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海缆行业市场空间「东方电缆行业地位」

时间:2023-05-06 19:17:25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海缆行业市场空间「东方电缆行业地位」,关于海缆行业市场空间「东方电缆行业地位」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报告出品方/作者:东兴证券,洪一、耿梓瑜)

1. 海上电能传输的命脉,对技术和性能要求高

海缆是海上电能传输的命脉。海缆全称海底电缆,主要指敷设于水下环境,用于传输电能的线缆。与海缆相 对,陆缆敷设于陆地环境,二者均属于电线电缆。海缆广泛应用于陆地与岛屿之间/岛屿与岛屿之间的电力传 输、海洋油气开采、海底观测勘探、海洋科考、海上风电等海洋领域。作为服务“海洋经济”与实施“海洋 强国”战略的重要装备,海缆当属高端制造设备,目前最主要的应用场景为海上风电场与海洋油气工程,承 担着海上电能传输的重要作用。

海缆产品细分较多,产品电压等级普遍高于陆缆,国内研究起步晚但头部海缆企业生产产品已获得国际认可。 我国海缆的研究起步较晚,海缆装备曾长期被国外厂商主导,近些年来我国自主厂商中天科技、东方电缆等 公司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经验积累,自主设计研发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缆核心技术且将技术迁移 应用到高压陆缆领域,包括中天科技研发的首根国产长距离 110kV 三芯海底光电复合缆、国内首条投产 220 kV 三芯海底光电复合缆、国内首创±400kV 柔性直流海底电缆;东方电缆舟山联网输变电工程投运世界首根 500 kV 海缆(含软接头)、张北柔性直流工程投运世界首根±535kV 直流陆缆等,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研制 的海缆、陆缆已在全球全国范围内得到认证,此前海洋装备领域出现过的“卡脖子”问题已得到解决。


海缆相比陆缆运行环境和设计结构复杂,对性能和技术要求高。海缆由于长期运行于复杂的水下环境,与陆 缆相比在抗干扰、防腐蚀等性能方面具有更高要求,同时复杂的海洋环境对施工和维护的要求更高。我们分 别以单芯和三芯交联聚乙烯绝缘海缆与陆缆进行对比,单芯和三芯指电缆构成中导体(通常为铜芯或铝芯) 根数。海缆的构成需要阻水导体、导体屏蔽、XLPE 绝缘、绝缘屏蔽、缓冲阻水层或半导电阻水带、金属护 套、非金属护套、光单元、包带、光单元填充、内垫层、铠装层 沥青、外披层共 12-14 个环节设计;而陆 缆的构成往往仅需导体、导体屏蔽、XLPE 绝缘、绝缘屏蔽、金属屏蔽、成缆填充、绕包层、内护套、金属 铠装、外护套等 7-10 个环节设计。在设计步骤上,海缆往往多于陆缆 2-7 个环节,其需要的技术难度相应加 大。由于运行环境苛刻,海缆特殊需要阻水导体和缓冲阻水层以满足阻水性能,需要沥青以防腐和防水。在 机械性能方面,海缆和三芯陆缆需要铠装层,满足机械强度和张力要求。横向对比,海缆在应用环境、设计 结构、性能要求、技术难度等方面要求均高于陆缆。

2. 海缆需求快速释放,未来有望量价齐升

2.1 国内海风装机规划出炉叠加海外海风装机提速,拉动海缆需求快速释放

国内方面,“十四五”开始海上风电建设呈现加速态势,以沿海省份公开的十四五装机规划计算,2021-2025 年累计新增装机容量有望超 60GW。得益于碳中和规划下的绿色能源装机需求,风电作为绿色能源的主力军 将贡献更加低碳、环保的绿色电力,而海上风电利用小时数更高、同样条件下发电量更多,已成为沿海省份 电力供应和双碳目标的主要抓手。全球视角看,21 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 21.1GW,其中来自中国的部分占 80%,贡献了 16.9GW 的装机容量。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海上风电增长的主力军,目前我国的海上风电装机规 模已高居世界第一,已超越海上风电领域的先行者欧洲。据国际能源署预测,2040 年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 将与整个欧盟相当,减排能力将进一步提升。截止 22 年 6月 28 日,国内已公布沿海地区十四五规划的海上 风电装机容量接近 60GW,约为 20 年底累计装机容量 9GW 的 6.7 倍。我们预计,22-25 年将至少年均新增 装机 11GW,远高于十三五末期的历史累计装机容量,我们认为,十四五期间开始整个海上风电的建设将进 入加速发展期,“向海图强”的战略将进一步显现。


