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株洲 电力机车「辉煌灿烂」

时间:2022-12-24 12:12:27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株洲 电力机车「辉煌灿烂」,关于株洲 电力机车「辉煌灿烂」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峰会。我为“株洲”而来,株洲是我一生最难忘的地方。

从1961年参加工作起,我在这里美丽的田心度过了23个春秋。那一段弥足珍贵的往事,时常萦绕在脑海里,甚至说有比思乡更切的眷恋之情。

“美丽田心”有我所钟爱的电力机车事业

记得1999年,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成立40周年的时候,回忆我们这些年轻人,曾在“三年困难时期”大家吃不饱肚子,穿着打补丁的衣服,然而人人充满了激情。因为,我们感到骄傲的,是为铁路电机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当时,天上飞的是外国造的“空客”、“波音”飞机,在地上跑的是“奥迪”、“桑塔纳”、“标致”、“别克”等外国品牌汽车,而在中国的铁道线上,奔驰的却是“中华牌”,这是我们株洲用心血创造出来的国产电力机车,就这一点,我们无怨无悔。

也是那一年,有记者问我,你曾说田心最美,为什么呢?

这时,我已在铁道部工作了,我意犹未尽地说,“美丽”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有自己不同的美丽标准。田心虽然是个小地方,但是我国电力机车的摇篮,有出类拔萃的电力机车工厂和研究所,那里是我奉献青春的地方,有我同甘共苦的朋友,有我所钟爱的电力机车事业,理所当然也是我心中最美的地方。

正是在这片最美丽的土地上,先后试制出我国第一台电力机车、第一台电动动车组、第一台交流传动机车,以及第一列高速动车组头车——“中华之星”,为我国铁路提供了一系列提速重载的机车。

当然,这与其他地方的企业一起合作分不开。

对于现在的株机、株所和株电来说,原本同根同源,现又一脉共荣。感慨这些年,他们紧紧抓住机遇,不仅加快了自身发展,还带动了配套企业一体发展,产品增多了,技术升级了,品牌造响了,规模变大了,这是合力合作的结果。同时,我所见证的田心正融入株洲这座城市变大了、美了,更有朝气。

自从1984年离开株洲,至今有32年了,今天的我虽然年老体衰,但时刻没有忘记过株洲,依然深深留恋这片土地。

“株洲的轨道车辆、株洲的牵引技术与株洲人的自信和执着融为了一体,成为推动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的中国力量,令人钦佩!”此次峰会之际,当来到株洲湘江风光带,沉醉于“火车头博览墙”的巨卷里,当走进株洲电力机车厂、所,注目于“创新领跑未来”的横幅时,强烈地感受到我们那个年代相互激赏磨砺成长的匠心犹在,始终怦怦跳动,感慨油然而生。

突破和掌握核心技术,主要还是靠我们自己去不断开拓创新

这几年,株洲电力机车成为国内著名的品牌,并在南非竞得大单,在株洲研制的永磁电机牵引系统,已在高铁动车上试验成功,进入世界领先行列,表明高速动车系统离不开株洲的技术。还有株洲的地铁动车组、超级电容电车、低速磁悬浮列车……简直令人目不暇接。

面对巨大的变化和成就,公众喜悦溢于言表。然而,这些巨大的变化和成就,是从哪来?

有人说,株洲的电力机车成就来自于引进,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我认为,这话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细究起来却觉不全面、不准确,实在“似是而非”。

说“有些道理”,是因为中国铁路本来就是从英国引进来的。一百多年来,我们从国外学习了很多。

就机车车辆而言,最近10多年的引进,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可喜的变化。比如,引进的动车组已成为我国高铁不可或缺的闪亮组成部分。同时,“引进”加速了我国汽车车辆设计手段的提升、加工工艺与生产组织方式的改进,助推了精细制造意识的增强和产品质量的改善。

说“似是而非”,就机车车辆而言,并非外界所言,“中国高铁是依赖外国帮助并获得全套技术的结果”。

实际上,不管是所谓“日系”还是“欧系”动车组和机车,外方对诸如转向架、网络控制、变流装置、空气制动等核心硬件和软件技术都拒绝转让。

这是因为我国机车车辆制造已经具有不俗实力,西方一些公司将我国当作极具潜力的竞争对手,始终心怀戒备。

引进中,我国得到的主要是生产图纸、制造工艺、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即制造合格产品所必需的文件、管理知识和有关专利,但这也是我国企业受益最大的部分。

