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5 18:29:10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特斯拉虚拟电厂概念股「国家大力发展虚拟电厂」,关于特斯拉虚拟电厂概念股「国家大力发展虚拟电厂」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你听说过“虚拟偶像”、“虚拟货币”,但“虚拟电厂”应该会比较陌生。如果在“虚拟电厂”的前面加上数字化,就容易理解了。
虚拟电厂是一套能源管理系统,把分布式电源、储能、电动汽车等多种可调节资源有机结合,通过通信技术与控制技术,对可调节资源进行调控和优化。与传统的钢筋水泥筑造的电厂不同,”虚拟电厂“没有浓烟滚滚、没有污水废气排放,没有机组没有工厂,但能像常规电厂一样可以参与电力平衡,甚至远超实体电厂。
7月8日,有媒体报道,美国太平洋燃气与电力公司与特斯拉推出虚拟电厂试点项目。受此消息刺激,多家A股上市公司透露,涉及虚拟电厂相关业务,并展开积极布局。一时间,“虚拟电厂”名声大噪,不少机构已经公开喊出“虚拟电厂”将达千亿规模,而在二级市场上,相关概念股已经受到资金追捧。
自7月以来,虚拟电厂概念指数持续上涨,涨幅已达28.99%。个股方面,金智科技5连板后一度上演地天板,国能日新涨近15%、万胜智能涨超10%,恒实科技、东方电子、国网信通等跟涨。
“虚拟电厂”凭什么走红,它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又有何关联?国内“虚拟电厂”情况如何?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聊聊“虚拟电厂”这个“新事物”。
“虚拟电厂”并非新概念
都说时尚是个圈,但在资本的世界里,这种“圈”太多了。没听过“虚拟电厂”,国内零起步,你就认为这是个“新事物”?NO!“虚拟电厂”概念的最早提出时间是在1997年,2000年后受到欧美追捧。
2001年起,德国、英国、西班牙、法国、丹麦等欧洲国家开始兴起以集成中小型分布式发电单元为主要目标的虚拟发电厂研究项目;同期北美推进相同内涵的“电力需求响应”。澳大利亚、日本等亚太国家近年来也逐步加入虚拟电厂研究、部署行列。2013年后,欧洲已经开始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全球虚拟电厂已发展出欧洲、美国两种主要模式。
其中欧洲模式以发电资源聚合为主,其通过三种方式实现盈利:1、对发电侧进行能源聚合参与统一调控,避免负电价带来的损失;2、参与电网侧灵活性调控和电力交易并最大化收益;3、参与需求响应并获取收益。
美国模式以用电侧资源聚合为主,美国太阳能资源较多,2021年美国家用光伏装机容量已达到22.5GW,可实现家庭电力自发自用,需求侧响应成为了美国应对电力供应紧张的主要措施,并逐渐演化为虚拟电厂计划。其中代表企业即为特斯拉。
中国对于虚拟电厂的研究晚了欧洲十几年。“十三五”期间,我国江苏、上海、河北、广东等地相继开展了电力需求响应和虚拟电厂试点。
比如,江苏省于2016年开展了全球单次规模最大的需求响应。上海于2017年建成世界首个商业建筑虚拟电厂——黄浦区商业建筑虚拟电厂示范工程。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优化创新虚拟电厂运营模式,并高质量服务北京冬奥会。
图源:华尔街见闻
万里扬能源负责人孟德雨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目前虚拟电厂在中国还只是配电侧的辅助系统,或者说是交易系统,在用户侧还未形成一个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也就是说,我国尚未形成成熟的成套解决方案,虚拟电厂项目基本处于前期试点研究阶段。
“虚拟电厂”助推绿色低碳转型
虚拟电厂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电厂,而是一种智能电网技术,其核心理念就是通过先进信息通信技术和软件系统,把工厂、商场甚至居民家的各类分散、可调节的电源和负荷汇聚起来,形成一个虚拟的“电厂”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在虚拟电厂聚合下,企业、居民等用户均可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灵活性更高。
上世纪的风在近日被吹上了天,是因为国内能源升级和低碳绿色转型的需求,有存在基础。天风证券表示,在双碳目标背景下,虚拟电厂协调源、荷、储资源参与电力市场的属性,有望在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电力行业未来主要发展方向。
尤其是7月份以来,多地出现极端高温天气,造成用电压力。而作为电网的“智能管家”,虚拟电厂将分散式电源和负荷化零为整,既可以作为“正电厂”向电力系统供电,也可以作为“负电厂”消纳系统的电力,起到灵活的削峰填谷作用,助力电网系统保持实时平衡。
虚拟电厂相关政策也在不断出台。例如,近期山西省印发《虚拟电厂建设与运营管理实施方案》,明确了虚拟电厂的类型、技术要求、建设及入市流程等。北京市发布《“十四五”时期电力发展规划》,引导全市各行业电力用户参与虚拟电厂构建。
“只要这个公司是做运营业务、从事电力交易的,都必须具备从事虚拟电厂业务的能力,了解电力交易规则。从软件与硬件的投入上看,投资虚拟电厂需要1000万元。” 孟德雨向记者解释道。
国内“虚拟电厂”盈利模式
我国目前主要有两种盈利模式:
1、满足削峰填谷需求,盈利来源以补贴为主
我国目前虚拟电厂仍以邀约为主。所谓邀约主要是通过政府机构或电力调度机构发出邀约信号,然后由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组织资源进行削峰、填谷等需求响应。所以目前仍以满足削峰填谷为主,这是第一种商业模式,也就是做配网端的补充,降低电网的负荷成本。
通俗来说就是,虚拟电厂在削峰中扮演的角色就是让客户去少用电或者是帮助用电终端去找到更合适的电源,然后帮助峰时压力很大的电网去找到更加实时的可调节的电源。这是虚拟电厂的短期价值。
2、发挥终端聚合优势,分电力市场化的部分蛋糕
目前我国虚拟电厂并未像欧美一样完全市场化,可以说是在从邀约模式向市场化过渡,各类试点也是逐步向市场化探索阶段。我国传统电网是集输电、变电、配电、再到终端于一身的大电网体系,甚至还包括发电和部分售电,可以说是比较垄断的行业。随着国家电力市场化改革,电网的部分蛋糕让渡给市场后。
虚拟电厂的第二种商业模式就在这,即盈利不再拘泥于电价补贴,而是更加市场化,多样化。虚拟电厂可以在电网体系中参与配电环节,也就是说这种盈利模式是虚拟电厂在电网体系外做电力的供需撮合和配电补充。
国内虚拟电厂没有欧美成熟,还在边走边看的阶段,目前类似主要聚焦在需求侧,但最终要从需求侧逐步向发电侧扩展覆盖,最终形成兼顾欧洲和美国两种模式的综合型虚拟电厂。中国的发电结构更接近欧洲且与欧洲的电网架构类似,和美国不同的是,中国和欧洲的需求侧很难直接连接分布式发电,必须要通过接入配电网来落地到用户那里,很难实现美国家庭分布式发用电独立。
文章来源:文章整合编辑,参考文章来源:财联社、香港财华社、经济日报、华尔街见闻等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3-01-16 12:37:52
2023-01-13 17:30:49
2023-01-01 10:53:04
2023-01-01 10:47:31
2023-01-01 10:17:20
2023-01-01 10:11:57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3-01-01 09:47:20
2023-01-01 09:41:40
2023-01-01 08:53:19
2022-12-31 19:05:28
2022-12-31 18:47:03
2022-12-31 18: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