此外,国补退坡后已有部分沿海省份接力省补,补贴刺激下将再提海上风电装机速度。得益于 2021 年海上风电国补的最后一年,全年新增装机达 16.9GW 创历史之最,但伴随补贴退坡,22 年海风预计新增装机或下 降明显,主要因部分装机已提前在 21 年抢装完毕。此外,海上风电平价进程仍在继续,但短期内难以实现 全面平价上网,因此亟需地方政府提供补贴支持。截止 2022 年 7 月 4 日,国内已有广东、山东、浙江三省 出台海上风电省级补贴政策,我们预计将进一步加速这些省份的海上装机进程,补贴将直接增厚运营商的 IRR, 将能够一定程度提振下游需求,促进装机释放。我们预计,未来不排除广东、山东和浙江外其他沿海省份也 出台相应补贴措施,海风远期成长性确定。

海外方面,主要风电市场如欧洲和越南也计划大力拓展海风市场。据丹麦政府消息,5 月 18 日,“北海海上 风电峰会”召开,以丹麦、德国、荷兰、比利时为代表的欧洲四国签署联合声明文件,四国表示到 2030 年海 上风电规划装机至少达到 65GW,据 GWEC 数据统计,截止到 2021 年底四国累计装机 15.3GW,预计 2022-2030年CAGR达17.4%;到2050年将四国海上风电装机增加10倍,至少达到150GW,预计2031-2050 年的 CAGR 也能够达到 4.3%。此外,英国政府表示到 2030 年海风装机达 40GW,截止 2021 年底 12.5GW, 预计 2022-2030 年 CAGR 达 13.8%;越南政府也表示,到 2030 年其海上装机将达到 7GW。 海缆作为海上风电送出设备将充分受益国内 海外海风装机量增长带来的需求量提升。我们认为,伴随国内 和欧洲、越南等国海上开发节奏的加快,国内企业除满足国内快速增长的需求外,在欧洲有限的海缆产能下 国内海缆头部企业有望进一步增加对外出口,提升国内企业海外份额。我们认为,国内海缆企业未来有望充 分释放产能,稳固自身竞争地位。

2.2 受益海风发展深远海化,海缆单 GW 价值量持续提升

海风深远海化发展,海缆单 GW 价值量未来有望提升。伴随海风向远海发展,敷设所需海缆产品里程增加, 从成本端考虑,由于主要成本大头为原材料成本,且海缆大长度 大截面趋势下原材料成本难以下降,因此 我们认为伴随海缆长度增加,海缆价值量也有望呈现正向变动。我们统计了 2020 年到 2022年 6 月已公开的 海缆中标情况,变化趋势印证我们的观点:1)海上风电场中心离岸距离呈逐年增加趋势。仅考虑国内项目 的情况下,2020/2021/2022 年项目平均离岸距离分别为 32.2/35.1/38.2km;包含海外项目的平均离岸距离分 别为 30.9/35.1/43.5 km。我们发现国内海上风电项目近三年的离岸距离呈逐年增加趋势,国内约每年增加 3km,包含海外项目年均增加约 6-7km;主要因国内海风建设由近海向远海拓展,项目离岸中心距离递增。2) 海缆单 GW价值量增加,2022年国内 1GW 装机约对应 17.6亿元左右的海缆投资额。以项目装机规模和海 缆中标项目造价计算,仅考虑国内项目的情况下,2020/2021/2022 年海缆单 GW 价值量分别为 11.7/13/17.6 亿元,包含海外项目的单 GW 价值量分别为 11.6/11.6/15.2 亿元,过去三年均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综上, 我们认为,伴随国内海洋领域海上风电建设由近海向远海发展,国内海缆单根里程要求将明显增加,单 GW 价值量有望提升。

海缆将显著受益十四五期间海上风电装机提振带来的需求释放,叠加单 GW 价值量上升趋势,我们预计到 2025 年的海缆市场规模将达到 300 亿元。我们以十四五期间国内海风新增 60GW 估算,扣除 21 年新增的 16.9GW,我们按照 22-25 年预测新增装机容量 7/12/12/12GW 估算,对应 22-25 年单 GW 价值量 18/20/23/25 亿元估算,预计 22-25 年,海缆市场新增规模将分别达 126/240/276/300 亿元,累计新增装机容量复合增速 达到 27%。(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3. 壁垒鲜明,“三足鼎立”格局稳固