至于当时所说的“联合设计”,并不是外方与我方共同从头设计一种新车,而是在其原有车型基础上作些适应中国特点的局部修改。外国公司对于原始计算分析、研究实验数据、软件源代码则严加保密。

西门子人士曾声称“绝不出让核心技术”。对此,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一位技术主管感触颇深地说,对于关键技术,只要我们稍稍接近最后一层“窗户纸”,老外就会敏感地在其上加盖“铁板”。

实事求是地说,突破和掌握核心技术,主要还是靠我们自己去不断开拓创新。

我国试制成功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和株洲生产的和谐D1型为代表的电力机车,牵引变流装置、制动系统、网络控制、转向架等核心技术难题一一相继攻克,尤其是控制系统软件均为自主编制,这项被人“卡脖子”的核心技术都已突破,不但摆脱了受制于人的局面,而且还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试验与运营表明,其动力学、牵引、制动等主要指标十分优异。

这些意味着我国已经打破外国公司的垄断,重新构建了自己的产品平台,不但将为我国铁路提供不受外方约束并且更加放心、更为经济的产品,也将是我国走向世界手中的“王牌”。

而这些核心技术源自哪里?来源于自主研发。其中,很多核心技术,正是来自株洲的厂、所自主创新。

由此看来,“机车车辆的成就来自于引进,是引进才使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之说,是不恰当的比方。假如真是那样的话,一旦巨人撤走,我们岂不会掉在地上,又变回一个弱小者了?

不,我们目前已经不是弱小者,也是一个巨人了。

对上述认识,可能会有人持有异议,因为“我比别人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话是科学家牛顿说的。牛顿的话之所以成为名言,是由于它在科学领域这是正确的,而我们都知道科学发现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然而,在技术领域就不同了,技术往往是独占的,是功利的,为政治目的和盈利服务。

发展机车车辆工业,得靠自己具有自我“造血”的创新能力

我们不曾忘记,大跃进时期,我国电力机车事业曾经寄希望站在前苏联老大哥的肩膀上。可是其后中苏关系破裂,关键时刻苏联专家却突然撇下我们走了。

我们不曾忘记,上世纪九十年代株洲人曾满怀期待与西门子公司建立合资企业。然而,不但没有学到技术,中方人员还被当作“小伙计”。

由此可见,“巨人的肩膀”是靠不住的。

我们十分清楚,故步自封是要落伍的。好的外国的东西不实行“拿来主义”是不明智的。我们的引进,今后尚需大力加强国际合作。不过要强调的是,发展机车车辆工业主要还得靠自己。

引进不是不重要,引进的作用,就好比是将外国的好理念、设计、工艺但不包括外方不转让的核心技术嫁接在中国这些 “树”上,而树的根却依然要牢牢扎在中国。假设引进者不是中国,而是某些发展中国家,那高速列车和电力机车能否在那里迅速长成大“树”?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今天,如果把中国标准动车组、和谐D1型电力机车等自主产品比作大树的话,实践证明,这些大“树”的根没有长在外国,而在中国。

其实,引进是一把“双刃剑”。

如果一个企业本身具有较深的底蕴和内功,其技术水平将会通过引进获得提升,这就是借力发力。相反,倘若企业缺乏自身“定力”,则有可能被人“绑架”,按照人家的“脚本”和“节奏”起舞。

以汽车为例,我国已是世界产销头号大国,与国际著名公司均有合资。在合资企业中,产品的改动都必须拿到国外认证。如此一来,中国汽车业的创造力就被严重地挤压了。

所幸的是,与汽车不同,我国机车车辆工业没有把自己的企业变成他人的加工厂,而是在消化引进技术的同时,不断开发自己的新产品。根本原因在于是我国机车车辆工业自身硬,靠自己的骨头长肉,具有造血的功能,就是有自我“造血”的创新能力。

“株洲的创新能力”是我心中的骄傲,株洲应该乘势而上打造富有竞争力、影响力的世界电力机车牵引中心或世界轨道交通产业之都

再问创新能力何处来?

