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港股打新策略「战略和战术举例」

时间:2022-11-30 18:59:08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港股打新策略「战略和战术举例」,关于港股打新策略「战略和战术举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惨不惨?2021年恒生指数录得跌幅15.1%。

恒生指数表现在全球股指垫底,甚至出现罕见的估值破净,主要原因是由于恒指中互联网、教育等行业的权重个股受到政策影响出现较大的回撤。

就行业表现而言,跌幅居前行业为教育、消费零售商、软件服务、工用支援和医疗保健服务,分别下跌29.8%、28.3%、24.1%、23.5%和17.7%。涨幅居前的行业为原材料、煤炭、工业运输、公用事业和工业工程,分别上涨68.2%、67.0%、64.9%、63.7%和48.8%。

去年年初,机构对恒指走势如何是存在分歧的:在牛市情绪的鼓噪下,有机构喊出了“跨过香江去 夺取定价权”的口号,也有机构颇为审慎地指出未来或面临动荡。而今年年初,机构的意见却颇为接近共识——各机构发布2022年港股投资策略,均对未来市场表现持乐观态度,这可能是因为肉眼可见的低估——既然在底部,对其利空不会那么敏感,“死猪不怕开水烫”了。

近期智通财经在每日解盘中反复提到,即便未来指数端存在瑕疵,也并不意味着资金就无所作为,淡化指数调结构,尤为重要。那么,我们来看一看各大机构是如何研判大市并把脉投资方向的:

1 中金:均值回归的一年

过去一年的各种波折和疲弱表现均已成为过往。进入2022年,港股的价值可能将再度逐步显现。

考虑到有利的政策环境和较低的估值水平,2022年港股市场可能是均值回归的一年。当然,市场更为强劲的上涨可能还需要盈利预期上修和监管政策更加明确等利好因素的支撑。

短期来看,节假日前后我们预计市场成交持续清淡,目前脆弱的情绪修复可能还需要一定时间,但随着短期不确定性逐步消退和稳增长政策在年度的进一步落地,我们认为海外中资股市场有望逐步反弹,进而吸引更多资金流入。短期来看,节假日前后港股市场可能持续缺乏明确的方向,但当前具有比较优势的估值水平和宽松的流动性会在中期带来更多机会

配置建议:

短期关注“稳增长”受益板块,如部分金融、地产板块与相关产业链以及受益于上游价格回落和政策支持的中下游消费板块。

与此同时,优质成长标的在中期也值得投资者关注。

从现金流角度,建议选择估值相对合理的“经营性现金流”(成长股)和部分类固收的固定现金流(高股息)行业配置方向,如互联网、汽车、媒体娱乐、通讯设备、部分金融、公用事业和部分地产等板块。

综合来看,建议超配传媒与互联网、汽车、部分电商、消费者服务、食品饮料与餐饮、生物科技和中资银行;低配上游煤炭、原材料和部分交通运输等。

长期而言,我们仍然建议关注产业升级、消费升级以及国货消费品牌崛起等主题性机会。

2 兴证国际:港股曙光再现

2022年1月港股曙光再现,内外部环境有利于反弹的时间窗口:

国内稳经济政策发力,2021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有望进一步宽松;

海外因素对1月份港股市场的负面影响不大,不是关键影响变量;

内地政策环境变化对港股的影响可能在边际改善,至少是死猪不怕开水烫;

港股处于底部区域,回购大增预示阶段性底部。2021年二季度开始,港股回购活动明显升温,特别是下半年随着港股大幅度下跌而进入高潮,不到半年时间回购力度已经超过200亿港元,超过以往历史任何一个半年度数据。而从历史数据来看,2008年以来港股经历过五轮公司回购潮,均在熊市中发生,恒生指数价格与公司回购数量呈现负相关走势,大规模的公司回购往往预示着阶段性底部,并且后续均伴随着一波上涨行情。

配置建议:

围绕政策春风,布局“均值回归”

投资方向一:中短期聚焦“均值回归”行情,1)围绕1季度中国“宽货币、宽信用”及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布局,关注建筑、建材、券商以及部分“类债券”高息股的价值重估行情;2)受益于欧美加息预期的香港本地金融股,价值重估将继续,如果1月份超预期宣布中国香港与中国内地“通关”,则将是锦上添花;3)1月份,基于人民币升值和监管政策如果不进一步加码,港股互联网龙头有望跟随美股反弹。但是,考虑到互联网的大逻辑已经被颠覆,真正容易操作的机会反而是等待反弹到估值有分歧之时再做空。

投资方向二:中长期,立足本轮朱格拉周期,淘金具有特色的港股科创公司、先进制造业龙头。1)新能源车产业链:主战场在A股,而港股具有特色的整车及优势零配件。2)“双碳”时代,能源技术革命方兴未艾,主战场在A股,而港股具有特色的是,风光核氢等新能源产业链、新能源运营商、电力设备等。3)港股TMT龙头,淘金受益于国内“万物智联”及美股需求的优质港股科技股,特别是消费电子。

投资方向三:立足长期中国共同富裕和“双循环”发展战略,逢低增持消费龙头。1)出口欧美的家电及电器工具等领域的绩优股。2022年1季度美国地产景气仍将延续,经济经济数据尚好,受疫情的冲击将减弱,社交性经济需求将增加。2)食品饮料:布局受益于行业消费升级、产品结构优化以及提价的啤酒、乳制品龙头,关注受益于2022年猪周期见底启动的农业股。

3 国信海外:修复季来临,超配港股!