3.1 技术、经验、区位构筑行业高壁垒

从技术要求看,由于单根海缆连续距离长、重量大,因此整体敷设安装难度高、工程量大,对生产者的技术 要求较高。从实际项目承包看,具备产品设计、生产、运输、安装敷设及后续运维能力的一体化服务企业将 更加容易斩获项目订单订单。从设备的使用寿命看,单根海缆寿命通常为 25 年,一次入水后如无故障往往 按设计寿命使用,因此对产品品质要求较高。得益于海缆行业对质量和可靠性的要求,海缆项目招标时往往 并非以价格低为第一考量因素,而更多考虑企业技术实力、过往业绩经验、产品型式认证、工程师执业经验、 独立招投标资质和配套设施条件等一系列资质要求,因此整体来看,海缆行业可以称之为风电行业中壁垒较 高的细分赛道。

海缆的主要技术难点在于绝缘设计和大长度连接处的软接头设计。 绝缘方面,目前已经应用的海缆类型包括浸渍纸绝缘电缆、自容式充油电缆、充气电缆、交联聚乙烯绝缘电 缆、聚乙烯绝缘电缆和乙丙绝缘电缆。我国主要应用的绝缘类型以充油电缆和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为主。得 益于交联聚乙烯绝缘不需要复杂的充油系统,没有铅护套,弯曲半径小、质量轻,拥有更好的电气性能和机 械性能等特点,目前已成为我国海底电缆绝缘最主要的应用类型。


软接头技术则是大长度连续生产要求下必须攻克的技术难点。在大长度和高电压等级要求下,海缆主要以软 接头实现海缆连续生产。软接头外径与海缆本体基本一致,连续生产需要中间接以软接头来保证同本体相同 的电气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在 500kV 交联聚乙烯绝缘海缆研制中是一大难点。由于挤包绝缘电缆(主要指 交联聚乙烯绝缘海缆)的绝缘为挤出成型,挤出绝缘均匀,轴向和纵向承受电场能力基本一致,所以在设计 软接头交界面形状和尺寸时,主要要控制承受电场强度能力最差的恢复绝缘与本体绝缘之间交界面电场,需 保证软接头处最大场强小于电缆本体的最大场强,以保证软接头内部电场的安全控制。从后续运维的角度考 虑,一旦出现需要修复的情况,抢修接头即成为快速恢复供电的关键,因此抢修接头的设计生产也成为必备 的技术能力。随电压等级提升和截面面积提升,软接头及抢修接头的制造工艺要求相应提升。

业绩和经验方面,海缆招投标时对投标方的经验、业绩和资质要求严格,缺乏相关证明的企业难以中标。我 们以东方电缆近三年中标的三个订单为例,研读项目业主的招标文件可以发现,无论是海上风电 EPC 总包 项目还是单独的海底电缆采购,项目招标方往往对投标方的资质要求较为严格,部分高电压等级产品承做需 要有此前的项目经验或产品型式认证。我们认为,招标时的要求对于具备领先技术的头部企业形成较为明显 的护城河优势,小厂商或新进入者由于技术不具备优势难以获得型式认证,往往也不具备相应产品运行经验, 从而难以得到项目经验积累,进而难以获得下次中标,因此,具备良好过往业绩和经验积累的头部企业可以 利用公司竞争优势获得更多的订单,形成正向循环。

区位条件方面,临海企业具有生产运输和安装敷设便捷的区位优势,广东、江苏、浙江等沿海城市成为海缆 主要产业基地。由于海上风电场的建设往往按照建设进展分阶段施工,一般需要先敷设场内缆对风机进行连 接,在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实行部分并网,敷设海上升压站到陆上变电站环节的电力送出缆,因此海缆企业实 际生产中往往同时进行部分生产和部分交付,若生产基地临海,则同时节省运输时间和运输成本。目前国内 企业生产基地往往临海而建,多在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沿海省份布局。

配套设施方面,码头资源和海工船成为必需工具,一体化总包能力成为未来竞争关键。海缆企业往往在生产 基地附近拥有海缆运输专用码头,通过在口岸对接专用海工船进行运输和后续敷设。在招标方面,国内大型 电力央企如三峡、国电投、中广核等项目招标时往往以 EPC 总承包的方式招标风机和配套零部件,因此如 海缆企业同时具备海洋施工的能力将更容易获得海缆 海工订单,增厚企业营业收入。除招标便捷角度,海 缆企业具备一体化生产运输安装敷设运维能力将有助于明确划分出现故障时的责任归属。我们认为,伴随未 来海缆企业纵向布局,以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力为切入的公司将具备更大的竞争力,未来有望争取到更多的市 场份额。