创新能力是长期积淀的结晶。没有积淀,创新能力就是无源之水,对于传统产业更是如此。

自20世纪60年代起,我国自行开发的电力机车不下十几个型号,总计生产万台。产量之大,品种之多,位居世界前列。在“研究—设计—制造—运行”的各个环节,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而这些正是培育创新能力的沃土。

实践证明,没有积淀就难有突破,难有其后爆发。

创新能力来自于实验设施的支撑。试验是创新的摇篮,没有试验手段当然谈不上创新。

几十年里,我国铁路建有北京环行铁道试验线等许多重要实验设施,这些连许多发达国家都没有的实验设施,在我国新型机车车辆的研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至于一些外国公司也慕名而来,在中国测试改进自己产品。此外,各企业也建有大量试验装置。当人们走进株洲厂、所的实验室和试验基地时,无不为之赞叹。

“成就创新能力的根基是人才”。经验告诫我们,产品可以用钱买到,但指望以引进方式购买创新能力几乎没有可能。因此,没有人才何谈创新?!

几十年来,我国电力机车人“在游泳中学习游泳”,在新产品开发中经历过难以数计的失败与成功,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份感悟,才使自己得以提升。挫折与失败使我国技术人员增加了知识“厚度”。没有成功与挫折的反复磨砺,就很难造就出一支高水平的专家队伍。

专家是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我国机车车辆工业立足世界的底气所在。令人欣慰的是,在株洲厂、所,曾参与国产机车研发及后来技术引进的大批中年技术骨干,传承了老一代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业已成为新产品研发的领军人物。在他们的带领下,朝气蓬勃的年轻一代已经成长起来,挑起了今日创新攻关的大梁。

创新能力源于自强不息的传统。

创新常常是被逼出来的。

如前所述,我国电力机车诞生不久,前苏联专家突然撤离,把刚刚接触新技术的毛头小伙搞得措手不及,但却激发出了他们发奋图强的使命感。

那时电力机车“三大件”不成熟,即牵引电机换向器环火、水银整流器逆弧、调压开关触头烧损,电力机车根本不能上路。可是株洲厂、所的年轻人“初生牛犊不怕虎”,通过反复试验,先后成功研制出新型四极牵引电机,用硅整流器取代引燃管,改进了调压开关设计,相应消除了环火、逆弧、触头焊死等惯性故障。

功夫不负有心人,整整苦战8年,韶山1型机车终于过了技术关,并成为我国电气化铁路的主型车。

正是由于有了这种自强不息精神,有了一股不服输的骨气,激发了自信。

正是源于这种骨气和自信,在“中华之星”经受严重打压时,刘友梅院士带领的团队才没有屈服,坚持完成80万公里的运行考核。

正是源于骨气和自信,厂所受到某些引进的猛烈冲击,受到冷遇时,却未曾放弃过自己的研发平台。如果放弃了,也就没有今天的辉煌。

时至今天,虽然“中华之星”进了博物馆,但是“中华之星”的火车头精神还在株洲发扬光大。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创新能力不是“形”,而是“神”。创新能力是内功,即经磨炼而成,难以用钱买来。创新能力也从来不是速成品,需要十数年乃至数十年的积累、培育、磨砺、激发。

当前,我国高速动车组、电力机车尽管跑在世界“第一方队”,制造了国际一流的产品,却不能沾沾自喜。今后必须快马加鞭,增强自己的原始创新能力,惟有如此,方能成为轨道车辆技术强有力的领跑者。

现在,中国乃至全球轨道交通建设方兴未艾,株洲应该乘势而上。如果说,上世纪末株洲已是我国电力机车的首府,那么今天更上一层楼,加快发展轨道交通产业,加速建设轨道交通城,致力打造成世界富有竞争力的电力牵引中心或世界轨道交通产业之都。

“为21世纪轨道交通事业当好火车头,再创新辉煌!”这是我对株洲的祝福。

——录自峰会主旨报告《我心中的株洲——电力机车的辉煌》演讲

(李文峰 整理)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