即便2022年上半年在港股修复过程中,遇到了美股因加息导致的股市快速回落,进而港股似乎修复之路会阶段性受阻,但依然建议积极做多。

“战略性做多港股,是我们最终的建议。我们之所以在该时间里谨慎地讨论如上问题,也是对疫情、加息等诸多外部变量充分吸收,而遇到波动而不至于表现得过于意外。”

配置建议:

进入1月,以恒生科技为代表的科技龙头将会逐渐迎来修复行情。配置上建议关注恒生科技、绿电、电信运营商、金融、半导体、部分低估值消费股。

4 广发海外:向阳而生

从调整后的估值和风险溢价水平可以看出,2021年恒指的下行不仅完全消化了年初时过于乐观的预期,而且已经计入了较为悲观的情绪。

虽然以估值水平的高低判断港股投资价值似乎从来都不是一个较高胜率的投资决策,但当估值的钟摆偏离到一定程度后,即使仍存在着离心动能,但隐含着的回归力量也在逐渐增强,市场将“向阳而生”——目前的PE和PB水平都隐含着至少9%的估值修复空间。

受中国经济探底回升、行业政策渐趋稳定、企业盈利触底反弹、内外货币政策背离等因素影响,预期2022年港股或将呈现出前低后高的节奏,下半年恒指有望迎来缩小版的盈利与估值“双击”。

以2021年底的水平外推,2022年恒指的中枢在27800点左右。

配置建议:

(1)随着上游产能逐步恢复,成本端的压力将得到改善(PPI走低),供货不足的制约也有望缓解(如芯片);下游需求的回暖则带来产品提价的空间(CPI温和上行),工业和消费板块有望迎来毛利率的触底回升。

(2)针对科网板块,市场或许不应该过度关注所谓的“政策底”究竟何时到来,更重要的是如何正确地认知和理解监管给行业长远发展所带来的益处,在政策落地的同时逐步打消疑虑及悲观心理,推动“情绪底”反转。考虑到科网板块的估值在2021年遭受史诗般的调降后已经来到历史低位,后续具备较大的修复空间。

(3)传统部门的杠杆率在经历2021年的大幅下行之后,有望迎来企稳的过程(受益于投资率回升),主要包括基建投资的修复和地产的边际企稳。地产业有望在H2迎来一定的估值修复,同时也使目前过度悲观的市场情绪得到缓解。

(4)高股息策略:金融股、能源股、电信股及香港本地股的派息状态稳定,且属于经济的中流砥柱,能受益于经济复苏以及通胀和利率的上升。目前高股息股大多估值不贵,未来既具备防守能力,向上收敛的概率和空间也比较可观。

5 东吴香港:合理股息率为价值锚,积极做多港股

东吴香港指出,当前港股市场情绪极度悲观,甚至有较多观点认为港股大量破净估值是理所当然,在当前市场底部区域应该更为乐观,以股价常年不涨情形下的能够接受的合理股息率为价值锚,积极做多港股。

配置建议:

五条布局主线,对应如下5大关键词:出海、能源、国潮、数字化和疫情受损。

出海——突破内需天花板。国际竞争力强、具备国际化视野的企业估值中枢有望得到提升,看好家居、五金工具、汽车及零部件、高端制造等逐步具备国际比较优势的板块,此外,伴随我国企业出海的物流、跨境电商等“卖水人”也将迎来大的发展机遇。

能源——能源转型下“风光”之外的期待。非化石能源中的氢能、核能,虽然储存运输和安全性的问题仍待改善,但能够持续观察到政策支持、产业投入和学术突破,相信氢能、核能产业链将会在2022年有较好的机会。另外,传统的化石能源受到市场线性思维的错杀。总而言之,风光的机会是长期性的,建议逢低布局,此外建议关注核电、氢能产业,以及原油产业链和努力转型的煤炭和火电企业机会。

国潮——国货崛起正当时。国货崛起的趋势也在华为、安踏、波司登等品牌上体现,建议关注当前渗透率较低、符合消费升级方向的纺服、日化等板块中的优质国货标的。

数字化——数字经济大发展。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通信等为代表的应用领域持续蓬勃发展,建议关注计算机、通信等行业机会。

疫情受损——建议对疫情受损的酒店、航空、文旅等板块逢低布局。

本文源自智通财经APP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