3.2 高压化 大长度 柔性直流发展趋势下,行业高壁垒特性有望进一步强化

海缆生产技术壁垒高,电压等级高压化成为发展趋势之一。伴随海上风电场项目整体规模变大、风机大型化 带来的单台功率提升,配套的阵列海缆和送出海缆的电压等级也相应提升。由于主机单台功率变大,而电流 无法大幅增大,因此在阵列缆单根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将需要更多电缆,既增加接线的复杂程度,又增加建设 成本。送出缆也相应需要更高电压等级。当前主流的阵列缆主要为 35kV 交流海缆,但 22 年以来招标的部分 大型海上风电项目已将电压等级要求提升到 66kV;送出缆方面,主流送出缆为 220 kV 交流海缆,近年来部 分大型海风项目已升级到 500kV 交流海缆,海缆高压化趋势明显。


单根大长度连续生产难度大,成为发展趋势之二。由于实际应用中,送出海缆往往为单根连续大长度双回路 设计,受限于现有的生产技术和水平,生产单根无接头海缆难度大,因此往往需要将多根海缆通过软接头接 续为一整根,以实现一次性敷设的应用需求。软接头设计作为连接两段海缆之间薄弱环节的关键技术,需要 通过较强的技术能力实现接头处性能的稳定。此外,软接头连接方式为人工操作,相对容易出现故障,头部 企业拥有技术水平较高的软接头生产研发能力。我们认为,具备单根连续大长度生产技术和较高水平软接头 技术均可有效降低故障率。伴随海风由潮间带、近海向深远海(一般为离岸距离 70km 以上,水深 50m 以上) 发展,海风项目平均离岸中心距离增长,送出缆平均长度增长,生产难度增加。

未来海风建设逐渐由近海向深远海发展,柔性直流输电将成为发展趋势之三。海缆生产工艺较为复杂,目前 主要的产品包括交流海缆和柔性直流海缆两种,交流海缆因适用于近海且工艺较为成熟、近年来获得广泛应 用;柔性直流海缆适用于大功率、远距离的电力输送,当前国内柔性直流海缆仅头部企业东缆、中天和亨通 具备±535kv 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实际应用能力,伴随我国后续海风建设深远海化,在 60-70km 以上距离输送 中将有望逐渐应用柔性直流技术。


高压化 大长度 柔性直流发展趋势下,行业高壁垒特性有望进一步强化。我们认为,伴随行业发展对海缆产 品提出更高、更难的技术要求,海缆产品升级迭代势必加快,在新的技术要求下,具备领先技术能力的企业 将率先占据优势地位,对新进入者的加入难度进一步提升,行业高壁垒特性得到进一步强化。

3.3 龙头集中、三足鼎立,头部企业优势显著

海缆行业寡头格局显著,当前三家头部企业市占率高达 90%。海缆得益于较高的行业壁垒和进入壁垒,目前 市场高度集中,参与者较少,行业格局较为稳定。我们统计 2015-2022 年 5 月海缆市场参与者的中标金额, 当前一线龙头东方电缆市占率 37%、一线龙头中天科技市占率 38%,龙三亨通光电市占率 17%,合计前三 家头部厂商已获得 91.7%左右市场份额,其余市场份额基本被汉缆股份、万达海缆和宝胜股份瓜分。

广东、江苏为海缆招标大省,占全国招标比例超 60%,龙头企业东方电缆和中天科技中标订单超半数来源于 此两省。从海缆企业中标区域看,目前海缆企业主要中标订单分布在江苏和广东,分别为 150.5 亿元和 131.6 亿元,这两个省份也是此前最主要的海风和海上油气田的建设大省,其余省份如山东、浙江、福建、渤海海 域等沿海地区也有部分订单,海外市场累计也获得 26 亿左右的订单。东方电缆、中天科技来源于广东和江 苏的订单金额合计占比达到 55%和 84%,拿单金额超公司总订单的半数。其余省份如浙江、山东、福建等, 伴随十四五期间海上风电规划的陆续布局,未来我们预计也将贡献较大的市场空间。从时间维度上看,2020、 2019 年为海缆中标公布的大年,主要受益于 2021 年海风补贴最后一年带来的招中标高峰,由于海缆的生产 交付普遍需要时间较长,因此最大招标年份前置在 2020 年。从最新的中标情况来看,2022 年东方电缆已获 得超过 50 亿的订单,已达到 2020 年中标峰值的 70%,我们预计伴随今年风电招标大年的开启,三家头部 厂商仍有望继续占据主要的市场份额。


