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小麦”小麦“癌症”得以防治 新型药剂确保小麦丰产优质

时间:2022-08-13 13:06:32来源:化工仪器网

今天,聚焦化工小新为大家分享来自化工仪器网的《小麦“癌症”得以防治 新型药剂确保小麦丰产优质》。

小麦赤霉病是由多种镰刀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小麦上的病害,也被称为小麦“癌症”。这种病从小麦的苗期到穗期均可发生,小麦受害后千综合粒重降低、发芽率下降、发芽势减弱、出粉率低、面粉质量差 、色泽灰暗,使得商品价值降低。并且病麦含有致呕毒素和类雌性激素述等毒素,人畜食后可引起急性中毒,其中含有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玉米赤霉烯酮等毒素,还会导致怀孕母畜中毒后流产。

小麦镰刀菌毒素发现难、控制难。自2000年以来,全国曾有9年赤霉病发生面积超过5000万亩,其中2012年达1.7亿亩。以往主要是关注小麦病害防治,防控以后可以挽回60%—70%的产量,但是小麦中毒素含量依然超标。而目前,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方法主要采用化学方法来抑制赤霉病的重发,有时施三到四次化学农药,仍达不到预期效果,并且大量化学药品的使用和残留,既增加成本、破坏生态环境,又给食品安全带来潜在危险。

江苏省农科院与溧阳中南化工有限公司通过产学研用结合,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承担的小麦镰刀菌毒素污染风险形成机制及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重大突破。研究团队从解决毒素发现难入手,发明了镰刀菌毒素标物制备与高通量精准识别关键技术,研制出8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物质,实现33种毒素同步检测。同时,团队还研制出适合现场无损检测设备,1分钟就能判断小麦中毒素是否超标,满足了快速、无损检测的生产与监管需求。

他们从全国98%的小麦产区,抽样检测了2万多份小麦样本,建立了全国小麦镰刀菌毒素污染数据库,首次揭示了我国小麦镰刀菌毒素污染风险消长规律。同时,研究团队还监测了40年间产毒镰刀菌种群演变规律,发现江苏地区产毒镰刀菌以3ADON化学型为优势种群,以解构镰刀菌毒素毒性功能点位为导向,筛选出高效抑菌减毒药剂,并通过产学研用合作,加快科研新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

近年来,该科研团队通过各项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已创建了以扬花期控病减毒的药剂防控为核心,配合产后毒素监测与消减等措施的小麦镰刀菌毒素全程管控技术体系,大幅度减少毒素超标小麦。研究团队按照‘高效低毒低残留’发展定位,重点生产生物农药、非生物农药,一方面积极参与新药剂研究,另一方面加快装备技术改造。在专家全程指导下,同步开展大量室内研究和田间试验示范,证明新药剂对小麦赤霉病、锈病、白粉病都有着很高的防治效果。

(资料来源:科技日报)

好了,关于“小麦”小麦“癌症”得以防治 新型药剂确保小麦丰产优质就介绍到这。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