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氢能源汽车是不是只有日本在做「星际战甲高压电流哪里出」

时间:2022-12-24 19:47:22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氢能源汽车是不是只有日本在做「星际战甲高压电流哪里出」,关于氢能源汽车是不是只有日本在做「星际战甲高压电流哪里出」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要领先于全世界,创造一个氢能源社会!”曾经一个名叫安倍晋三的男人,昂扬着头颅向世界这样宣布道。

实际上,在此之前,日本就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氢能源的发展之路,早早开始了在氢能领域的研发。而与之相对的,中国是比较早的确立了发展电动汽车的国家,中国的新能源补贴政策已经推出13年,累计补贴金额超千亿,因此,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和日本已然走上了两条不同的道路:中国选择了电能,而日本选择了氢能。

日本的能源之“梦”——氢能

日本想要创造一个氢能源社会,并非是来自科幻片里疯狂的设想,而是一个非常无奈又非常理智的决定。如果设身处地,中国和日本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互换,我们或许会比日本更加疯狂地押宝氢能。

日本这个国家,石油煤炭资源极度匮乏,日本的石油、液化天然气(LNG)和煤炭对外依存度分别为99.7%、97.5%和99.3%,几乎完全依赖进口,一旦国际石油供应出现问题,日本的社会发展将面临停滞,因此日本一边拼了命去储备石油,一边积极研发替代的能源形式。

为什么日本不把重点放在电能方面?因为不像中国有大量的煤炭资源,日本已经开采探明的煤炭储量仅仅是10亿吨,中国却是1100多亿吨。而因为地理条件的限制,日本的水电、地热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空间也很有限,福岛核电站事故后核能发电量也是断崖式下跌,日本只能押宝氢能,将氢社会作为战略目标,毕竟日本四面环海,水资源是最多的。2016年开始,日本开始投资将过剩风力、太阳能产生的电力转化为氢能源并贮藏的技术。

氢能电能——胜负已分?

但是我们都知道,氢能的发展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障碍和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全面普及。

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氢气的制取成本问题,氢气的大规模储存和运输问题,以及加氢站网络的建设问题。

虽然可以利用低谷期的过剩的电量来制取氢气,但是一旦氢气大规模的普及,氢气的产量肯定是跟不上消费需求的,而现阶段无论是电解水制氢还是化学方法制氢,都存在成本过高的问题。

低温液态存储技术是一种可以代替高压储气的有效方法,它可显著提高氢气以气态化合物储存时不理想的体积密度值。但是也大大提高了氢气的运输储存难度和成本。

另外,加氢站网络的建设基本上是从零开始,截止2020年,日本共建成142座加氢站,比2019年增加了28座。到2030年,日本加氢站规划增加至900座。差不多1000座加氢站,才能够覆盖全日本的氢燃料汽车使用需求。

而与之相比,中国有大量的煤炭能源,煤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60.8%,同时,地热能、风能、水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潜力也更大,中国的超高压输电技术独步全球,这意味着中国发展纯电汽车有着更好的基础条件。

前瞻、务实的政策规划,各大汽车企业更是在新能源赛道上奋力角逐,让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一片向好。截至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00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3.23%。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810.4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0.93%。看起来,电动汽车和氢燃料汽车的角逐,似乎胜负已分,在短期内,氢燃料汽车很难和电动汽车真刀真枪的对抗。

但是,我们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这个世界上从来就不是非黑即白的,小孩子才做选择题,大人往往是我全都要,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都没有真正做出取舍,而是选择了并行发展。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在全固态电池的研发专利方面,日本在专利数方面冠绝全球,专利数全球排名前5家的企业中,4家是日本企业,排在首位的是丰田汽车,从1990年就开始研究固态电池,目前拥有1331项已知专利,是第2名专利数的3倍。

与此同时,中国也没有放弃氢能的开发,2020年9月,国家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吸引了近20个城市群进行申报。经多轮专家评审之后,最终北京、上海、广东三个城市群率先脱颖而出,于2021年9月获批,河南、河北两个城市群也在2021年底获批。长安、吉利、上汽、广汽等多个车企已经有了独立生产氢燃料汽车的能力,石油巨头中石化也在加速铺设加氢站网络。

所以,大可不必把氢能和电能看做成两种对立的发展路线,它们未必不能并行发展,在未来的10年内,电能毫无疑问将占据上风,但是如果把时间线再拉长一点,胜负还未可知,所以,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吧。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