风电招标大年开启,龙头企业有望延续强势拿单能力。2022 年 1-3 月,陆上风电新增招标规模达 19.3GW, 海上风电达 5.4GW,且部分项目已开启招标风机和海缆等。据金风统计,今年全国风电招标规模在一季度合 计规模已达到 24.7GW,分别同比 21Q1、20Q1 和 19Q1 增长 73.9%、474.4%和 65.8%,环比 21Q4 增长 100.8%,季度招标量达到历史新高,今年有望开启风电招标大年。海上风电 22Q1 招标量已超过 21 全年招 标量的 2.79GW,已实现翻倍增长。我们预测,22 年海上风电全年招标量有望达到 15-20GW,继 2019 年后 有望再次出现海风招标大年,项目招标带动整体海上需求,海缆企业将直接受益于招标旺盛带来的需求增长。 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22 年部分已公开的海缆招标项目中,中标方多为东方电缆、中天科技、亨通光电三家 头部厂商。海外方面,东方电缆公告 3 月 25 日中标荷兰 Hollandse Kust West Beta 海上风电项目联合体项 目,提供 220kV 海底电缆、66kV 海底电缆及 220kV 高压电缆产品,金额合计人民币 5.3 亿元,为今年内首 个中标的海外市场订单;亨通光电 3 月 11 日公告中标越南金瓯海上风电项目、沙特红海海缆项目,金额合 计 6.69 亿元。我们认为,伴随招标大年的开启,海缆企业年内有望中标国内 海外项目,头部三家厂商有望 继续强势获得大额订单,巩固优势地位。

4.重点公司分析

4.1 龙头企业护城河深厚,技术实力遥遥领先同业

目前头部三家企业均已具备 500kV 交流和直流海缆生产能力,其他厂商尚需技术积累。根据上缆所在 2009 年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大会上提供的资料,以 66kV 电线电缆难度系数(主要指材料、制造工艺及配套技术等)为 1,则 132kV、220kV 及 400kV 电线电缆的难度系数分别为 3、6、26;而且海缆的生产比同电压等级 的普通电线电缆技术要求更高,能够实现高电压等级生产的海缆厂商具备较强的技术壁垒。当前东方电缆、 中天科技、亨通光电三家头部企业均已具备 500kV 交流和直流海缆生产能力,且三家头部企业在海缆领域仍 有较多科研项目成果和在研项目,实力超群,其他厂商尚需要较多技术积累。

中天科技目前已具备超 17 项自主研发的重点关键技术,包括超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挤出工艺技术,大长度 绝缘、挤铅及护套连续生产技术,三芯超高压海缆成缆和铠装光纤复合一体化技术,大截面和大水深阻水技 术,柔性直流电缆绝缘结构设计技术…此外,公司还承担了多项科研项目及在研技术项目,技术水平领先, 获得多项国家级、省区级重点科研项目荣誉。公司在技术领域尤其是绝缘制造方面成绩突出,是国内少数几 家掌握 500kV 交联聚乙烯绝缘交流海缆生产技术并实现工程应用的企业之一,替代了传统充油海缆。在大长 度绝缘、挤铅及护套连续生产方面,公司已实现超高压交流 500kV、直流±400kV 海缆交联工序连续开机, 无接头连续生产长度超过 25 公里的生产能力。公司成功研制了首根国产长距离三芯 110kV 海底光电复合缆 以及国内首条投用的三芯 220kV 海底光电复合缆,2020 年,公司首创±400kV 柔性直流海缆,成功交付国 内首个远距离、高电压等级的柔性直流输电海上风电项目(江苏如东项目),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公司 也是全球获得英国 Carbon Trust 资助进行高压动态海底电缆研制的 5 家企业之一(中国唯一一家),公司 跻身全球海缆(能源领域)最具竞争力企业 10 强、全球线缆产业最具竞争力企业 10 强、全球光纤光缆最具 竞争力企业 10 强,全球新能源企业 500 强位居 116 位,技术水平遥遥领先。


