我们不希望中间环节通过电容耦合信号,这样很容易导致低频信号丢失和相位偏移,导致电路自激。到了这个时候,厉害的差动放大电路就该出现了。

(七)差分电路作为第一级放大

(图7差分放大器作为第一级放大电路)

如上图所示,在前级放大电路中增加了一个差分放大器。由于差分放大,Q6和Q7两管的基极虚短,Q6的基极已作为参考。另外,反馈电阻R3直接接Q7的基极,使整个回路控制输出端电压与Q6输入端电压一致(Q6端为参考地电平,所以输出端被控制为0V),然后差分放大器被第一级共发射放大。 ,以获得更高的增益,并且输出直接耦合到后级驱动电路。这样,我们就完美地模拟了带有三极管放大器的运放。但是等等,我们真的可以完美地模拟运算放大器吗?不,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以现在的技术,任何运放都有10^6的开环增益,加上反馈电路,整个电路的增益可以设计得很精准,但是我们上面的电路开环电压增益显然是不够的。可能同学们想说,如果增益不够,就多加几级吧。童鞋,你很聪明。但是串联太多容易导致系统自激,调试也不方便。有什么方法可以在不增加放大级数的情况下增加增益?当然,我们伟大的工程师设计的电路更加疯狂和酷。那是有源负载并联电路电功率,哈哈,现在我们的电路越来越像原来的OCL电路了,伙计们,搞定了。

(八)使用有源负载来增加放大器的电压增益。

(图8通过增加有源负载来增加放大器的增益)

如上,在驱动级增加了一个电流源作为有源负载,大大提高了驱动级的电压增益。将镜像电流源添加到差分电路的集电极部分。一方面,它被用作有源负载。另一方面,两个分支互为镜像,电压增益变为单边增益的两倍。电流源保证了两支路总电流的稳定性。加上这些部分后,整个电路的开环增益将大约等于两级放大晶体管ft的乘积。假设使用S8050晶体管,增益大约等于300,所以开环整个电路的环路增益Go=300*300= 90000,对于一个功放电路来说已经足够了。好像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在那里?是的,理论上,似乎一切正常。不过理想太满了,显示器又很皮,还要考虑电路的稳定性,老铁,这么大的环路增益,这么大的输出功率,电源电压肯定是抖的,而且很容易自激,所以我们要把前级电压放大和后级功放放大隔离,否则电源会自激。如下图,我们增加了一个直流隔离电路。

(九)增加前后隔离电路,防止自激。

(图9增加了隔离电路,将前后电源分开)

如上,用一个二极管来分离前级和后级的电源。当后级电压突然急剧下降时,二极管D3、D4不导通,电容C2、C5为前级供电。当后级电压恢复时,二极管通过二极管直接给前级供电,并对电容充电。由于前级所需的电流很小,电容C2和C5上的电压基本保持在电源的最高电压,不会随后级电压波动很大,从而起到隔离作用然后,然后,并没有结束,由于使用了多级电路结构,因此需要进行一些相位补偿。如下图

(十)加相位补偿电容

稳压二极管并联增加功率_并联串联电路功率之比_并联电路电功率

(图10增加相位补偿电容)

可能很多朋友不知道为什么要加这个电容。原因是多级放大器。信号通过放大器的每一级后都会产生相移。特别是对于高频信号,这种相移会更加明显。如果相移累积到180,那么负反馈变成正反馈,整个电路就会自激,分分钟烧管。图中三极管的共射放大器的基极和集电极直接接一个pF级的小电容,因为共射放大器的理论相移为180度,但高频信号会由补偿电容旁路,使相移减小,避免整个回路的相移累积到180度后自激。所以,这个电容还是很有必要的。至此,整个电路就完美了。如果想要获得更多的功率,可以通过并联功率管来实现,如下图所示。这和原来的OCL完整电路图一模一样。

(十个一)并联功率管实现更大的输出功率

(图11并联功率管实现更大输出功率)

如上图所示,在输出端,通过并联功率管来实现更高的功率输出,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三极管是具有正温度系数的器件(即温度,同样的集电极电流需要根据极电压越小,也就是说,保持Vbe不变,温度升高--->集电极电流增加--->温度继续升高--->集电极电流不断增大--->GameOver 这很容易导致管子烧毁),所以在管子并联时,一定要在输入端串联一个几十欧的电阻实现多管并联电流平衡,防止单管电流过大。

推荐几本好书。

个人公众号,有兴趣可以自行关注。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