东方电缆目前已具备海缆和陆缆领域的四项系统解决方案,包括深远海脐带缆和动态缆系统解决方案、超高 压电缆和海缆系统解决方案、智能配网电缆和工程线缆系统解决方案、海陆工程服务和运维系统解决方案。 公司具备 500kV 交流海陆缆系统、± 535kV 直流海陆缆系统等高端能源装备的设计、制造及工程服务能力, 尤其在技术领域中具备较强的海缆软接头研发能力,并计划在近期中标的粤电阳江青洲一、二海上风电场项 目中首次应用具备 500kV 三芯软接头技术,该项目是继公司 2018 年至 2019 年间为国家电网舟山 500kV 联 网输变电工程提供两回路大长度 500kV 单芯海底电缆(含软接头)项目后,在超高压海洋输电领域的再次创 新,产品为全球首创。公司曾交付并成功投运的项目包括南海流花气田开发项目、舟山 500kV 联网输变电工 程、张北柔性直流工程中分别应用国内首个自主开发的深水油气田、世界首根 500kV 海缆(含软接头)、世 界首根± 535kV 直流陆缆均获得国际国内首个认证,在国际和国内拥有较高行业地位,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 术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位列全球海缆最具竞争力企业 10 强。

亨通光电通过自主研发和科研合作已具备 500kV 交流海陆缆系统、±535kV 直流海陆缆系统、330kV /220kV /66kV 三芯大截面铜芯/铝芯海底电缆系统等高端装备的设计、制造及工程服务能力,同时具备 500kV 及以 下交直流海缆软接头技术。在能源互联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第四代超柔矿物绝缘防火电缆技术水平达到国 际先进水平;500kV 交联聚乙烯绝缘海底电缆实现国际领先水平。面对海上风电全生命周期的运营需求,公 司已形成了从产品到系统解决方案,到工程运维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公司拥有完善海上风电系统解决方案 及服务能力,形成了从海底电缆研发制造、运输、嵌岩打桩、一体化打桩、风机安装、敷设到风场运维的海 上风电场运营完整产业链。2021 年在《中国 500 最具价值品牌》榜单中公司品牌飙升至第 91 位,首次进入 百强行列。在《2021 年全球线缆最具竞争力企业 10 强榜单》和《2021 年全球海缆最具竞争力企业 10 强榜 单》的榜单中,公司位列全球线缆、全球海缆双榜单前三强。(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4.2 战略布局、产能基地和配套设施助力头部公司打造一体化完整产业链

当前头部三家企业均已形成国际国内双覆盖的业务布局,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南方沿海城市。中天科技目前 已服务除南极洲以外的六大洲的海上风电项目,累计装机容量超 6GW,海洋系列产品全球布局。公司目前 已建设广东汕尾、江苏南通生产基地,正在规划江苏盐城大丰海缆制造基地。东方电缆重点布局欧洲和东南 亚市场,计划十四五期间海外营收占公司比例达到 10%,同时近期公司公告拟以不超过 100 万欧元自有资金 在荷兰鹿特丹投资设立境外全资子公司,预计将进一步加快公司海外产能布局。公司目前已投产浙江宁波东 部产业基地,其中未来工厂于去年 9 月已投产运营,南部阳江生产基地计划于 2023 年上半年投产。亨通光电目前已在欧洲、南美、南亚、南非、东南亚等国家地区进行通信网络和能源互联产业布局,产业覆盖五大 洲,累计海外产业基地 11 个。当前公司已投运的产业基地为江苏常熟亨通国际海洋产业园,另有江苏射阳 生产基地一期布局中,计划 2023 年下半年投产。

头部三家企业均拥有至少 2条以上的专业海缆敷设施工船,具备过硬的配套设施条件。当前中天、东缆、亨 通分别自有及控股所有 4 条、3 条、2 条海缆敷设船,其中中天科技拥有中天 5 号、源威 8 号、源威 1 号和 源威 5 号,源威系列船只属上海源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属于中天科技集团海洋装备产业的重要成员。目前 中天 5 号和源威 8 号均为最大承载量可达 6000 吨且船身直径 27 米的大型海工船。东方电缆自有东方海工 01、东方海工 02 号,分别可载重 3500 吨/2500 吨,主要用于国内海缆项目的敷设安装与运维抢修。其参股 的上海福缆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拥有海缆施工船“爱缆一号”,主要承担公司国际项目的敷设任务,目前承担 的越南 BinhDai310MW 海上风电场项目工程已顺利完成。亨通光电目前拥有海缆敷设船亨通缆 1、亨通缆 5, 载缆量可达 2500 吨/5000 吨。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